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國是受周封的公國或伯國嗎?

瘋狂大公驢


中山國作為戰國七雄之外的第八雄,在歷史上的記載卻極少,到了司馬遷做《史記》就已經幾不可查,所以史記中陳、宋、衛等都有作傳,卻偏偏獨缺更強大的中山國。

至今關於中山國文字記載,我們只能從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史料中的隻言片語中窺得一二,且常常有矛盾錯漏存在。直到上個世紀70年代河北省平山縣發現大規模中山遺蹟,為我們解答了很多關於中山國的問題,卻又留下了更多的謎團。

為此,我專門翻閱了一些相關研究的史料,作為大家參考。

談到中山國來源族屬問題,他是由完全漢化的白狄建立在目前史學界是沒有疑問的。

《史記·周本紀》記載:

周后稷,名棄。…………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餎戎狄之間。…………
古公亶父復脩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國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於是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周王室始祖后稷,傳到不窋一代,因為夏朝衰弱,不窋棄官逃到西北戎狄之間。傳到了古公亶父一代,將部落內遷到岐,取消所有戎狄的習俗,徹底漢化,成為漢化白狄。到商末,武王伐紂取而代之建立周朝。

周王室建立後,一部分與其關係密切漢化白狄一同進入中原,其中就包括中山國的祖先。而另外一些戎狄居住在中原周邊,因為未經漢化,進入中原後依然保持劫掠的習俗,被中原諸國敵對。

周初曾分封71國,其中姬姓之國就有53個,其中周文王子嗣封國又有16個,除此之外南稱蠻,東稱夷,西稱戎,北稱狄,都被當做夷狄對待。在《國語·鄭語·史伯為桓公論興衰》中有記載:

史伯對曰:“王室將卑,戎、狄必昌,不可偪也。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北有衛、燕、狄、鮮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晉、隗、霍、楊、魏、芮;東有齊、魯、曹、宋、滕、薛、鄒、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則皆蠻、荊、戎、狄之人也。非親則頑,不可入也。其濟、洛、河、潁之間乎!

以上這些國家雖然是周封的諸侯,但是其中又有同為姬姓的諸侯國,又有異姓諸侯國,且夷狄混雜,周強就親近,周弱者反叛,比較危險。而濟、洛、河、潁之間各國則是直系子嗣建立的諸侯國。

這其中就出現了鮮虞,也是這個名字最早的出處。現在常見的觀點便是認為這鮮虞國就是中山國的前身。關於這觀點的依據主要來源是《左傳·昭公·昭公十二年》“晉伐鮮虞。”杜預備註雲:“鮮虞,白狄異種,在中山縣新市”。而在《左傳·定公·定公四年》中又有記載:

晉荀寅求貨於蔡侯,弗得。言於範獻子曰“國家方危,諸侯方貳,將以襲敵,不亦難乎!水潦方降,疾瘧方起,中山不服,棄盟取怨,無損於楚,而失中山,不如辭蔡侯。吾自方城以來,楚未可以得志,只取勤焉。”

這是最早的鮮虞稱中山的出處。據顧頡剛先生考證,鮮虞在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80年)至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約三十年間,逐漸強大,建立中山國號。

但是這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鮮虞和中山有直接的傳承關係,以至於現在史學界對鮮虞和中山的關係有兩種觀點。

一、戰國中山是春秋鮮虞的延續。這觀點認為戰國中山即非周之同姓,也非魏所別封,而是春秋時期白狄建立的鮮虞的延續。

二、中山並非是鮮虞的延續。這個觀點認為中山和鮮虞是當時並存的兩個白狄部落,鮮虞常年與晉國敵對,而中山依附晉國。所以才出現《左傳·定公·定公四年》中記載的“中山不服”的情況。中山在之後逐漸強大侵佔之前鮮虞的領地。

兩個觀點目前都有材料作為證據,但是兩者的證據都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而關於中山國的出處,目前又有三個不同的觀點。

一、周同姓說。這個觀點主要來自於《史記·六國年表》,周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集解》引徐廣曰:“周定王孫,西周桓公之子。”這裡徐廣加了一句中山武公是西周桓公之子。

