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如何用100萬個零件組裝成一架C919?

也許你還記得去年國產大飛機C919首次翱翔藍天的畫面,但是,你知道C919是怎麼造出來的嗎?快來跟國是君一起走進C919南昌基地,看看這個“大國重器”是如何“煉成的”!

揭秘:如何用100萬個零件組裝成一架C919?

8月6日,在位於江西南昌的航空工業洪都商飛公司大部件車間裡,一架已經裝配好的C919前機身整裝待發。

揭秘:如何用100萬個零件組裝成一架C919?

前機身長6米,直徑6.5米,機身蒙皮、長絎等零件使用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第三代鋁鋰合金。

你知道嗎?一架C919全身上下大概需要100多萬個零件,這需要300多工人連續工作一年多時間才能總裝完成。

揭秘:如何用100萬個零件組裝成一架C919?

在洪都商飛公司大部件車間牆上,懸掛著一幅C919大飛機機體結構佈局圖,圖中標藍色部分由洪都負責生產

因此,製造大飛機就像造“積木”一樣,被分割成機頭、前機身、中機身、中央翼、中後機身等9大部段在多個基地製造,最後,都運到上海的中國商飛總裝製造中心,進行“合體”。

位於南昌航空城的航空工業洪都商飛公司負責製造C919的前機身、中後機身,製造量佔整個機體的四分之一。

先來了解一下這家飛機制造商的輝煌歷史:洪都誕生於1951年,1954年就製造出了新中國第一架飛機“初教5(雅克-18)”,掀開了新中國飛機制造史的第一頁。1957年,第一架多用途民用飛機-安2運輸機試製成功,也就是現在的運5飛機。不僅生產飛機,1957年12月,洪都還仿製成功了新中國第一輛摩托車“長江750”。

接下來走進C919大部件裝配車間:車間分為三個區域,每個區域長216米,寬54米,層高16米,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

揭秘:如何用100萬個零件組裝成一架C919?

車間裡,工人師傅正在對C919的中後段機身進行補鉚。

揭秘:如何用100萬個零件組裝成一架C919?

工人正在裝配C919的中後機身。

進入車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架已經裝配好的C919前機身,通體呈草綠色,窗戶一字排開,國是君不禁腦補了一下坐在飛機上透過窗戶看雲層的畫面。這架機身正整裝待發,將被運往上海。

大型飛機被譽為“現代製造業的一顆明珠”,是對一個國家高端製造水平的全面檢驗。

C919從研製到首飛歷經近10年,而C919前機身、中後機身的研造,也足足花了 6 年多時間。

“造外殼”可不像有些網友說的那麼簡單,絕對是技術活,包含了許多“黑科技”。記者看到,車間裡,蒙皮加工設備、型材加工設備、高精數控加工設備、數控噴丸強化設備、數字化裝配生產線一應俱全,還有永遠“不辭辛勞”的機器人。

揭秘:如何用100萬個零件組裝成一架C919?

艙門制孔機器人正在鑽孔。

“機身長6米,直徑6.5米,帶有前貨艙門和登機門;中後機身長9.5米,直徑6.5米,帶有後貨艙門和服務門,共計7000多項零件全部是由洪都自主製造的。”洪都商飛公司副總經理李代俊說,“製造工藝完全可以與國際先進水平比肩。”

在車間裡,十幾名工人師傅正在對C919中後段機身進行補鉚。李代俊說,傳統方法是靠手工鑽鉚,精確性和一致性差一點,現在採用的是自動鑽鉚,更為精準,一致性也更好。

自動定位、真空排屑、自動送釘、鑽孔……在不遠處,一臺黃色的機器人正上下揮舞著手臂,精準地進行艙門制孔。未來C919批量生產後,絕大部分的鑽鉚工作將交給機器人完成。

記者看到,機身的蒙皮非常平滑。蒙皮相當於飛機的皮膚,直接與外界接觸,受力複雜,因此蒙皮在生產過程中必須要做到絕對平滑,凹凸須控制在0.1毫米範圍內。

揭秘:如何用100萬個零件組裝成一架C919?

C919機身裝配生產線。

C919的機身蒙皮、長絎等零件使用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第三代鋁鋰合金。“這在中國民機應用上尚屬首次。鋁鋰合金材料被認為是目前航空航天首選的最理想材料。”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對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說。

再來看看“高大上”的數字化裝配生產線,以總裝定位系統為例,其精度誤差達到正負0.1毫米,重複定位精度達到0.05毫米,比一根頭髮絲還細!

揭秘:如何用100萬個零件組裝成一架C919?

這是機身的總裝定位系統,定位精度誤差達到±0.1毫米,重複定位精度達到0.05毫米,比一根頭髮絲還細

生產飛機大部件需要“過五關、斬六將”:鋁鋰合金蒙皮噴丸強化、鋁鋰合金型材滾彎成形、鋁鋰合金型材熱壓下陷製造、蒙皮鏡像銑切加工、鋁鋰合金蒙皮噴丸校形、超大蒙皮拉型製造、軸承粘接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需要突破,不過好在,洪都已經全部“通關”了。

機身製造不僅包含了很多“黑科技”,還很環保。李代俊說,他們用數控銑切技術代替了化學銑切技術(鏡像銑設備),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是中國首創,每年至少可減少酸鹼汙水排放6千噸。

從2014年交付首架飛機的前機身、中後機身迄今,洪都公司已經完成了5架大飛機前機身、中後機身的交付,此外,還交付了一架試驗段(編號003架)。

根據項目規劃,包括試驗段在內,C919研製批共需交付9架。未來兩年,洪都還將繼續完成3架份的產品交付。

李代俊說,現在生產一個架次的大部件需要三到四個月,如果將來進入批量生產,洪都將會增加生產線,屆時,大部件的生產週期將大大縮短,產量也會提高。

這麼多“黑科技”,讓國是君對C919產生了滿滿的安全感,讓我們期待國產大飛機順利加入航空隊伍吧!


來自:國是直通車

作者(圖文):萬淑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