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刊|文化縱橫——長安的七夕

文化週刊|文化縱橫——長安的七夕

長安的七夕,已經綿延2000多年了。

七夕的夜晚,仰望星空,有兩顆星特別明亮:牽牛星和織女星遙遙對視,彷彿有了生命。傳說這一天,成群的喜鵲從四面飛來集結於此,在兩顆星中間搭起彎彎的鵲橋,天上的牛郎與織女急切地奔向對方,相擁相依,訴說離愁。

而在民間,在鄉村的瓜蔓旁、葡萄架下,側耳,能聽到牛郎織女說悄悄話的聲音。

七夕是長安的,長安是牛郎織女的故鄉。

長安城的西南角,有一片昆明池,水波浩淼,一望無際,如今它是西安人休閒遊玩的去處,只是池的兩岸少了牛郎織女的身影。

站在豐鎬遺址——長安斗門登高遠眺,東南方是一片平坦而廣闊的窪地,它西起馬營寨、張村,東到夢駕莊、萬村,南接細柳塬北部的石匣口村,北至高陽原上的眉塢嶺。這片廣闊的窪地,大約有10萬畝,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昆明池遺址。公元前120年,也就是漢武帝稱雄的2000多年前,昆明池建成,其東西兩岸曾分立兩個石人,至今保存完好,被認為是牛郎織女傳說最早的依據。自漢代起,牛郎織女的美妙傳說便在中華大地廣為流傳。唐德宗貞元14年(798),長安百姓修織女廟設案供奉,千百年來香火不絕,後古廟被夷為平地。

每逢七夕,長安的老百姓便認為牛郎、織女就會從天上回到人間,在長安斗門南灃村(位於昆明池遺池),鄉民們自籌資金建有一座小廟,取名“石婆廟”。廟裡供奉的石婆像就是曾佇立於昆明池畔的織女,距她一里多地,有尊石爺像,他正是牛郎。歷經歲月的滄桑,漢代的昆明池早在唐時乾涸,兩尊石人四處飄零,但始終沒有離開長安,至今依然相守。

因為有石人,有牛郎織女,長安人的精神裡多了浪漫的成分。看啊,七夕這天,四里八鄉的人們早早彙集於廟前,他們敲鑼打鼓,給織女牛郎帶來各種好吃食,婦女們輕輕撫摸織女的臉龐、雙手,祈求自家女子長得漂亮,手如織女般靈巧。

文化週刊|文化縱橫——長安的七夕

長安的七夕,在農家女的巧手裡。從漢至今,風俗依舊。

節日,總是跟時代發展勾連。漢代,經濟發展,社會相對安定,文化繁榮,為節日文化的興起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七夕節可以說是兩漢時期最為重要的節日。

夏夜,繁密的星光組成的一條白茫茫星帶橫貫南北,古人把這條星帶稱為“天河”(即今人所知的“銀河系”)。相傳農曆七月七,從皇宮到民間,全城男女老少紛紛走出家門,三五成群去看織女渡河與牛郎相會,場面非常壯觀。

“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七夕,是女兒的節日,是乞巧、鬥巧的盛會。話說唐太宗與妃子們每逢七夕都要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煞是熱鬧。在民間,還有專門賣乞巧物品的市場,裡面車水馬龍,人如潮湧。月夜的百姓家,院中置一桌,上擺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加上鮮花幾朵,插瓶中,花前放一小香爐。此刻,少婦、少女們已齋戒一天,沐浴停當,於案前焚香禮拜後,一起圍坐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默唸自己的心事,這叫拜織女。白天,則要漂針試巧,以盆缽盛水,面向太陽,水中漂針,照水中之影以“試巧”。如果銀針能漂浮在水面上,就說明姑娘心靈手巧。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瓷碗中,等它長出一寸長的芽,再用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生花盆”,以此求子。還有用樹液洗頭髮,用花草染指甲,使節日充滿美的意境。

漢代的長安,還有“七月七,曬棉衣”的風俗。漢建章宮之北有太液池,池西就是漢武帝的曝衣閣。七夕已入伏,光照強烈,這天,不論達官顯貴,還是平頭百姓,都要將自家衣物拿出來在太陽下暴曬,以期趕走病魔災難,求得平安健康。而有些讀書人也會曬書,以顯示自己學識淵博。

七夕,更回味在詩經、漢樂府和唐詩中。

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最早記載牛郎織女故事的就是《詩經》中的這首《大東》。這首詩說的是天上的天河,用作鏡子也該有光。三角排列的織女星,一天到晚不停擺動著梭子織布,卻怎麼也織不出紋章。而那明亮的牽牛星,也不能用來駕車箱。何故如此?據任昉《述異記》記載:織女乃天帝之女,一年到頭忙於織布,十分辛苦,天帝憐其獨處,將她嫁給河西的牽牛。他們婚後貪歡廢織,天帝發怒,便將織女遣歸河東,只讓他們每年相會一次,這是牛郎織女故事的另一個版本。

