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 如果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个错误 ◯

TAOLU MUSIC

对于九十年代,我总有种莫名的情愫。

即便我只是打马而过,匆匆一瞥,前后不到五年的时光。而今,对于它的记忆,更是模糊得只剩下些许片影,却多了许多美好的幻想。

有人说,八十年代是灵魂故乡,九十年代是旧梦之眠。

我至今仍觉得,九十年代大概就是《恋恋风尘》中那个忧伤开满山岗的黄昏,充满诗意。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说到九十年代,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小柯。

高晓松曾在一个节目中称小柯是“当年音乐圈少见的全能天才”。

用他的话来说,榜上前十的歌曲,四首是小柯作词作曲,剩下几首也是小柯参与制作,弹钢琴、唱和音。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高晓松在节目中谈小柯

最近几年,小柯写歌写得少了,但其实从未停止过音乐创作——他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钢琴曲上。

小柯有一个微信公众号,几年前开始,他就在里面弹琴读诗。

低沉的嗓音配上他即兴创作的钢琴曲,不经意间,就让人沉醉在浓浓的诗意中。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早年间,小柯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在每一张发行的专辑中,就会附上几首钢琴曲,如《茫茫的北京城》、《大雪走了》,有人形容曲子有种大雪飘落的质感。

小柯有个诗人朋友赵野。父亲去世后的半年里,小柯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成日里只做一件事:弹琴读诗。

某日,小柯让赵野给他推荐几首好诗,赵野给他发了两首:柏桦的《唯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和米沃什的《礼物》。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小柯更喜欢后者: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

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

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

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熟读后,小柯坐到钢琴前,弹奏出轻柔舒缓的乐声。

他激动地对赵野说:“这是我读过最好的一首诗。”

自此以后,小柯便开始在公众号里弹琴读诗。每次读诗,他都要配上自己创作的钢琴曲。

小柯说,读诗让他平静并审视自我。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记忆中,小柯一直都是浪漫的,带着淡淡的忧伤。

有人说,我们所有的青春,都藏在高晓松的诗句里。其实,九十年代写青春写得动人的创作者,还有小柯。

第一次听小柯,是《想把我唱给你听》。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想把我唱给你听

趁现在年少如花

花儿尽情的开吧

装点你的岁月我的枝芽

那是2007年的夏天,小学毕业,第一次尝到别离的滋味,莽撞地跌入青春,在不知愁的年纪莫名感伤。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想把我唱给你听》音乐MV画面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爱上民谣,从陈绮贞、曹方到朴树、老狼、许巍,怀念起早已飘然远去的九十年代。

那时的小柯,写着“风吹着云儿散了,下雨的季节过了,花落的时候来了,想你的日子到了”,感叹着“为什么只有叹息才像是表达”。

在北京秋天的黄昏里怅惘“燕也去了云也散了杏花满天,终要飘向谁家庭院”,像个多情的诗人。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后来,少年在岁月的洪流中褪去青涩的模样,依然浪漫,只是忧伤变成了平静。

“当我轻轻地放下你,原以为可以就此而轻盈”,黑色镜框后的那双眼睛,染了些许风霜,却多了更多的故事。

小柯从不写故事,只写故事带来的情绪,盛宴落幕,青春散场,没有哭天抢地的悲恸,只有欲说还休的惆怅。

一曲终了,那愁绪却像春日里的细雨,千丝万缕,愈发绵长了。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北京这个城市,是艺术家的天堂。

四方城内,红墙绿瓦外,古老的大树投下斑驳的光影,你打墙下走过,似乎都能听到光阴流淌的声音。这座城市有着太多的故事,天生适合创作。

小柯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父母都是部队文工团的文艺工作者,父亲吹小号,也曾创作过两首音乐作品,母亲是歌唱演员。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在这样的环境下晕染十多年,走上音乐之路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小柯一开始想学钢琴时,父亲却是不同意的。

八十年代,小柯父母也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领着微薄的薪水,养着一家老小,过着简朴的生活。

钢琴对于他们而言,实在是太奢侈了。他的父亲也深知走艺术道路的艰辛,更希望儿子长大后能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

然而,夫妻俩最终还是拗不过,拿出仅有的积蓄给儿子买了架钢琴。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那时小柯十岁,有了人生中第一个理想——成为一名钢琴家。

父母买来琴后,他深知得之不易,练琴更是刻苦。

十二岁时,小柯参加了音乐学院的考试。那时他练琴不满两年,而在场的其他考生都是从三、四岁便开始练琴。

最后,小柯仅以一名之差落选,备受打击,甚至想要就此放弃。后来,还是在父母的鼓励下,重拾了信心。

小柯如今的成就,离不开父母对他的支持、关爱和鼓励。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小柯父母

父亲去世那天,小柯执意要参加晚上的音乐剧表演,周围的人都不理解,只有他的妻子未梦知道:“老爷子快出院的时候,念叨着要去看那个新戏。他这是要演给爸爸看。”

忆起父亲,小柯说:“我这一辈子没经历过什么痛苦的事,只有这一次,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悲伤。”

