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建:網際網路上低智商的人特別多,我玩這些低智商的人玩的要死

杜子建:互聯網上低智商的人特別多,我玩這些低智商的人玩的要死

前段時間,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一個叫杜子建人的視頻,他在視頻中說到,“互聯網上低智商的人特別多,韭菜黨特別多想怎麼割就怎麼割,像我這種智商又高經驗又豐富的人,怎麼玩這些低智商的人都好玩的要死,但是我老杜還是有節操的,不願意去割那些低智商的韭菜黨……”

這簡直是神一樣的觀點,雷到了一大片網友,他到底在說誰,當時我自己也下意識的愣一下了,該不會在說我吧。轉念一想,他有沒有可能在故意製造猛料熱點,引起人們的注意,一看下面的評論,的確有點炸鍋了,有不少網友留言,你到底說誰?說清楚!

杜子建:互聯網上低智商的人特別多,我玩這些低智商的人玩的要死

那麼,老杜的“神一樣的觀點”到底有沒有道理,出於好奇,特意查了下資料,首先,提出類似觀點的人,老杜顯然不是第一個,比如,最近幾年,日本有一本書叫《低智商社會》,書中有老杜類似的“低智商的人”說法,這本書痛訴了日本年輕的一代在社會高度發達後失去探索自我價值的精神,有點盛世危言的味道。

書從日本的經濟、網絡社會、教育等各個領域去探討,提出了各種存在的“低智商現象”,並進行了深度思考和分析,打算在21世紀生存下去的日本人宛如醍醐灌頂,也順便給別的國家提了個醒。

互聯網時代人們的時間的碎片化,帶來了人們閱讀的碎片化,閱讀的碎片化帶來了人們的知識的碎片化,最終養成了人們思維的碎片化。書中還特意的提醒我們,不要小看人類大腦思維的進化(退化)的能力。

杜子建:互聯網上低智商的人特別多,我玩這些低智商的人玩的要死

前些年微博短文、網絡段子的興起和流行,到這幾年短視頻、小視頻的火爆,足以說明一個問題,人們不願意去閱讀那些個稍微長點的,或者稍微複雜點的內容,短文和短視頻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時間短、文字少,所以內容、邏輯和劇情特別簡單,非常便於理解和弄懂,幾乎不用網友去思考和分析。

由於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面對紛繁複雜的信息和爆炸式的信息,人的大腦對信息處理的能力也會進行相應的配合,久而久之對於字數較多的文章,哪怕是稍微有點複雜深度的文章,閱讀起來會厭煩,閱讀理解能力逐漸下降。

由於碎片化的時間引發的碎片化的閱讀而產生了碎片化的知識,往往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對自己非專業領域的事物評頭論足經常會誤導了自己和他人,碎片化的思維往往讓人在分析處理信息時候往往會陷入極端化和片面化。而閱讀水平代表了一個人對事物的認知與理解的能力,文科思維能力低下,不易溝通,也不易接受別人的觀點,尤其是反面觀點,更不易找出更理性更好的觀點。再加上表達能力差,不能夠有理有據地表達感受,只能簡單地作出是與否的表態,一不如意,只能選擇攻擊性的言語表明立場的堅定或者情緒的發洩,網上以漫罵攻擊語言的評論者多為這種情況。這麼看來,老杜的神論“

互聯網上低智商的人特別多”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即使是生活節奏如何加快,也應該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那些有廣度和深度的事上,而不是整天在自己的“打破多少多少讚的評論”上。我們不妨借鑑下古人閱讀的特點,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意思是要博學多才,就要對學問詳細地詢問,徹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還要有切實地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