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世界盃、伊利奧運會:乳業雙寡頭時代,新品牌的機會在哪裡?

蒙牛世界盃、伊利奧運會:乳業雙寡頭時代,新品牌的機會在哪裡?

本屆世界盃的賽場上,諸多中國元素以不同方式強勢佔領觀眾視野,蒙牛作為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全球官方贊助商,更是豪擲20億備戰此次體育營銷之戰。

在向來被品牌商所鍾愛的體育賽事投資中,蒙牛牢牢佔據世界盃賽場,而伊利則以奧運會為主陣地深耕十餘年,在國際平臺與蒙牛分庭抗禮。

除了國際市場蒙牛伊利爭鋒不斷,國內乳業市場份額搶奪兩大巨頭也鏖戰正酣,雙寡頭局面正在悄然形成,與此相對的,是乳企二三陣營及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間不斷收窄,競爭壓力劇增。乳業雙寡頭時代來臨,意味著中小及新品牌真的再無立足之地嗎?

答案是:未必。

01

霸屏世界盃、

奧運會的蒙牛、伊利大局已成

蒙牛世界盃、伊利奧運會:乳業雙寡頭時代,新品牌的機會在哪裡?

蒙牛霸屏世界盃,不僅讓其成為國際足聯在全球贊助商級別首次合作的乳品品牌,也成為中國食品飲料行業作為世界盃全球贊助商的首個品牌。通過世界盃這樣一個世界舞臺,中國乳業和中國品質走向了全球,而蒙牛的國際影響力和全球認知度也大幅提升。

有數據顯示,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全部64場比賽中,蒙牛都將獲得7分鐘的場邊廣告,有機會在全球各大媒體平臺曝光宣傳,預測將有超過500億人次的傳播,平均每個球迷看到蒙牛廣告的頻次至少將達到20次。

而伊利自2005年作為國內首家乳製品奧運合作伙伴到現在,與奧運也“相親相愛”13個年頭。2008年北京奧運、 2010年上海世博、2013年倫敦奧運會,伊利一直活躍並且積極參與著,併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唯一乳製品合作伙伴。依靠多輪世界級體育營銷賽事、國際標準的嚴苛品控,伊利正在逐步從國內乳業巨頭向世界品牌挺進。

在伊利和蒙牛的精準營銷政策和多方努力下,2017 年兩大品牌的市場佔比達到 22% 和 21.8%,兩者佔據近一半市場份額,遠超第三名的光明(4.8%)及其他區域性乳企。

可以說,國內目前以伊利、蒙牛為主的雙寡頭局面已經形成。

02

雙巨頭壓制,中小乳企發展空間何在?

蒙牛世界盃、伊利奧運會:乳業雙寡頭時代,新品牌的機會在哪裡?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

雖然伊利、蒙牛發展勢頭強勁,很大程度上擠壓了其他乳企的發展空間,卻並非突圍無望。

近期乳製品消費量分佈數據顯示,城鎮居民乳製品消費明顯高於農村居民,佔據消費主體地位。隨著消費水平提升、居民健康觀念深入以及市場信任度增加,這部分群體會擁有強勁增長力,是當前存量市場中極具潛力的變數。

此外,差異化的高利潤產品也是乳企突圍的細分方向。消費升級驅動市場增長,產品創新也為乳品消費提供了增長動力,光明乳業的莫斯利安、伊利股份的安慕希和蒙牛乳業的純甄,都是依靠創新型高利潤差異化產品撬動市場的典型案例。

如果找準產品定位,把握好機會,狠辣出擊,二三陣營的乳企想要獲取更多市場份額和成長空間,並不是沒有可能。甚至,在兩大巨頭圍堵下實現突圍也未可知。

根據《全國奶業發展規劃(2016 年~2020 年)》對中國乳製品消費進行的合理預估,基於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鎮化推進和二胎政策實施等原因,中國乳製品消費將迎來增長小高峰,預計到 2020 年,全國奶類總需求量為 5,800 萬噸,年均增長 3.1%,比“十二五”年均增速高 0.5 個百分點。

可以預見,當前尚未飽和的國內乳製品市場還存在較大增長空間,群雄逐鹿,誰能把握良機,市場很快會給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