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採為什麼對羅素的同情做了徹底的否定和批判?

尼采曾經宣稱,對弱者和不幸者,不應該顯示你的憐憫,而是相反,避免使得對方羞愧尼采觀點獨到的很多,其中一個是所謂主人道德和奴才道德。前者是自強的,後者是自憐的。尼采肯定和推崇的是前者,鄙視的是後者。

上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的羅素宣稱自己的三大追求,第一愛情,第二知識,第三同情。但令人吃驚的,是尼采對同情做了徹底的否定和批判。認為同情損害了被同情者的自強自尊,而強化了自憐。更何況,現實中大量的同情顯示的,只是同情者自己的優越感,是何其之虛偽。

尼采宣稱,對弱者和不幸者,不應該顯示你的憐憫,而是相反,避免使得對方羞愧。反過來,不幸者不應該乞討憐憫,所以尼采對馬路上的乞討一律是呵斥的,這倒讓人覺得尼采應該肯定中國文化了,因為中國人好面子,少有乞討,而講究自強不息,正所謂“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尼采為什麼對羅素的同情做了徹底的否定和批判?

但說到優越感,不得不提到國人的幽默。幽默的人一定有優越感(但是有優越感的人,不一定幽默),因為幽默就是優越感的一種麼。

所謂幽默,某種程度上其實就是幸災樂禍,為什麼?因為廣義的幽默,就是發笑,你倒黴了,中國人一定哈哈大笑。當然具體要看,不能違背道德,你親人過世,沒人會笑,因為引發天然同情心,和幸災樂禍徹底相反。但追求美女吃了耳光,一定笑死。那麼,幸災樂禍為什麼要笑?因為優越感——感覺自己比這個倒黴蛋優越了一點,處境好一點。當然,這樣和同情心背道而馳。那麼,同情心不好,幸災樂禍尼采會肯定麼?尼采倒沒有評論,雖然德國人的一個說法是真正的快樂,是看到了別人的痛苦——和中國人可以一拼。然根據尼采的兩種道德的分析,自強自憐的分析,幸災樂禍仍然是典型的奴才道德——同情心是把負面價值投向別人,而幸災樂禍則是把自憐的負面投向自己。“滑倒謝學士,笑壞一群牛” 。雖然很低級,幽默(發笑)有時候就是突然看到了自己的哪怕微不足道的優勢、優越。

尼采為什麼對羅素的同情做了徹底的否定和批判?

什麼樣的人是真正的幽默,即符合尼采的主人道德? 中文的”幽默“發明人——林語堂,有沒有幽默感,偶一直認為沒有。現在偶知道為什麼了——他是沒有很大優越感的——因為他的信仰始終搖擺不定。魯迅是最幽默的,他的自信力也是最足的。

當然,對同情不能太廣義,或者俠義理解。尼采否定的,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憐憫,和羅素的同情心,應該不是一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