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哲學是否已死亡?還是哲學的使命已經完成,趨於停止發展

當代哲學是否已死亡?還是哲學的使命已經完成,趨於停止發展

最近網友討論哲學是否已死,但缺乏對哲學死亡這一概念的明確定義:其所指哲學發展到一定階段,沒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其學術因成熟而死亡?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也沒有出現大哲學家?還是指現代哲學已走入歧途,失去了其追求智慧或求道的原始意義,哲學因此喪失其從前巨大的社會功能?我們不能讓活生生的哲學死得不明不白。

哲學思維的座標

哲學生來具帝王之象,它最初的研究對象是世界萬象。中西方哲學建立之初,均把整個世界分為自然和人類社會兩部分,繼而探討理性,最後涉及語言和邏輯。哲學研究的對象龐大,出於不得已,哲學家把世界微縮,畫成一幅類似地圖的東西,用抽象概念標註,術語稱之為形而上學。既然是地圖,人們在尋找方向時就離不開它。從這個角度理解,形而上學是思維的座標。

形而上學是思維的座標,理論上,你屬於人類,只要無智力障礙,你就能夠理解這個座標。但這不等於說,現實世界只可以有一個座標,只允許一個哲學體系存在;或者說,唯獨一個座標是最好的。事實是,座標是人為設定的,僅作為一種思維參考系而存在,它可以使思維更有效率,但不能替代思維,也不是思維本身。

當代哲學是否已死亡?還是哲學的使命已經完成,趨於停止發展

在西方看來,伊斯蘭教幾近是愚昧落後的代名詞,但是人們不解,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為什麼越來越多。

伊斯蘭國家地處資源極度貧困地區,資源共享極端重要。伊斯蘭首先是個有效的社會組織,然後才是宗教信仰。而伊斯蘭哲學一定是立足於其客觀生存環境之上的東西,是對現實的抽象寫照。伊斯蘭因此有自己的思維座標,其哲學所設的座標點與西方哲學有所不同,屬正常現象。不可否認,面對伊斯蘭世界現實落後的尷尬局面,一定會有不少的伊斯蘭人熱心於引進西方哲學,祈求得到新的思維,重振伊斯蘭世界。但為何至今沒有效果,因為一個思維座標在失去了真實的地面目標之後,將只是個語言遊戲,這就是西方哲學在伊斯蘭世界的命運。

當代哲學是否已死亡?還是哲學的使命已經完成,趨於停止發展

東西方和種族之間,大家習慣上所設的原始座標點是不同的,其各自創造的哲學體系自然有所不同。歷史上看,世界各地區的人種,宗教,科技,經濟是相互融合的,只不過有時融合得慢些,有時快些,因此,世界各大哲學思想體系之間也一定存在著交流關係。近三個世紀以來在中國發生的種種重大事件,幾乎無一不帶有東西哲學之間碰撞的痕跡。

當我們找路的時候,順序首先應該是確定現實的位置,然後找到當地的地圖,使用地圖作為參考,達到目標。你目前所處的位置和你手中的地圖,是現實和歷史傳承的結果。現實中,許多人不清楚自己的位置,身處異鄉還誤以為是在家鄉,手拿新加坡地圖還當真成上海地圖。面對普通人,哲學的首要任務是認識自己,儘管哲學還有其更宏大的目標。

哲學的敵人

有記載的過去兩千多年間,哲學家把諾大一個世界抽象成什麼模樣了呢?實際上,哲學家僅完成整個世界抽象的部分內容,即一般性結論,而許多論證,需要專門的學科來證實。諸如古老的人性論,幾乎是每個人都思考過的問題,但總結下來,人性理論不超過10種,主要有性善說,性惡說,先天說,後天客觀環境造就說,教育結果說,人性是否可以改變說等。哲學家勾勒出每個學說得大致輪廓之後,其作用基本已經完成,後面需要科學家對某些論點從生物學或心理學等角度來實證。

人世間和自然界任何類似人性論一樣的哲學問題,只要你肯讀書,至少八九不離十,基本上已經被幾千年來的哲學家詮釋過,而且詮釋的很到位。哲學家已完成其使命,最終答案在科學家手裡。進而,類似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出現,其沒有哲學專著,卻被世人視為大哲人,主要原因是他把整個物理重新做了抽象的定義,其結論成為物理研究中比一般哲學概念更精準的座標。

當代哲學是否已死亡?還是哲學的使命已經完成,趨於停止發展

無論怎麼講,傳統哲學面臨危機確實是顯而易見的。

作為自然科學之母的哲學,由於孩子們都長大獨立了,並且繼承了她的家產,自然哲學現在變得一無所有。在人文科學方面,當神學遁去,弗洛伊德把人的所有動力都歸於性驅力的時候,哲學也變得無所事事了。

那麼哲學的敵人和希望在那裡?還是兩方面,一方面從孩子們那裡汲取營養,客服科學條塊的分隔,昇華出一般的規律,也許這樣可以給孩子們和社會注入點新的靈性。

哲學家完成其詮釋世界的任務,不是哲學死亡的主要原因。哲學死亡,或是因為它失去了自己的敵人,或者它自我放逐,逃離了戰場,變成了脫離現實和歷史,懸浮到空中的樓閣。

傳統宗教一直是現代西方哲學的天敵。因為西方宗教帶有排他性,哲學一直是對西方宗教的挑戰。當西方哲學達到其鼎盛之時,也正是用哲學用理性座標全面替代宗教信仰的過程。從前,人類思維的座標在上帝手中,是康德,洛克,培根,休謨,笛卡爾,馬克思等大師等,使其迴歸理性。這是個改天換地的過程,人類因此對世界的認識有了一次更新和飛躍。哲學生命的延續也許在於找到自己正確的敵人。發現敵人,精確打擊,爭取讓當代出現哲學家數量呈井噴式增長,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