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踩雷P2P,年轻人的第一次倾家荡产

继京东之后,小米也卷入了P2P的爆雷漩涡中。

小米踩雷P2P,年轻人的第一次倾家荡产

小米P2P接连爆雷

近期,多位小米用户向媒体爆料,因通过完成小米手机的VIP任务和小米运动APP中看到并下载了管家金服、秋田财富等P2P理财平台,所以将多年积攒的数万元购买了其理财产品,如今平台却纷纷爆雷“跑路”,这些投资金额也都“打了水漂”。

一位来自上海的小米用户对媒体表示,自己通过小米推广购买了100多家P2P理财产品,但直到今年7月,还有28家没回款,这里面出问题,提现不了的已经达到了18家。

同样在微博,也有很多小米用户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一位米粉表示,雷军你的小米团队几个意思,秋田财富虚假宣传你们还搞到小米任务里,现在爆雷,你们是帮凶,秋田有毛线的银行存管,出了事你们刚刚还在应用商店下架秋田财富,真是厉害。

据了解,从今年6月初开始,小米推荐的P2P平台接连开始爆雷,很多平台更是直接跑路。目前已经确定有秋田财富、2025、米袋子、小诸葛、靓钱宝、人爱、小灰熊等多家平台。

而截至目前,仅从qq微信等第三方通讯渠道统计,保守估计通过小米vip每日任务和小米运动定向推送诱导致使的下载并投资p2p理财平台的小米用户已超过1万人,涉案金额在百亿以上!

完成任务,广告推送

这些米粉是如何中招的,答案就藏在小米手机里。

据了解,在2017年小米手机的一次更新后,小米运动APP中开始推送P2P平台的广告,有的甚至在广告中直接打上了“米粉专享”“每日福利”等字眼。同时,在系统的米粉VIP任务中,很多任务都告诉用户,下载P2P平台并进行投资,就可获得奖励,奖励还十分丰厚,可以返现、可以返还小米手机,甚至还可以返还小米电视、电脑等高端产品。

小米踩雷P2P,年轻人的第一次倾家荡产

所以不可避免地,很多米粉马上就动心了,再加上这可是小米站台的产品,肯定信得过啊。有米粉表示,当初觉得不可信就打电话去问了客服,结果客服还反问我信不过小米嘛。“米粉专享”外加“小米站台”,出于这样种种原因,一群对小米无条件信任的忠实米粉,开始将大笔的money投入到这些P2P理财产品中。

如今,各种P2P平台频繁爆雷,小米手机中推荐的那些自然也不例外,而米粉们却被自己最信赖的小米,推下了深渊。

网友早有警告

其实,早在1月3日,一位名叫JIA蔡的网友,就发了一条警告小米高层的微博。他在微博中写到,这个事件是有关小米广告为诈骗平台宣传的严重恶性事件,如果不及时处理,只要三个月小米就将会面临“返利网”一样的纠纷,赔钱事小,声誉损失极大。

小米踩雷P2P,年轻人的第一次倾家荡产

JIA蔡表示,他自己也是一名忠实的米粉,在元旦的时候发现了小米手机中的P2P广告,并且奖励十分诱人,投资5万三个月就能获得一部小米MIX2。但由于平台自称“国资背景”,于是这位网友长了个心眼,去APP上对这家公司进行了调查,最终发现这家公司其实是“宋基”系的诈骗平台。

对此,他觉得十分严重,赶紧通过微博进行传播,还艾特了小米公司的官微和雷军。但效果不尽人意,小米的高层对此毫无反应。

互联网业务全靠广告

为什么毫无反应,这要看看小米公司的互联网业务。

众所周知,小米对外一直声称自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而实际情况是,小米的营收70%以上都来自于硬件。但硬件利润低不赚钱,怎么办,那就只有从软件上挣。显然,在APP上售卖的广告,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毕竟,一方面扩大了自己的互联网业务,另一方面还能赚不少钱。

另一边,这些庞氏骗局的P2P公司,可是对于广告投放都是很舍得花钱的,毕竟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卷到更多的钱跑路,无需计算企业运营成本。

一个愿意投,一个愿意接,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小米收钱上线P2P广告,而P2P平台又可以利用小米丰富的米粉资源,圈走更多的钱。

不过即使如此,小米的互联网业务也并没能壮大多少。根据小米的招股书显示,其2017年互联网服务的收入占比,仅只有8.6%。而如今,推荐的P2P平台纷纷爆雷,大量米粉失望之极,小米失去人心,可谓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年轻人的第一次倾家荡产

小米因为价格便宜,很多的米粉其实都是学生,他们由于性价比和口碑选择了小米。不能否认,小米确实为年轻人提供了不少性价比颇高的产品。

但是,此次“爆雷”事件的出现,却彻底让米粉们寒了心。P2P 也许就是瞄准了学生群体涉世未深,容易轻信别人的特点而选择投放,而小米不但没能尽到审查义务,保护米粉的权益,反而将其纳入到“米粉专享福利”的行列中。对于那些失望的米粉来说,屠龙的勇士,最终变成了恶龙。

事情发生后,小米没有丝毫回应,只是匆忙下架了所有的P2P广告后,便不再发声。

反倒是小米公关的效率非常高。微博、知乎,所有关于“小米P2P”的搜索结果几乎全被屏蔽,相关文章被删除,此外,也有多个相关维权群被封,群相册群文件里截图和录音丢失。

法学博士林华对媒体表示,小米作为广告渠道,从法律上应该承担的是广告发布者的责任,即履行对广告主的资质、能力以及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形式审查的义务,审查的标准就是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如果小米没有履行审查义务,才可能承担所谓的“连带”责任。

雷军一直说小米要做中国有良心的企业。那现在,小米的良心却只体现在不闻不问,和公关拼命的删帖上。

如今,喊出“感动人心”“和用户交朋友”的小米,最终还是辜负了米粉的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