那个以前演戏总是哭不出来的他,现在动不动就能流下眼泪了。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进这个圈子前,小柯当了三年的老师。

高中毕业后,小柯被保送到了首都师范大学的音乐系。刚上大学时,小柯和朋友一起组建了一支摇滚乐队,但不久便散了。

后来,小柯迷上了爵士乐,开始写歌、学习编曲。大学毕业后,小柯就去了一所中学当音乐老师。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有一次,学生在课堂上捣乱,小柯没有生气骂人,只是走到钢琴前弹了首即兴曲。

整个教室瞬间安静下来,捣乱的学生也自觉惭愧停了下来,大家都被老师的才华所折服。

多年后,当年的学生忆起此事,依旧津津乐道。

后来,小柯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老师,便辞了学校的工作,专心于音乐创作。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1995年小柯签约红星生产社,正式涉足音乐圈,作为创作歌手的身份,发行第一张专辑《念来去》。

那时的小柯也是个胖子,专辑封面上的小柯戴着一副细框眼镜,穿着黑色的中山装,极是儒雅。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小柯专辑《念来去》封面

除了做个人专辑,小柯还参与了很多电视剧电影的配乐及歌曲创作。

早前有古天乐版《神雕侠侣》、《千秋家园梦》《将爱情进行到底》、《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后来有《将爱情进行到底》(电影版)、《大兵小将》、《心花路放》、《滚蛋吧肿瘤君》、《小王子》等。

此外,小柯还给王菲、陈奕迅、张学友、谭咏麟、林忆莲、萧亚轩、莫文蔚等众多歌手写歌。

他总能把繁复的音乐技巧春风化雨,作品旋律简单却抓耳,传唱度极高。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小柯和陈奕迅

小柯写歌很快,甚至被朋友打趣“上个厕所的功夫就能写完”。

作词、作曲、编曲、唱,他都行。他的第二张专辑《天色将晚》便是由自己担任词曲创作、编曲、键盘手、制作人。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小柯的第二张专辑《天色将晚》

他还成立公司,创办“小柯音乐学校”,培养新人。

高晓松说他是“全能天才”,不算是谬赞。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小柯和"小柯音乐学校"的学生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以前,小柯很固执。

2008年,他和林夕合作《北京欢迎你》时,一个要先拿词再谱曲,一个要先拿曲再写词,工作人员很是着急。

要是早几年,小柯一定不会妥协。2003年的一场车祸死里逃生,昏迷了44天后重新回到这个世界,小柯不再那么激烈了。

死过一次,就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仅剩的年岁里,该做些什么。

现在,小柯依然在探索音乐世界的更多可能。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他说,每个音乐人的最高梦想就是写音乐剧或者交响乐。

2007年,小柯开始接触音乐剧,做“小柯剧场”。有了剧场,他把家搬到了剧场旁。

这些年来,他陆续出了《稳稳的幸福》、《等你爱我》和《因为爱情》三部音乐剧。

初衷是:还音乐一个舞台。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音乐剧《稳稳的幸福》剧照

音乐剧小有成就,有公司陆续找上门来,要求投资拍摄成电影,本是赚钱的大好机会,但他并没有同意。

“人不是什么都可以做的,做好自己最擅长的就行了。我只做我特别感兴趣和我能够为之付出时间的事情。”

在很多采访中,小柯都强调:“我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做音乐有关的事。”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起初做音乐老师也好,后来签约红星专职从事创作也好,再后来成立音乐制作公司,做小柯剧场,办音乐学校,哪怕是现在读诗,也要用音乐帮衬。

从始至终,他都没有离开过音乐。

“你真的爱做这事儿吗?”这是小柯在面试剧场演员时,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也是这些年来,小柯一直坚守着的原则。

一直以来,他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在自己喜欢的音乐世界里,体验着各种各样的“玩法”。

有一次,未梦和小柯说,女儿在幼儿园问了老师一个问题: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是干嘛的?

小柯想了想回答说:“我们来这个世界就是为了玩儿。”

似是玩笑,却不得不让人羡慕。旁人费尽心思也不一定能做到的事,到了他这儿,就像玩一样。

作词、作曲、编曲、演唱、配乐、音乐剧……他不停地变着花样,探索自己身上更多的可能。哪怕是开公众号读诗,配乐也懒得找,索性自己配吧。

在音乐的世界,他有太多新奇的玩法,怎么玩都玩不腻。

玩得了通俗流行,亦做得了阳春白雪。只要和音乐有关,便没有他做不了的,而除了音乐,旁的他也不想做,不愿做。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他是最全能的音乐天才,亦是最痴迷的音乐圣徒。在这个匆忙纷扰的世界,他不紧不慢,悠哉游哉,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亦是最擅长的事。

写到这儿,我突然明白为何小柯说来这世上是为了“玩”。

人世匆匆,何不随心所欲,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好好“玩”一遭呢?或许这,才是“人生得意须尽欢”的真正含义罢。

被高晓松挖掘的他,原来是中国乐坛最全能的天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