「河北人物」新中國民族事務的實踐者甘春雷

點擊方誌河北關注我們

瞭解河北省情

新中國民族事務的實踐者甘春雷

「河北人物」新中国民族事务的实践者甘春雷
「河北人物」新中国民族事务的实践者甘春雷
「河北人物」新中国民族事务的实践者甘春雷

甘春雷(1917—1982.10.24),回族,原名甘際霖,無極縣談下村人。1933年在無極縣城第一高小畢業,考入正定河北省第八師範學校。曾組織本班同學講演,抨擊國民黨不抵抗政策,宣傳抗日思想。

抗日戰爭爆發後,甘春雷流亡於河南洛陽、開封等地,曾組織“華北流亡學生赴許昌宣傳大隊”,從開封徒步到許昌,沿途宣傳抗日救國。後考入嵇文甫在河南鞏縣組建的軍政幹校。1938年2月,由西安經山西到達冀西,在內丘參加冀西遊擊隊,任政治部宣傳科幹事、副科長。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秋,奉命赴冀中籌建“冀西遊擊隊北上先遣支隊”,並任該支隊政治部主任兼黨委書記,與孫然等同志一起率領部隊先後在冀中第10軍分區及平西開展遊擊活動,參加房(山)、涿(州)、淶(水)、易(縣)抗日根據地的開闢工作。1939年8月,甘春雷調任冀中第7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後擔任軍分區政治部主任、黨委常委,與分區領導一起率領部隊,開闢了冀中平漢路以東、滹沱河北岸新(樂)、正(定)、無(極)、藁(城)敵後根據地。1942年日軍發動“五一大掃蕩”期間,他與第7軍分區部分武裝及地委機關,深入敵後,堅持武裝鬥爭。後任冀中第7軍分區副政委、黨委副書記、地委常委等職務。1943年12月,他出席了冀中與晉察冀軍區政治部聯合召開的“政工高幹會”,總結了在冀中堅持平原武裝鬥爭的經驗。1944年,甘春雷積極領導對日軍的局部反攻作戰,僅9個月,拔除日偽據點碉堡數百個,不僅恢復而且擴大了根據地。1944年10月,甘春雷入中共晉察冀分局黨校學習。

1945年,甘春雷任北平工委常委,參加對華北日軍受降談判。期間,指揮奇襲了華北偽治安軍設在清河鎮的“治安軍總校”的戰鬥,繳獲一批武器彈藥,爭取和俘獲了敵人部分軍事人員。

1946年2月,甘春雷調任冀中第9軍分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地委常委。參加組織、指揮了勝芳保衛戰,經過7個晝夜的浴血奮戰,殲敵3000餘人。後參加領導冀中獨立第7旅的組建,歷任副政委、代政委兼黨委書記、政治部主任。甘春雷率領部隊參加了晉察冀軍區組織的保(定)北戰役,攻克了徐水縣城、車站,並痛殲高碑店、松林店車站守敵2000餘人;接著,他奉命阻擊由北平出動的南下之敵,有力地配合了保北戰役。

1947年6月,甘春雷調冀中軍區政治部任宣傳部長兼人武部副部長。同年年底至1948年夏,先後在饒陽、定縣參加中央工委組織的土改試點工作。1948年7月,甘春雷調任冀中第8軍分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津南地區地委常委兼前委書記、津南軍管會主任,帶領該分區部隊配合野戰軍部隊參加瞭解放天津戰役。同年冬,他調任滄州軍分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地委常委。1949年夏,調任滄州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先後領導了該區抗洪救災和滅蝗鬥爭及恢復生產和鎮壓反革命運動。

1951年9月以後,歷任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辦公廳副主任、主任兼二司司長、黨委書記,全國民協會秘書長,中央民委副主任,全國政協民族組副組長,參加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籌建活動。

1958年10月,甘春雷調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處書記。曾當選為自治區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1964年,被錯誤批判為在“階級鬥爭上右傾”,下放農村勞動。“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長期遭受迫害。1972年8月,調河北省委工作。1977年11月,當選為政協河北省第四屆委員會副主席、黨組副書記。1978年3月,當選為全國政協第五屆委員會常委。

1982年10月24日病逝於石家莊,享年65歲。同年11月,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為他平反,撤銷“文化大革命”期間強加給他的一切不實之詞,為他恢復了名譽。

「河北人物」新中国民族事务的实践者甘春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