但這其中有個重要問題是,當時周朝已經衰弱,不將武公分封在自己控制的周畿內,卻隔這燕趙將武公封在自己無法控制的中山,這就很可疑了。同時時間線上,和很多當時的歷史記載多有不吻合的地方。

關於這個觀點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古代中山地名很多,其中崇為周天子之邑,崇山有名中山,很有可能出現同周同姓的中山,而兩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二、魏分封說。這觀點認為公元前408年,魏文侯派遣大將樂羊進攻中山,《戰國策·秦策》:“樂羊攻中山,三年而拔之。”魏文侯滅中山後,將太子缶封為中山君,後又更立少子摯。之後中山復國,最終被趙所滅。

但這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魏國攻擊中山要越過趙國,那麼上述過程是很難實現的。所以《世本》記載:“中山武公居顧,桓公徙靈壽。”馬王堆出土《戰國縱橫家書》:“講而歸亦利,圍而勿舍亦利,歸息土民而復之,使如中山亦力。”那麼真相很可能是魏國根本沒有完全滅中山,而是佔據了中山南部大片土地,迫使桓公遷都靈壽。之後在趙國的幫助下,和魏國取得和議,在太行山東建立國家,所以《索隱》在《史記·樂毅傳》中說:“中山,魏雖滅之,尚不絕祀,故後更復國。”

三、白狄建國說。這種觀點認為,中山和鮮虞一樣都屬於漢化姬姓白狄,但是見國時間比較晚,所以遭到中原諸國的藐視。之前提到“中山不服”的就是中山,一個和鮮虞並列的國家,至少在公元前503年就存在。但是國家較弱,依附於晉國,後來在齊國的支持下背叛晉國,並逐漸吞併鮮虞,並在武公時建立了中山國,並逐漸強大起來成為千乘之國。

我綜合各種觀點,個人暫時是比較認可第三種的。將各種片段組織起來大概是這樣一個過程,中山是和鮮虞一樣的漢化白狄部落,只是一個和晉常年作戰,一個依附於晉。中山漢化程度非常高,崇尚儒家和墨家,以農耕為主放牧為輔,已經有了很高的文明與戎狄迥異,因此易被中原各國接受。

此後在齊國的扶持下,背叛晉國,吞併了鮮虞的全部土地,逐漸強大起來,最終在公元前414年由中山武公建立中山國。至於那是周王室衰弱,爵位只是一個過場而已,如楚國只是子爵,後來還不是以王自居。

在中山古墓群出土的鉞上銘文:“天子建邦,中山侯惟作茲軍斧,以敬厥眾”現在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天子建邦”就是指中山武公建國成為諸侯,另一種觀點認為,那是中山武公建立後,追封前代先祖,為自己臉上貼金而刻了這段話。

不管哪種情況,之後中山國逐漸強大,迎來了魏國的覬覦。公元前408年,魏文侯派樂羊借道趙國攻擊中山國。趙國出於河蚌相爭的目的,同意魏國請求。歷時三年,魏國佔領中山南部大多數土地,此時趙國出面調停,使得中山桓公得以在太行以東的土地重新建國,並立都靈壽。

此後中山國逐漸壯大起來,併成為千乘強國。戰國後期,周王室越發衰弱,各大諸侯國相繼稱王。為了對抗這些大國,中山不顧盟友齊國的警告,在公孫衍的斡旋下,前323年魏國、韓國、趙國、燕國和中山國結成聯盟,各國國君均稱王。

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盟友齊國,停止了對中山國的支持。看到機會的趙武靈王通過胡服騎射強盛趙國國力,最終在公元前296年,滅掉中山國。

中山國至今依然存在很多謎團,以上是本人根據目前相關文獻總結而成,很可能有錯漏,歡迎大家指正。至於中山國的真相究竟如何,估計只能等到之後更多的考古發現才能揭曉。

參考文獻:

