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六路這家飯店,歷經幾十年歲月,依然是老街坊最愛

廣州的中山路一直都是老城區的主幹道,每天人來車往,非常熱鬧。在街坊們每日為口奔馳,忙碌生活的時候,在一個轉角,有一家老店在默默的為廣大街坊提供著別具一格的粵式美食。它就是位於中山六路和人民路交界,一座鮮明阿拉伯式特色裝修,經營著地道粵式風味的,卻又和一般茶樓飯店不太一樣的——回民飯店。

中山六路這家飯店,歷經幾十年歲月,依然是老街坊最愛

說起回民飯店,街坊們可能覺得既熟悉又有點陌生。熟悉的是回民飯店每天都會在早上6點準時開門迎客,服務周邊工作生活的街坊,幾十年來,風雨不改。陌生的是幫襯過的街坊,都會覺得它的出品跟其他茶樓不太一樣,好像少了點什麼的。

今天小雅就帶大家走近這個不一樣的飯店,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今天大家看到的回民飯店,前身叫清真食堂,始創於1956年5月。正值新中國成立初期,大量的外事活動頻繁舉行,當時的廣州並沒有能承擔對外接待任務的清真餐館,這暨不利於樹立新中國的正面形象,也不利於滿足在廣州生活的回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由廣州市政府出面,通過贖買的方式,接收了當時在中山六路167號的高升茶樓。由於開辦經費緊張,所以在原有的餐飲設備基礎上,通過簡單的粉刷後,掛上清真食堂的招牌,便開張營業。

中山六路這家飯店,歷經幾十年歲月,依然是老街坊最愛

據老街坊回憶,當年清真食堂開業的情景,可以用盛況空前來形容。那時,清真食堂有上下兩層,首層設卡座,二層以散座為主,接辦筵席,兩層共有350個座位,每天叄茶兩飯,共五市經營。到了1959年8月搬遷至中山五路247號,並正式更名為:回民飯店。2009年,為了迎接亞運會的到來,廣州市政府出資對回民飯店進行重新裝修,並舉行了隆重的開業儀式。

中山六路這家飯店,歷經幾十年歲月,依然是老街坊最愛

雖然經歷了半個世紀以來,回民飯店的地址幾經搬遷,但是“堅持以粵菜特色風味為主導,經營好廣州的清真餐飲”是回民飯店不變的原則。多年來,回民飯店努力吸收粵菜的各種做法,在清真食品的大原則之下,對粵菜進行改良和升級,創制出了羊肉叉燒、雞肉乾蒸、雞肉雲吞、牛羊雜煲等既符合清真食品要求,又帶有濃濃粵菜特色的美食。

中山六路這家飯店,歷經幾十年歲月,依然是老街坊最愛

穿過重重歲月,回民飯店成功俘虜了一批批廣州街坊。到了今天,仍然有那麼一批老街坊,在每天早上回民飯店開門的時候,就要進去衝第一壺茶,吃第一籠點心。

中山六路這家飯店,歷經幾十年歲月,依然是老街坊最愛

時代之輪,每天都在滾滾向前,潮流每天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們生活的城市,總有那麼些地方,日日夜夜堅守著自己的原則,為追求卓越的品質而不斷奮鬥。回民飯店就是這樣的一個店。屈指一算,明年就是回民飯店的60週年了。六十甲子從頭越,一回頭又是少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