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二戰中被擊沉的美軍航母殘骸在海底被發現


日前,二戰中美國海軍“列剋星敦”號航母的殘骸被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領導的搜索團隊在距離澳大利亞東海岸800公里的海域發現。圖為炮塔殘骸。

團隊的搜索船於3月4日在3000米深的海底發現了列剋星敦號和11架隨航母沉沒的戰機,包括道格拉斯TBD-1破壞者魚雷轟炸機、道格拉斯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和格魯曼F4F-3“野貓”戰鬥機。

列剋星敦號原作為戰列巡洋艦開工建造,隨後被改為航空母艦,並於1925年正式下水。在1942年的珊瑚海海戰中,列剋星敦號及約克城號航母與三艘日本航母瑞鶴號、翔鶴號、祥鳳號交火。

當年的5月8日,列剋星敦號被多枚魚雷和炸彈擊中;由於燃油洩漏,艦內發生爆炸引發大火,火勢迅速蔓延,艦長最終下令棄船,船上2770人成功撤離。圖為二戰美國海軍“列剋星敦”號航母殘骸中的魚雷。

列剋星敦號在此次戰鬥中,共有216名船員喪生。圖為航母艦載飛機的殘骸。

在珊瑚海海戰中,除了列剋星敦號航母之外,美軍還損失了一艘驅逐艦和一艘油料補給船,約克城號航母也遭受重創。日軍則損失了祥鳳號輕型航母,翔鶴號航母遭受重創。

在一個月後的中途島戰役中,翔鶴號和瑞鶴號都未能參戰。最終美軍在中途島戰役中大敗日軍,成為了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圖為二戰中的列剋星敦號航母,可搭載超過35架戰機。

列剋星敦號航母的最後時刻。由於在海戰中被日本重創,最後因航空汽油滲漏汽油蒸汽逐漸蔓延引起大爆炸,為了防止航母落入日軍手中,美軍費爾普斯號驅逐艦發射魚雷,徹底擊沉了列剋星敦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