1、《戰國中山國史札記》顧頡剛遺稿,顧洪整理·1981-05-01。

2、《戰國中山國若干歷史問題考辨》路洪昌 ·1987-12-27。

3、《中山國史雜考》何直剛 ·1985-06-30。

4、《試論中山國的族姓及有關問題》孫華 ·1984-08-28。


Rick潘維鏞




周朝邦國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左傳》等載中山國的屬國肥國、鼓國的國君為“子”;而侯國晉國的屬國趙、韓、魏在春秋後期才晉升為“子”。中山王陵出土的鉞上有銘文:“天子建邦,中山侯惟作茲軍斧,以敬厥眾”。說明中山國是周天子分封的侯國,為天子討逆。另外據《國語》記載,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太史伯答鄭桓公問話時談到,成周雒陽四周有16個姬姓封國,6個異姓諸侯國,還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蠻、東夷及西北的戎、狄國家或部落集團。中山國國君是姬姓,是16個姬姓封國之一,應屬周王室正統,根正苗紅。至於在春秋戰國時期,被中原諸國視為華夏的心腹大患,主要是因為中山國民是屬於戎狄族的鮮虞人。

中山王陵出土文物

中山侯獲周天子分封之後,把他的侯國封地賜分在燕晉之間。那裡的原始居民是來自北方的狄族鮮虞部落,稱為白狄。中山國建立之後,中山侯秉承周王室制度,把國民鮮虞人逐步教化,並使中山成為華夏化國家。據中山王陵出土的文物發現中山基本沒有“胡服騎射”或者遊牧民族的痕跡和特徵,跟當時的中原華夏諸國並無差異,甚至比他們的更繼承周室的華夏文化制度。這一點跟匈奴民族的起源有點相似,據《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只是中山往華夏化進變,而匈奴族往遊牧方式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是著名的“禮崩樂壞”的時代,諸侯國之間的混戰根本就沒有任何道義可言。中山與晉國相鄰,晉以及後來分晉之一的趙對中山的攻伐,說白了就是想吞併中山的地盤。把中山國說為戎狄,塑造成華夏民族的威脅,只不過是為了讓自己有個出師的旗號而已。另外一個是,中山國在歷代國君的治理下,到春秋時期,國力強盛,為面對周邊大國的欺壓,甚至發展到有戰車九千乘的兵力規模。這對於在當時國土尚不到晉國六七分之一的中山來說,是很了不起的。因此有對華夏威脅論的出現,也再正常不過,有如強秦,就被山東(崤山以東)諸國稱為外族。

我是羽菱君,一名歷史愛好者,個人觀點,不正之處敬請指出,羽菱君耳恭聽,歡迎互關,一起交流!


羽菱君


據文獻記載,中山國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白狄建立的國家,初名鮮虞,後來才改名為中山。

狄最早活動在陝西北部,後來漸漸東移,到了山西、河北一帶。春秋時狄的勢力頗強,它伐過邢國、晉國、鄭國,滅過溫國,還救過齊國,給中原地區以很大的震動。公元前七世紀的後半葉,狄發生了內亂,分裂為赤狄和白狄。後來白狄在今河北省西部一帶建立了鮮虞、肥、鼓三個國家。鮮虞故城名鮮虞亭,在今河北省新樂縣西南四十五里新城鋪;肥都肥累城,在今藁城縣西南七里;鼓以鼓聚得名,故城在今晉縣。公元前六世紀的後半葉,肥、鼓二國陸續被晉國滅掉,只剩下一個鮮虞。春秋末年鮮虞之名為中山國所取代。據《世本》說:“中山武公居顧,桓公徙靈壽”。“顧”在今河北省唐縣北。張曜《中山記》說:“城中有山,故名中山”。這便是中山國名稱的由來。

1974年11月河北省文物管理處在配合農田基本建設中,對平山縣三汲公社的古墓、古城進行了調查和發掘,證明該城址正是史籍中所記載的古靈壽城,是中山國的都城,古墓即是中山王墓。

以前我們對中山國知道得很少,文獻資料既不完整又不繫統。漢朝劉向在編訂《戰國策》時,著錄《中山策》九章,但對中山王的世系和名號也沒講清楚。司馬遷《史記》中寫了周、秦本紀和宋、衛、燕、楚、趙、魏、韓、齊諸世家,唯獨缺中山國。這次中山王墓出土文物極其豐富,特別是刻有長篇銘文的鐵足大銅鼎、夔龍飾銅方壺、銅圓壺及兆域圖銅板的發現,為我們研究中山國的歷史提供了重要資料。本來我們對中山王世系除武公、桓公以外,一無所知。中山王墓出土的文物,對了解中山國的世系有很大的幫助。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六年以後,中山被魏滅掉。魏文侯先封太子擊為中山君,後改封次子摯,摯死後子嗣為中山君,連續統治中山國二十多年。在這一段時期中,中山國進一步接受了華夏文化。從中山王墓出土器物上面的銘文也可以看出,中山國對儒家經典《尚書》、《詩經》等都運用自如,這表明中山雖是由白狄建立的國家,但它大量接受中原文化後,已和華夏族逐漸在融合。