對牛郎織女故事寫得最美妙的當屬《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它能一直流傳至今,足見其重要的史料價值和文學價值: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說到唐代詩人崔顥,人們首先想到那首著名的《黃鶴樓》,其實,崔顥的《七夕》,對長安婦女穿針乞巧風俗的描繪也堪稱一絕: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而唐代詩人祖詠的《七夕乞巧》更生動:

閨女求天女,更闌意未闌。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

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

究竟織女渡河誰曾見過?乞巧誰能得巧?唐代詩人並不刻意考證傳說的來歷,而更多地把它當成故事傳頌。

就連大詩人杜甫也寫過一首《牽牛織女》:“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詩人將七夕節時,姑娘們妝扮一新,拜星乞巧、以蜘蛛結網試巧的過程描述得十分真切。詩中說,既然誰也未見過織女牛郎在一起,那麼為什麼人們要來拜星乞巧呢?杜甫解釋少女的心理說:“嗟汝未嫁女,秉心鬱忡忡……”未嫁的姑娘擔憂婚後生活能力,於是抓緊時間學習紡織針線,不敢有絲毫懈怠。

七夕少女拜星乞巧的同時,也是少年才子賦詩揚才的好機會。唐代詩人林傑(831—847)小時特別聰明,六歲能賦詩,出口成文,下筆成章,卒時年僅十七。《唐詩紀事》中記載,林傑五歲時被唐中丞招入學院,恰遇七夕節,有人讓林傑賦詩,以試其才,林傑持筆一揮而就一首《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唐中丞讀後,讚歎:“真神童也!”

唐玄宗這位風流天子對七夕節也非常重視,他在宮在建有一座“乞巧樓”。《開元天寶遺事》記載,這座乞巧樓是宮中以錦緞結成的樓殿,高達百尺,可坐數十人。玄宗命人在樓上陳列瓜果酒炙,擺設坐具。為宮中妃嬪各賜九孔針、五色線,在月光下穿過者為得巧。乞巧後,演奏清商妙曲,歡宴達旦,以致城中士民之家都仿效宮中乞巧。詩人王建在《宮詞》中就有“每年宮裡空針夜,敕賜諸親乞巧樓”的佳句。

七夕是浪漫深情的節日,它見證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而李楊的愛情又給七夕抹上一絲淒涼的色彩。一千多年前的某個七夕節,華清宮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一年,唐玄宗與楊貴妃來到華清宮,住在長生殿。楊貴妃忽生傷感,玄宗問其故,貴妃說:“妾覽前史,每見時過境遷,秋扇拋殘,怎能不為之傷情呢?”楊貴妃擔心,那些皇宮妃嬪,年輕時以美色悅人,人老珠黃就往往色衰而愛馳,遭到無情拋棄。楊貴妃的衷曲深深打動唐玄宗,他們遂互相盟誓,生生世世不分離。這一情景被白居易的《長恨歌》記錄下來:“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只是李楊盟誓之時,已埋下“安史之亂”的禍根,楊貴妃落了個馬嵬自縊的悲慘結局。

長安的七夕,記載著帝王的過往,更多地則流淌在老百姓的生活中。

我的老家在長安鄉下,小時回家過七夕,除了聽老輩人一遍遍講述牛郎織女的故事,就是跟著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下天堂,不圖你的針,不圖你的線,光學你的七十二樣好手段。”

我奶奶雖是小腳,但軋花、紡線、剪窗花、釀稠酒、擀長面樣樣拿手,我問她跟誰說的,奶奶總笑說:“織女下來教的,織女最巧了。”我們信以為真,便到處尋:織女在哪呀,咋找不見?鄉下的女人還教娃們唱:“巧芽芽,生的怪。盆盆生,手中蓋;七月七日摘下來,姐姐妹妹照影來。又像花,又像菜,看誰心靈手兒快。”勞作在土地上的婦女們,就是靠著一雙巧手安身立命,不斷向生活學習,人生才有滋味。

上學了,老師教我們唐代詩人杜牧的《秋夕》: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瑩。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那輕盈傳神的韻味讓人無限神往,回味不已。

文化週刊|文化縱橫——長安的七夕

中國的傳統節日往往離不開美食,如端午粽子、中秋月餅、元宵湯圓、過年餃子等等,然而七夕展示的多是時令鮮果、家常飲食,它更重視鄉情、親情、愛情,它駐留在我們的精神世界裡。

2000多年了,長安的七夕從未遠去,它是我們心靈的節日。

(作者 周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