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中鋒去打拳擊是個什麼效果,可以參考這位俄羅斯巨人的戰績

NBA球員各個人高馬大,身體素質過人,即便和全世界所有運動的頂級運動員比,NBA球員的平均素質也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尤其是NBA的那些中鋒,身高都在7英尺(2米13)上下,在球場看起來力大無窮,這樣的人如果去打架,或者從事格鬥類運動,比如在歐美最火的拳擊,那麼一定是非常恐怖的。而且,熟悉拳擊的朋友都知道,即使在拳擊最大的重量級中,別說泰森這種著名的“小個”拳王了,即便是那些身材高大的,也就是1米9到2米的NBA得分後衛身高,和NBA中鋒比也有差距。

NBA中鋒去打拳擊是個什麼效果,可以參考這位俄羅斯巨人的戰績

拳王阿里和張伯倫的早年合影

如果讓這些NBA中鋒去打拳擊,會是個什麼效果,一定是很多體育迷朋友都很好奇的,而這也是很多體育迷爭論不休的問題。有人覺得,頂級拳擊手,年收入要比普通NBA球員更高,而且對於基礎身體素質好的人,拳擊訓練並不需要太長時間,從稀缺性而言,他們選擇從事籃球而不是拳擊,說明了他們的能力問題。另有一些人覺得,拳擊運動中,身高臂展體重的條件極為重要,差距太大,就像大人打小孩兒一樣,沒什麼好說的。

讓已經從事了籃球的中鋒改行去打拳擊肯定是不現實的,憑空想象也只是猜測,如果能找到一個體格近似NBA中鋒,而且從一開始就練習拳擊的人,看看他的成績如何,應該是最有說服力的。

NBA中鋒去打拳擊是個什麼效果,可以參考這位俄羅斯巨人的戰績

前中量級拳王德拉霍亞和奧尼爾的娛樂拳賽

本著這個原則,我們找到了一位代表,俄羅斯人尼古拉-瓦盧耶夫。他身高2米13,體重145公斤,即便在NBA的中鋒之中,也屬於不多的巨大體格,尤其是體重,在NBA中也屬於巨獸級別,並且他也是記載中身材最高大的職業拳擊手,任何拳擊手,在他面前都是小個子,我覺得他的拳壇經歷應該是最具代表性的。

NBA中鋒去打拳擊是個什麼效果,可以參考這位俄羅斯巨人的戰績

體型巨大的瓦盧耶夫

瓦盧耶夫出生於1973年,1993年開始從事職業拳擊,職業生涯一共參加了52場比賽,取得了50勝2負34KO的戰績,沒有一次被KO擊倒,贏得過兩次WBA重量級冠軍頭銜,第一次獲得了三次衛冕戰勝利,守擂483天,第二次打贏一次守擂戰,保住頭銜342天,兩次丟掉頭銜分別輸給了“白泰森”魯斯蘭·查加耶夫和次重量級升級到重量級的大衛·海耶,這也是他僅有的兩次失利,並且和大衛海耶的一戰,也是他的職業拳擊最後一戰。

NBA中鋒去打拳擊是個什麼效果,可以參考這位俄羅斯巨人的戰績

瓦盧耶夫和霍利菲爾德站在一起

應該說瓦盧耶夫的拳擊生涯是相當不錯的,他巨大的體重帶來的重拳優勢,為他帶來了無數的勝利,臂展優勢讓他很難被人KO,不過他也有自己的問題,他的技術並不十分純熟,尤其是沒有經受過頂級拳手的考驗,令他的成績成色打了折扣。他最著名的一戰,應該是和霍利菲爾德的比賽,瓦盧耶夫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我們要知道那時候的霍利菲爾德已經46歲了,並不是巔峰時期的老霍。

而他輸給的兩位對手,身高分別是1米91和1米85,也能看出即便是打小個拳手,瓦盧耶夫的優勢也不是絕對的,面對同樣比較高大的拳擊手,比如大小克裡琴科,以及劉易斯,其實瓦盧耶夫的勝面並不大。巔峰的瓦盧耶夫是很優秀的拳擊手,但不是最頂尖的那類。

NBA中鋒去打拳擊是個什麼效果,可以參考這位俄羅斯巨人的戰績

瓦盧耶夫

當然了,如果打泰森這個類型的拳擊手,瓦盧耶夫的優勢還是很大的,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瓦盧耶夫巨大的體型,也是很多人都忌憚他,不和他打拳的原因,瓦盧耶夫的身材對誰都具有威懾力。

總結一下瓦盧耶夫的定位,基本就是優秀,但不頂尖,而儘管不頂尖,但是誰都沒有把握能贏,尤其是對一些類型的拳擊手有絕對的壓制力。而且這也基本適用於那些NBA中鋒,如果他們來打拳擊,絕對會成為行業前列的存在,只是能不能成為頂尖,不光是體型的問題了,和他們的際遇有關。盲目高看和看低NBA中鋒潛在的拳擊能力都是不可取的。

此外,如果是像奧尼爾和張伯倫這種超級運動天才,我認為他們還高出普通NBA中鋒一檔的人物,去打拳擊,不敢說冠絕古今,基本也肯定是能和頂尖拳王並稱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