魏滅中山二十多年之後,公元前378年,中山桓公又復國。這時中山國開始徙都靈壽。平山出土的鐵足大鼎銘文中稱:“先祖桓王、昭考成王,身勤社稷行四方,憂勞邦家”。足見桓、成時候,一心為國操勞,已為中山國的強盛奠定了基礎,可以說是中山國的鼎盛時期。對於中山國的疆域,史書中沒有明確的記載,《戰國策》和《史記》都說“中山之地方五百里”。據考古調查,由安新縣經徐水縣向西有一道夯築城牆遺蹟,相傳是燕國的長城,應是當時燕與中山的分界。中山國南部疆域,《史記趙世家》說,趙“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於房子”。又說:“王軍取鄗、石邑、封龍、東垣,中山獻四邑請和”。可知房子、鄗、石邑、封龍、東垣原來均為中山地。房子故城在今高邑縣西南,鄗故城即今高邑縣,石邑在今石家莊市西南,封龍在今獲鹿縣,東垣即今正定縣。可見中山南境應在今河北省高邑縣以南。因此中山國的疆域大致是北自現在的保定和滿城的南部,南至石家莊地區的南部。中山國的西界直至太行山,東邊達蠡縣、安平、深縣、新河、鉅鹿一線。公元前318年燕國發生了內亂,齊宣王乘機伐燕,一舉攻下燕都。這次中山國也派司馬賙率兵參加了討伐燕國的戰爭,結果開拓疆土“方數百里,列城數十”。

銘文中的司馬賙,就是司馬喜,因為他連任成、魯和好盜三代中山王的相,所以《戰國策》稱“司馬喜三相中山”。也正是因為馬司賙是個權勢很重的老臣,所以三篇銘文中都不得不一方面稱讚他的賢明和功績,一方面又要反覆告誡嗣子不要忘記燕國的教訓,嚴防燕國的事在中山重演。中山國鼎盛的時間並沒有多久,伐燕雖然取得了重大勝利,但畢竟弄得財庫空虛;同時,戰爭的勝利也使中山國驕傲輕敵,忽視防務。而另一方面,它的勁敵趙武靈王卻秣馬厲兵,實行軍事改革一胡服騎射,使國力大大增強。沒有過幾年,趙國就發動了對中山的大舉進攻。公元前302年趙破中山,中山君盜逃出去,死在齊國。後來中山又立新君尚,惠文王三年趙又聯合齊、燕把中山滅掉,遷中山君尚於膚施。中山國亡後,狄與華夏族進一步融合,以後狄族再也不存在了,它已經成了漢族的一個組成部分。


苦茶庵


答案是否定的,中山國是第一個被華夏化的戎狄國家,算得上是華夏文明同化歷史的開端。

中山國,因其國都中人城中有山而得名。

建立者為山武公,中山國發展大體分為戎狄->鮮虞->中山 三個階段。

戎狄階段,大體在今陝北綏德地區,逐漸轉移到太行山脈。

鮮虞階段是在滹沱河流域地區,周幽王八年,太史伯答鄭桓公時就提到:

成周附近有16個姬姓封國,6個異姓諸侯國,還有“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的南蠻、東夷及西北的戎、狄國家,其中就有包含鮮虞。

後中山立國,常年與晉國等中原國家交戰,一度被視為華夏民族大患,歷史上就有邢侯、晉侯抗鮮虞的記載。

後來,晉國大將樂羊、吳起等統帥軍隊,討伐中山國,在公元前前407年,佔領了中山國都,中山國第一次被滅。

後來中山桓公復國,休養生息,積極華夏化,逐漸國力鼎盛,時有“千乘之國”之稱,是僅次於戰國七雄的國家之一。

但在公元前296年,中山國再次被趙國所滅。

中山國遺址大體在今石家莊、靈壽、平山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