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人的「本性難改」?

為什麼人的“本性難改”?

中國有句俗語;“江山能移,本性難改”。在古人的眼中,山脈幾乎是不變的,就算變化,也是極其緩慢的,所以才有“滄海桑田”一說。用這樣極難改變的東西作參照物,它都能變化了,但人的本性比它還難變。

這裡的“本性”是指人的性格中最關鍵的“硬核“部分。像是善良還是歹毒;是內向還是外向;是喜歡錶現自我,還是沉默低調;是辦事毛草,還是有板有眼,等等一類的特性。

古人說此類特性是很難改變的,真是入木三分。

有教育學者認為,人的特性是天生的,後天的活動很少能影響到性格的“硬核”部分,就是某種改變也只是特性中的外圍部分。

有人可能發現,觀察過某些兒童。有的兒童在幾個月大至一歲左右的時候,就顯示出極其自私的本性。你把某種食物給他。他接到手後,你馬上向他要。他緊緊攥著,絕對不會再給你。你如果強行拿走,他會哭得死去活來。而有的兒童則完全相反。拿到食物後,他根本不關心,隨便就給誰。如果你告訴他:自己的東西絕不給別人,他當面點了點頭,隨後就忘得一乾二淨。如果你指責他把東西送給別人,他會偷偷地送出去。

把此類的性格說成是教育的結果,或者周圍的人的影響,那是根本不看觀察到的事實,才會有那樣想象的結論!

那個非常自私的嬰兒,後來略微長大一點後,他對其他小夥伴非常狠毒,毫無同情心,說出的話也非常惡毒。當時就有某個老一輩就斷定,這個傢伙長大後,一定是個惡棍。他的這些秉性是天生的,並且能找到基因的來源。他的父親就是歹毒的傢伙。他的在遠方居住的奶奶,知道她底細的人說是她是“非常壞的人”。

現在,他已經十幾歲了,果然是個壞事做絕的小流氓。這完全符合那個老一輩當時對他的推斷。

像網上那些對人毫無同情心的人,他們的先人可能是皇協軍一類的壞人,或者是土匪一類的人,或者貪官一類人。這個大致可以肯定。他們的秉性是先天的,絕對不會後天造就的。

既然人的性格是幾乎不會變的,因此,任何想去改變別人性格的人,都是最愚蠢的冒險,沒有一個會成功的例子的。

就是在網上,你若想告訴某人不要理會什麼瘋狗,那都是不會成功的。凡是看見了瘋狗,就按捺不住衝動,立即衝上去,反覆咬作一團,咬得一嘴毛的人,二者之間一定有某種相像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根本不理會他們的存在,包括雙方!

兩個男女,從不同地方,養成了不同的習慣,自然還有不同的性格,湊到了一起來了。如果其中的某一個打算改變另一個的性格,那是白日做夢,並且一般的結局不會太好。

為什麼人的“本性難改”?

如果某個人想把林黛玉娶回家,又討厭她的酸勁,夢想把她改造成薛寶釵,那將是世界上最愚蠢的舉動。反之亦然。若某人看上了薛蟠的財富和權勢,準備嫁給他,然後再把薛蟠改造成柳湘蓮。她認為自己有法寶,或者什麼特殊的手段,諸如床上功夫一類的用上,她會成功。那將是愚蠢無比的傻瓜!

聰明的人,對於你已經選擇了的人,唯一的辦法是接受他(她)的秉性。如果覺得無法忍受,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分開,別無辦法。任何想改造對方的方法,唯一得到的結果就是導致雞飛狗叫,而不會有好的果子吃。

記得有一部長篇小說,描寫了一對男女在出國後,女方對於男方的一點不順利就狠狠挖苦,專門不時地敲定男方的自尊心。男方最後決定離婚。離婚後,女方又打算復婚。她告訴男主人公:你改百分之五十;我改百種之百,行了吧。說得輕飄飄的,連性格中微小的部分的改變都是極其困難的,那裡還會有改百分之百一說?男主人公堅決不回頭,因為他清楚地知道,這樣的改變是根本不可能的。

當然,不是說性格中一點都不會改變的,能改變的就是性格中的“外圍”的部分,比方說,一個善於嘮叨的人,在吃盡了苦頭後,可能就沉默寡言了,但內心的“硬核”部分根本沒變:他看見任何不滿意的事情就滿心憤怒,這一點絲毫沒有改變,只是不想再表達出來罷了!

一個社會的整體氣氛可以改變人的外觀的特性,而不是內心的特性。一位臺灣的年輕女子,曾憤憤地說:“中國的女人都是潑婦!”我禮貌地應酬:“在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的潑婦的比例可能比你們臺灣的高一些。”她接著把矛頭對準了我:“你不也是吃她們奶長大的嗎?”我很吃驚:“請你不要特指,而來侮辱我的母親,她對任何人都非常和藹。另外,你們臺灣人的秉性能是一樣的嗎?那個李敖是你們臺灣人的代表嗎?請問,閣下這樣的邏輯和秉性是從哪裡學來的?”她不再言語了。

任何想改變別人性格的人,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失敗。想實驗多少次,結果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