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原本是要處死慈禧的 卻因一座牌坊放過了她

1900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後,李鴻章代表清廷和洋人議和,洋人的其中一個條件就是“光緒賠罪,慈禧抵命”,這樣的苛刻條件讓李鴻章一籌莫展,後來是什麼轉機讓洋人同意可以不用慈禧抵命的呢?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原本是要處死慈禧的 卻因一座牌坊放過了她

時間要轉到庚子事變之前,慈禧一直對洋人支持光緒而心懷不滿,於是開始相信號稱刀槍不入的義和團,慈禧和義和團聯手,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開始準備對抗洋人的勢力。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京、津義和團運動高漲後,美、英、德、法、俄、意、日、奧八國以保護使館為名,派軍隊進抵北京,在使館區積極備戰,多次向義和團挑釁。

6月的一天,一個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著巨大影響的人物出場了,尤其是他的死亡,更是點燃了八國聯軍侵華的導火索。此人就是1900年的時候駐北京的德國公使克林德。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原本是要處死慈禧的 卻因一座牌坊放過了她

德國公使克林德

克林德此人有著德國人天生膽大的性格,對義和團仇視洋人的情緒毫不在乎,非但不躲避義和團拳民,而且還動輒打罵,甚至讓使館的士兵對拳民進行開槍射擊。一天素來大膽的克林德孤身一人,一個護衛都沒帶坐著轎子前往總理衙門,結果剛走到大街上,就被清軍神機營的一隊士兵打死在了轎子裡。克林德死後沒幾個小時,慈禧太后代表的清廷依靠義和團向使館區發起了進攻,萬國宣戰由此展開。

隨後,八國聯軍進北京,慈禧和光緒倉皇一路西逃,然後就是毫無懸念的議和。聯軍方面因為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殺,公使夫人極度傷心下,揚言要把慈禧這個老寡婦剁成一塊一塊的,曬成肉乾帶回國去,因此議和的先決條件就是“光緒賠罪,慈禧抵命。”這樣苛刻的條件為難壞了李鴻章大人。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原本是要處死慈禧的 卻因一座牌坊放過了她

克林德的豪華葬禮

這時,另一個關鍵人物出場了。

她就是號稱“床上救國”的晚清第一名妓賽金花。賽金花是中國近代一個頗具爭議的人物,她一生三嫁官宦名流,又三入煙花柳巷為妓。這時的賽金花在狀元丈夫洪鈞去世7年後,因生活所迫加傷心傷情而重操舊業,那時的賣笑行當都是要找人撐腰的,賽金花也是一樣,在她搭上的權貴中就李鴻章大人。這當口焦頭爛額的李鴻章親自上門懇請舊識賽金花,他知道,這時只有這位青樓女子能救老佛爺的命。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原本是要處死慈禧的 卻因一座牌坊放過了她

晚清名妓賽金花

賽金花也算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她先找到了曾在德國認識的老情人,現任德軍統帥的瓦德西,她先說服了瓦德西,然後又對克林德的夫人苦苦相勸,後來雙方達成協議,以在克林德遇害的北京東單牌樓附近豎一座紀念碑為條件,不再堅持要慈禧抵命,繼續進行議和,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就這樣在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簽訂。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原本是要處死慈禧的 卻因一座牌坊放過了她

克林德碑

慈禧回到北京城後,表面上表示要表彰這位忠心大膽的女子,但是不久賽金花就被各種理由趕出了北京城,這裡有沒有慈禧的影子在裡面就不得而知了。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戰敗,中國作為戰勝國,拆除了這座代表恥辱的克林德碑,遷至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改為《公理戰勝》牌坊。1949年後,又改為《保衛和平》牌坊。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原本是要處死慈禧的 卻因一座牌坊放過了她

拆除克林德碑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原本是要處死慈禧的 卻因一座牌坊放過了她

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原本是要處死慈禧的 卻因一座牌坊放過了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