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匠帶你走進「非遺」,「講究」是機器復刻不了的傳奇

《講究》是由金道集團和愛奇藝發起並出品的一檔以“匠人精神”記錄“匠人故事”的紀錄片,《講究》第四季正在愛奇藝獨家熱播。《講究》自播出以來不僅受到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和好評,也得到了央視的認可,在CCTV-10播出,《講究》,很講究。

初心不改,藝術昇華

國匠帶你走進“非遺”,“講究”是機器復刻不了的傳奇

從2017年上線至今,已是第四季,節目始終保持初心,目光聚焦於匠人精神,天為道、地為金、人謙恭,國之匠心。但與前三季略有不同,第四季中展現給觀眾的八大領域傳統技藝,皆為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頂尖技藝。

國匠帶你走進“非遺”,“講究”是機器復刻不了的傳奇

核雕、紫砂、蘇繡、汝窯、紅茶、顏色釉、青花瓷及巖茶,八種技藝,九位繼承人,每位匠人都畢其一生為一門手藝,或是對極致與美的追求,或是為民族傳承的延續,或是守護古人時代留下的遺產……匠藝有差,匠心無別,每一位匠人都深刻展現出中華民族千百年來事必躬親身體力行的“匠人精神”。

國匠帶你走進“非遺”,“講究”是機器復刻不了的傳奇

傳統工藝博大精深,能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更是佼佼者,《講究》第四季從大國匠人的技藝出發,用精簡的篇幅帶著觀眾走進大師們的平凡生活,領略大國匠人們精妙絕倫的指尖藝術,體會生活與技藝的碰撞中生出的藝術力量。進一步一起走入大師之匠心,看看中國頂尖的手工藝人是如何堅守本行,又是如何引領著傳統技藝不斷的推陳出新。

一行,成一生

國匠帶你走進“非遺”,“講究”是機器復刻不了的傳奇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並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中學語文課本中的《核舟記》深深烙印在無數人的腦海中,無不感嘆古時核雕大師的巧手匠心。而今有一人不但完美的還原了書中五人核舟,更是挑戰極限實現了容納19人的驚世之作,船上人物神彩各異,僅在五釐米見方的橄欖核上精雕細琢。

國匠帶你走進“非遺”,“講究”是機器復刻不了的傳奇

這位大師便是七旬老人宋水官。“27把刻刀,傾斜三十度,鎢鋼與砥石互相摩擦,刀刃在往復間,變得堅韌鋒利。”不到兩毫米的薄片在他的指尖雕琢,脆弱的橄欖核稍不留意,兩天的心血便付諸東流。

國匠帶你走進“非遺”,“講究”是機器復刻不了的傳奇

他不似仙人遺世獨立,亦不稱大師自恃清高。打牌與核雕都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橄欖核是他打牌的賭注,核雕是他藝術的追求。

國匠帶你走進“非遺”,“講究”是機器復刻不了的傳奇

他不介意將作品以超越一般奢侈品的價格售賣給頑主,在他看來這是藝術的實質價值的體現,甚至核雕能值得更多。

國匠帶你走進“非遺”,“講究”是機器復刻不了的傳奇

藝術是需要欣賞的一門課程,它從來不與生活脫節,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在第三季中,同樣也屬微雕精刻的工藝大師林建軍,可以用刻刀雕琢雪山大師的精細,也能剔除母親腳底的老繭;團扇愛好者李晶,在堅持傳統工藝的同時將團扇包裝成價格不菲的商品,愛好與事業兼得,即便是商品也精心打造,並未對藝術有任何褻瀆。沒有一位大師會將生活與藝術孤立,反而讓藝術與商業更美好的結連。

國匠帶你走進“非遺”,“講究”是機器復刻不了的傳奇

繼承與創新

國匠帶你走進“非遺”,“講究”是機器復刻不了的傳奇

繼承是為了創新,創新是為了更好的繼承。“紫砂”傳承人呂堯臣、呂俊傑父子,不同時代的二人對於藝術自有一番不同的見解,但對紫砂精益求精的執著卻如出一轍。

國匠帶你走進“非遺”,“講究”是機器復刻不了的傳奇

父親呂堯臣嚮往閒雲野鶴,歸隱山水。他的作品泛舟於碧波之上,游魚在淺水之中,似乎將自身的心境寄託於作品之上。

國匠帶你走進“非遺”,“講究”是機器復刻不了的傳奇

兒子呂俊傑嚮往闖進時代,奮勇擎旗。他用金箔點綴,擊劍的人形與古樸的紫砂相輔相成。

國匠帶你走進“非遺”,“講究”是機器復刻不了的傳奇

呂家父子二人對藝術的探討與理解正應對了大國匠藝的包容,傳統手工藝從未一成不變,它們一直在時代的演變之間蛻變昇華。把手工技藝奉為經典然後收納在博物館,束之高閣,這只是“保護”;只有在一代代匠人的指尖上打磨研習,逐代創新,才會有傳承。

手工,是無法複製的傳奇

國匠帶你走進“非遺”,“講究”是機器復刻不了的傳奇

《講究》一季8集,一集17分鐘,簡而精,質優而有深度。紀錄片用一個個特寫而精美的鏡頭給觀眾展示最清晰的作品,用一組組精準而可考的數據來反映最嚴格的工序。精確到毫釐之間的打磨都是匠人們最虔誠的信念,從粗胚到成品的蛻變是匠人們最欣慰的成果。

國匠帶你走進“非遺”,“講究”是機器復刻不了的傳奇

機器批量複製的產品永遠比不了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下誕生的作品。機器代替人力,冰冷取締溫度,現代生活的人對效率的追求遠遠高於對極致的審美。然而在真正的藝術面前,冰冷的機器只具其形,難得其神。

一項工藝的鑄就有無數種可能和意外,一粒塵、一縷絲都可能破壞整件作品,多一寸勁、少一分力都可能前功盡棄。

核雕藝人宋水官所用的器具,每一寸都是自己打磨,細緻到一分一寸,打磨於一絲一毫。自然界生成形態各異的橄欖核,厚處需用巧勁,薄處脆如蟬翼,稍有差池就需從頭再來,這些細微的手藝,機器永遠無法替代。

國匠帶你走進“非遺”,“講究”是機器復刻不了的傳奇

紫砂傳承人呂家父子,三年苦練,只為習得指尖探取泥土的溼度。紫砂壺每一道工序都要精準拿捏,壺身壺蓋溼度相同才能嚴絲合縫,這般打磨數年習得的功力機器也永遠無法匹敵。

國匠帶你走進“非遺”,“講究”是機器復刻不了的傳奇

匠心獨具,傳承不滅

國匠帶你走進“非遺”,“講究”是機器復刻不了的傳奇

《講究》深諳時代困境,在主流媒體將鏡頭對準各大明星藝人之時,沉下浮躁的心,認真為中國匠人推出一檔精品紀錄片,不遺餘力將中國匠人精神展現給更多人看見,為守護中國傳統技藝做出巨大貢獻。中國的“非遺”遠不止片中這八種,無數古老民間技藝早已失傳,中國手工藝人的生存環境不斷縮小,傳承保護迫在眉睫。《講究》第四季透過八項頂尖的傳統技藝帶領觀眾去體會匠人之心,也讓更多被掩埋光華的技藝綻放出它應有的光彩。

從第一季到第四季,觀眾可見大部分匠人都年事已高。《講究》的意義不只於帶領觀眾去認識到他們的手藝、去感知他們的堅持,也是在號召更多年輕人擁有一顆匠人之心,去學習,去傳承,去創新,不要讓中國古老的手藝因為與時代的脫節,而消失在美好的人世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