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診斷宮頸糜爛怎麼辦?淡定,沒必要自己嚇自己

2008年,中國醫學生統編教材《婦產科學》第7版的教材取消“宮頸糜爛”病名,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生理現象取代。距離這個修訂已經快有10年了,然而實際上,如果去醫院做婦科檢查,大約會有兩成以上的女性會被檢查出“宮頸糜爛”,而18~30歲的女性則有將近一半的可能性會被查出“宮頸糜爛”。

這聽起來好像是一種挺嚴重的婦科疾病,其實,所謂的“宮頸糜爛”只是宮頸柱狀上皮的外移,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在瞭解“宮頸糜爛”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女性生殖系統中重要組織器官之一的宮頸。

宮頸又稱子宮頸,顧名思義,就是子宮頸部的意思,它位於子宮下部,下端深入陰道,連接陰道與子宮。具體位置位於陰道深部與子宮相比鄰處。

如果做婦科檢查,醫生能從陰道內看到的部分的宮頸的外觀:

被診斷宮頸糜爛怎麼辦?淡定,沒必要自己嚇自己

在上圖的中央的黃色部分,就是檢查時有點看起來像“糜爛”的宮頸的部分,其實是靠近子宮方向的柱狀上皮細胞覆蓋了以後的外觀,而外側靠近陰道內相對比較光滑的是鱗狀上皮細胞的外觀。醫學上將這個區域命名為“鱗柱交界區” 。

鱗柱交界區容易受雌激素的影響。雌激素低下,柱狀上皮就靠內側些,雌激素高,柱狀上皮更多地朝外側發展,就會有更多的類似“糜爛”一樣的柱狀上皮在宮頸口檢查時被發現。所以,本質上來說,所謂的“宮頸糜爛”,實際上是柱狀上皮外翻,這屬正常的生理現象,根本一點毛病都沒有!

被診斷宮頸糜爛怎麼辦?淡定,沒必要自己嚇自己

有很多人就有疑問了,既然“宮頸糜爛”屬正常生理現象,為什麼有人會出現接觸性出血的狀況?這其實是宮頸的個體差異,就象有些人嚼點硬東西,牙齒或者口腔就會出點血。

如果還伴隨有陰道內分泌增多、白帶發黃、外陰瘙癢不適、有異味、性交痛等問題,則是宮頸炎症的表現!

所以當被診斷出“宮頸糜爛”,你要做到:淡定,沒必要自己嚇自己。

進一步檢查。這裡需要做的檢查,與“宮頸糜爛”沒有關係。而是去查衣原體和淋球菌,以及做宮頸癌篩查。前者查的是宮頸炎,後者查的是宮頸癌,因為在極少數的情況下,“宮頸糜爛”是宮頸炎或者宮頸癌的前兆。

一旦確診患有炎症問題,您就需要及時治療修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