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被3000日軍包圍,司令一籌莫展,馬夫:我來

抗日戰爭時期,東北地區湧現出很多優秀的抗日將領,為了趕走日寇,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用滿腔的愛國熱情為抗日戰爭譜寫了一首英雄的讚歌。這些抗日英雄中有一位個頭矮小但能力很強的人,他就是抗日英雄趙尚志。

隊伍被3000日軍包圍,司令一籌莫展,馬伕:我來

趙尚志,曾用名李育才,遼寧人,1908年生於一個農民家庭。趙尚志的父親是清末的秀才,因不滿無良的日軍欺負老百姓而失手殺了人,隨後趙尚志一家背井離鄉到了哈爾濱。

日軍的壓榨讓百姓們生活步履維艱加上父親的影響,讓趙尚志對日軍更加痛恨。1925年,不斷接觸新思想的趙尚志加入中國共產黨,並進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

隊伍被3000日軍包圍,司令一籌莫展,馬伕:我來

學成歸來後,趙尚志為發展抗日武裝力量不停奔走,由於特務出賣,他曾兩次被捕入獄,日軍的嚴刑拷打併沒有讓趙尚志屈服,他始終嚴守黨的秘密,堅貞不屈,直到九一八事變才後被解救出來。

1933年4月,趙尚志原來所在的抗日遊擊隊因日軍的瘋狂掃蕩被迫解散,趙尚志也身受重傷。在哈爾濱養傷的趙尚志並沒有因此放棄抗日。在聽說孫朝陽部的抗日義勇軍活躍在賓縣一帶後,他決定聯合孫朝陽積極抗日。

隊伍被3000日軍包圍,司令一籌莫展,馬伕:我來

孫朝陽,原名孫興周,早年投身舊東北軍,擔任過營長,後來辭職經商。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孫朝陽成立司令部,聯合當地民眾800多人抗擊日軍,因地處遼寧省朝陽,因此被稱為“朝陽隊”。

為了不被特務發現,趙尚志改名為李育才,隱姓埋名來到孫朝陽所在的賓縣。孫朝陽見趙尚志又瘦又小,心裡一直犯嘀咕“恐怕這樣子連槍都扛不起來,還能打仗?”,於是讓趙尚志當了馬伕。

隊伍被3000日軍包圍,司令一籌莫展,馬伕:我來

為了實現報國理想,趙尚志也不計較,真的就住進了馬廄,成為了一名馬伕。進入朝陽隊後,趙尚志很快就與身邊的士兵們熟悉了,他經常給士兵們講解一些道理,士兵們發現這個小個子其實是個了不起的人。

不久,孫朝陽部在賓縣東山遭到日偽軍的三面包圍,只懂得偷襲,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孫朝陽一籌莫展,只能坐以待斃。為了更好的保存抗日力量,趙尚志毛遂自薦,要求帶領隊伍強攻出去。

隊伍被3000日軍包圍,司令一籌莫展,馬伕:我來

孫朝陽望著趙尚志將信將疑的問他用什麼方法突圍,趙尚志說:“敵人用三千多人圍困我們,說明賓縣已經少有日軍,我們應該趁著賓縣城內守軍空虛之際,攻打縣城,以攻為守,這樣日軍就會調集部隊前往賓縣,這裡的困局可解。”

接著趙尚志把怎麼樣安排兵力,怎麼作戰,用什麼樣的路線等說的非常清楚,沒有進過正式軍事學校的孫朝陽聽完後對趙尚志刮目相看,還把自己的馬和槍都給了他,並讓趙尚志帶領一小部分精銳部隊攻打賓縣。

隊伍被3000日軍包圍,司令一籌莫展,馬伕:我來

來到城下,雙方直接交上了火,趙尚志挑選的戰士各盡所能,瞄準城牆上的守敵一頓猛射,幾十個日軍當場斃命,這時趙尚志率人乘機攻進西門繳了日軍的槍支彈藥。

包圍孫朝陽部的日軍聽說趙尚志攻佔了縣城,匆忙撤退往回趕,使孫朝陽部得以順利解圍。這招聲東擊西,圍魏救趙的策略讓孫朝陽對趙尚志更加信任,戰鬥結束後,趙尚志被提拔為參謀長,使聯合抗日武裝力量的目標前進了一大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