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他只是被體制化了,王利芬會答自己爲什麼離開

《肖申克的救贖》他只是被體制化了,王利芬會答自己為什麼離開​肖申克的救贖,獄友老布刑滿釋放後踏入社會不久自殺引起體制的話題。老布是一名進入監獄五十年的老犯人,他身材矮小、步履蹣跚、眼窩深陷、面目慈祥,活脫一個鄰家老大爺的良民形象。

整部影片並沒有介紹他為什麼被判刑,根據美國的法律,無期徒刑即極刑,估計這裡所有罪犯都是殺人越貨的狠角色。可是,五十年的牢獄生涯,已經完全改變了他。他有文化,在監獄裡很受尊敬,每天晚上推著一車書籍,在牢房門口轉一遍,挨著房間詢問“Books?”;看到從巢中掉到地上的小鳥,會小心翼翼地撿起來,精心地供養著,決心“養到它會飛”。

當他得知自己在每十年一次的審查中被批准獲得假釋時,“抓狂得像起了氈”,瘋狂地劫持了前來道別的獄友:“我要割斷他喉嚨!”“只有闖禍,才能留在牢裡……”經安迪和眾獄友的勸解,扔下手中的尖刀,歇斯底里的老布脫力般地倒在安迪懷裡,長時間地哀哀哭泣。“小杰,我無力再供養你了,你走吧!”“Youfree!Youfree……”不得不離開了,他戀戀不捨地在牢房的小窗裡放飛了他的鳥兒。

經過五十年牢獄生活的老布,邁出了肖申克的大門,正如他自己事先預料的那樣,他已經失去了在自由世界裡生存的能力。穿行在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車輛中,一邊感嘆:“小時候只見過一輛汽車……”,一邊挨著司機們的漫罵,步履蹣跚的他幾乎寸步難行;坐在公交車上,他雙手緊握扶手,眼睛直勾勾盯著前方,全身僵硬,感覺稍一走神就被甩出車外;他工作努力,仍然得不到領導的賞識,在周圍沒有一個朋友;等了無數個黃昏之後,連養大的鳥兒回來看看都成了奢望;上班時被告知上廁所不需報告,可怕的是未經報告到了廁所竟擠不出一滴尿!一個個輾轉難眠的夜晚,他在孤獨中煎熬著,甚至產生了殺人重回監獄的念頭。最後,這個風燭殘年的老人用自盡的方式逃離了這種自由人的自由生活。

《肖申克的救贖》他只是被體制化了,王利芬會答自己為什麼離開


“監獄是個怪地方,起先你恨它,然後習慣它,更久後,你不能沒有它,這就叫體制化。”《肖申克的救贖》中這句經典臺詞,很好地總結了影片主角之一——老布的一生。

​從仇恨到習慣再到依賴,這就是體制化的力量。什麼是體制化呢?“體制”可理解為包括某種規則、習慣、意識和氛圍的環境,體制化的根源是意識形態。其實體制化在我們周圍是普遍存在的,人只要處於社會之中就必然被體制化,關鍵是要看目前所處的體制是否與你的三觀一致,是否是你長期以來追求的那個目標。“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對不如意,人們最初的反應往往是反抗,反抗到最後一般會出現三種不同的結局。少部分人心懷希望,憑藉過人的的勇氣和智慧,經過鍥而不捨的努力,成功逃離了窘境,就像影片中的安迪和瑞德,這是最勵志的一種。大部分人在時間的薰陶中,習慣了視而不見四周的高牆,逆來順受地接受了命運的擺佈,渾然忘記了在體制之外自己曾經為之奮鬥的希望,就這樣在渾渾噩噩中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就好比以老布為代表的絕大部分犯人,這種情況是我們不提倡的。最糾結的是既無力改變現實又心存不甘的那部分人。“改變你能改變的,適應你不能改變的”這句廣告詞或許就是送給他們的最好解藥。用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用胸懷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即然我們改變不了周圍的環境,那就改變自己;雖然我們改變不了過去,但是可以把握現在。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即使身處逆境,也能獲得成功。但願在不如意中的你,不要被體制固化成你不想要的樣子。

記得剛畢業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是父母託關係,進入體制內,但自己並不想進入體制。王利芬老師回答了,在體制內工作了9年應不應該離開和自己為什麼離開央視的問題,供參考。

《肖申克的救贖》他只是被體制化了,王利芬會答自己為什麼離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