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迪是一項什麼運動,雅加達亞運會中國隊爲什麼沒參加?

湘楚風雲


再過一個星期,雅加達亞運會就要開始了。中國運動健兒將在賽場上展現他們的風采。

細心的讀者也許會發現,在本屆亞運會40個大項中,中國隊只參加其中的38個大項,有兩個大項沒有參加。一個是被禁賽的舉重比賽,另一個就是不太熟悉的卡巴迪。


卡巴迪是一項什麼運動?有什麼特別點?中國隊為什麼沒有參加?且聽湘楚風雲細細道來。

一、來源和場地規格:

卡巴迪起源於印度,是一項徒手運動,是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非常流行的民間體育運動項目。 比賽是在平坦的場地上進行,不需要任何器械,只需要人來參與。比賽場地有不同規格, 成年男子的場地長寬為13m×10m,女子和青年男子的為12m×8m,少年的為11m×8m。賽場以中線為界(這個類似於籃球場),分為兩個半場,每個半場,畫有一條“攔截線(界線)、得分線”。在底線2米以外處設一等待區。


二、 比賽規則:

比賽時,雙方站在己方半場,進攻方派一名運動員,連續不斷大聲呼喊“卡巴迪…卡巴迪…”。然後進入對方半場,觸及對方,返回得分。但是被對方抓住,就是對方得分。兩個隊伍交替進攻和防守,得分高的一方獲勝。

三、得分細則:

進攻方起步,就必須喊“卡巴迪”,且不能停頓或含糊,否則被罰出場。進攻方進入對方場地,但未越過攔截線時就返回,則罰出。過攔截線後沒有觸摸對方就返回,這是無效進攻。進攻方可以用身體的任何部位觸摸防守方。觸到幾個人,返回就得幾分,而且被觸到的人必須出場。而進攻方在追逐時喊不出“卡巴迪”或者被防守方捉住,就被罰出場,防守方就得分。有個規定是得幾分還可以復活幾個場外的隊員。

比賽雙方每隊有12名隊員,上場7人,替補5人。比賽分為上下半場,各20分鐘,中場休息5分鐘。


四、運動特點:

這項運動需要敏捷性、很好的肺活量、肌肉協調性以及快速反射能力。 這項運動很像我們經常玩的“老鷹捉小雞”。也類似於我們平時玩的“打手遊戲”。

卡巴迪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比較流行。卡巴迪作為亞運會項目是從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開始的。中國也就是那次亞運會參加了這項比賽,其他幾次亞運會,包括雅加達亞運會都沒有參加。



在國內,這項運動基本沒人參加,所以這次雅加達亞運會中國沒有派隊參賽。

感謝大家對湘楚風雲文章的閱讀,喜歡湘楚風雲的文章,請點關注,湘楚風雲將繼續寫出優質文章回報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