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吃不起20块钱的午饭?

—01—

白领群体过的怎么样 ?

5月22日,著名招聘网站智能招聘发布了《2018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报告一经出炉,就引发了几乎轩然大波——

报告显示,72.3%的白领午餐支出在20元以内。

放在几个一线城市而言,20元以内如果要吃一顿午饭,只能是勉强吃饱,而不是吃的有多好,比如馒头和白开水。

白领,吃不起20块钱的午饭?

其实这也反应了都市白领的正常状态:看似风光美好,实则苦逼穷逼。

比起有吃有喝,消费无节制的“隐形贫困人口” ,职场的白领们才是真正的“隐形贫困”。

中午在电梯看到两个好看的小姐姐在商量中午去哪里吃饭,听见一个高一点的女生说:

“我再也不想去那一带吃饭了,虽然近,但是每次都要花三十块钱吃午饭,受不了。”

另一个也默默认可了这个观点。

因为离写字楼最近的就是一些有着高档装潢的餐厅,也是上班人群认为饭钱支出最大的地方。

白领,吃不起20块钱的午饭?

一碗普通的米线也至少要20元,而在两公里外的街边小餐馆,20元足够炒一个好菜。

实际情况就是这样,大部分人宁愿多流汗也要节省用餐开支。

还有相当一部人,每天早晨提着保温桶来上班,中午在公司休息室吃自己带的饭菜。

在外人看来这群在写字楼抱着电脑上班的人,不差吃饭钱,不可能每天带着保温桶去上班。

但这就是我所看到的真实场景。


—02—

智联公布的数据虽然是抽样调查,但七成白领午饭开支在20元以内也确有其根据的。

为什么会尽量节约中午的饭钱 ?

因为早饭可以吃的很便宜——面包牛奶可以解决。

因为晚饭可以自己做,下班后去超市或者菜市场买些菜,花费不超过十五元(前提是不加班),就够自己大吃一顿。

与其说“吃不起”,倒不如说舍不得花钱吃,这样形容更贴切。

饭钱节约下来才有更多的钱去“应付”其他支出——比如房租。

在这个社会里,真正全款买房的有钱人真的是大土豪。

白领,吃不起20块钱的午饭?

在买房压力大的一线城市,租房群体更为庞大,北京租房生活的白领占58.6% ; 上海为57.3% ; 深圳则高达68.8% 。

对于大多数白领而言,他们并非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于从外地而来的人老说,租房是必需的,房租是必须交的。

无论是按月付、按季付,还是按年付,每一笔都是不小的开支。

白领,吃不起20块钱的午饭?

大部分85后和90后已经从学校毕业了,许多人已经当了父母,而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许多人把发工资的那一天,称呼为“发奶粉钱日” “发房租日” “房贷日”。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衣食住行吃喝拉撒,还有养家糊口都得扛起来。

电视剧里的白领们,都是演戏演出来的,实际生活中很多人过的只能是勉强、刚刚好。


—03—

“白领”这个词语,是个舶来品,在中国其实是一个伪概念。

White-collar worker “白领” 但不要忘记里面还有一个单词worker 是工人的意思。

在中国的衡量体系中,白领是有别于农民工与城市产业工人之外的另外一群人。

白领一般意味着在写字楼上班,以脑力劳动为主体,从事着比较体面的工作,有着较高的收入,生活方式比较时尚自由的一群人。

在我们这个工人阶级国家里,许多人都不愿认为自己是工人,这很虚伪。

在西方社会“白领”只是工人的一种类别,都是属于worker

白领,吃不起20块钱的午饭?

每个人都是工人,在工作的人都是工人这个群体,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处理的工作内容不同罢了。

写字楼何尝不是另一种工厂,里面的每一个人何尝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人。

在九十年代的社会中,白领还是少数群体,意味着高收入。

但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大学毕业生的激增,白领这一群体的数量也随之扩大。

1997年,高校毕业生 82万;2007年,高校毕业生447万;2017年,高校毕业生795万

但是总的而言,群体数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收入的绝对化增长,这是社会分工和群体数量共同决定的。


—04—

写字楼越盖越多,近入这种“新式工厂”的人也越来越多。

所以,淡化白领这种阶层属性,回归生存本质。

无论你是楼外送外卖的大哥,还是楼里做PPT的小姐姐,都只是是一个为了挣钱的工人。

白领,吃不起20块钱的午饭?

你写PPT月收入4000元,喜欢在空闲的时候看场电影,星巴克喝一杯咖啡或者在家猫。

他每天送外卖月入7000元,喜欢在没事的时候睡一觉,牌桌上消磨一天时光。

别拿白领来说事儿,因为,你有钱你就是老大。

贫穷焦虑,该来的还是会来,因为无论哪一个群体都会贫穷焦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