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反間諜行動檔案:比爾·薩奇間諜案

新西蘭反間諜行動檔案:比爾·薩奇間諜案

新西蘭的反間諜機構安全情報局成立於1956年,在其歷史上,影響最廣的間諜案當屬1975年的比爾·薩奇間諜案,薩奇曾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主席、新西蘭工業和商業部部長,他被安全情報局逮捕並公開審判,是當時新西蘭社會上最為轟動的話題,最後由於證據不足,比爾·薩奇被無罪釋放,時隔四十年,隨著一批被克格勃叛諜帶出的絕密檔案曝光,此案卻又在掀波瀾,本篇檔案將還原比爾·薩奇間諜案的臺前幕後。

【作者簡介】:楊旭,現供職於國紀萬象信息情報研究院,長期關注全球情報機構及國際情報局勢。

新西蘭反間諜行動檔案:比爾·薩奇間諜案

比爾·薩奇在辦公室​

威廉·比爾·薩奇,1907年6月27日出生於英國紹斯波特(英國一座濱海城市),他的父母在其八個月大時,選擇了移居新西蘭。

1926年,比爾·薩奇從惠靈頓師範學院畢業,隨後開始了在尼爾森男子中學(新西蘭最古老的男子公立中學)的兩年教師生涯,在這期間,比爾·薩奇獲得了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的碩士和商業學士學位,他的父親是木匠,母親是裁縫,並且還有五個兄弟姐妹要養活,家庭並不富裕,這一時期,他當過郵遞員、農場工人、建築工人和理貨員,有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以及對底層民眾訴求有著深刻了解。

1932,比爾·薩奇獲得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為“新西蘭價格壟斷研究”,此後,比爾·薩奇遊歷了多個國家,與其他人走馬觀花不同的是,比爾·薩奇每到一地,都是去當地最貧窮的地方觀察窮人們是如何生活。

1933年,比爾·薩奇回到了新西蘭,此時的新西蘭受第十七次世界經濟危機影響,失業率屢創新高,薩奇的家庭也成了這其中的一份子,他的父母都失業了,薩奇不得不再次回到學校任教,在大蕭條時期的親身經歷,徹底改變了他對新西蘭和世界經濟的看法。

得益於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薩奇被新任財政部長戈登·科茨(新西蘭革新黨,曾任新西蘭總理,時任財政部部長、失業救濟部部長)看中,任命其擔任自己的私人秘書,1935年,當邁克爾·約瑟夫·薩維奇領導的工黨贏得選舉後,沃爾·特納什被任命為新一任財政部長,薩奇留任成為了沃爾·特納什的私人秘書,接連被兩任財政部長看重,使薩奇的經濟學知識得以學以致用,他密切參與了該時期國內外的經濟辯論,包括了銀行改革、價格保護以及進出口管制等措施的施行。

新西蘭反間諜行動檔案:比爾·薩奇間諜案

比爾·薩奇與家人

薩奇是新西蘭文化界和經濟界的活躍人士,由於自身的經歷及各國見聞,他的政治觀念比較偏左翼,他本人常參與左翼的書友會、俱樂部,更是新西蘭費邊社(主張通過漸進溫和的改良主義方式來走向社會主義)的引入者之一,1939年還參與出版了約翰·李極富爭議的《政治心理學》,這本書用了很長篇幅批判工黨領導人、時任總理的邁克爾·約瑟夫·薩維奇。

這一時期的各大學術期刊上經常能看到薩奇(通常使用假名)發表的對當前政治、經濟看法的文章,作為特刊出版的《新西蘭的貧窮與進步》(1941)、《在新西蘭探索安全》(1942),這兩本書的銷量達到了10萬冊,讓薩奇一時名震新西蘭,但這也他飽受新西蘭高層的非議,比如內政部副部長約瑟夫·赫南等人就認為這兩本書應該被鎖起來,時任總理的彼得·弗雷澤更是親自下令讓薩奇離開本屆政府,最後,薩奇選擇應徵入伍,在軍隊期間,薩奇成為了一名槍械教官,1944年,薩奇以經濟顧問的身份重返新西蘭政府,擔任供應和國內貿易部顧問,處理諸如對外貿易、價格調節等政策問題。

1945年,薩奇被調到聯合國,擔任善後救濟總署副署長,負責南太平洋地區署(駐地悉尼)的工作,從1947年直到1951年,薩奇作為新西蘭常駐聯合國(駐地紐約)代表一直在此工作,1948年擔任了聯合國社會委員會主席,1950年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主席,在聯合國工作期間,他為阻止種族歧視及建立獨立的國際公共服務作出了極大貢獻,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去留問題中,薩奇發揮了關鍵作用,成功的抵擋住美國要求關閉這一基金會的要求,可能正是因為在基金會時期,目睹了美國無理、霸道的活動,讓薩奇深深對冷戰兩大巨頭的美國深感失望。

當諾貝爾委員會在1965年將諾貝爾和平獎授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時,大家都認為這一獎項有一部分應該屬於薩奇和新西蘭。

新西蘭反間諜行動檔案:比爾·薩奇間諜案

比爾·薩奇

1951年,薩奇返回新西蘭,擔任工業和商業部部長助理,並於1958年升任工業和商業部部長。

在工商部部長任上,由於薩奇熱衷於推動新西蘭工業化及多元化發展,批評新西蘭過於依賴農牧產品,使得農業界人士對其深惡痛絕,雖然薩奇在此時通過價格保護、價格補貼及進口控制,讓新西蘭製造業、服務業等行業蓬勃發展,但還是於1965年被迫退休。

政治上失意的薩奇,受到了新西蘭文藝界的強烈擁戴,他同時兼任了惠靈頓建築協會及惠靈頓藝術委員會主席,作為一名極具個人魅力的領導者,他極大的推動了新西蘭文藝發展。

新西蘭反間諜行動檔案:比爾·薩奇間諜案

比爾·薩奇與新西蘭總理諾曼·柯克

1973年,薩奇被任命為新西蘭伊麗莎白二世藝術委員會(現名創意新西蘭,是新西蘭文藝界最高指導單位)主席,此時的薩奇除了為之前出版的書做修訂,還熱衷於運用自己的經濟學知識為各行各業提供解決辦法。

對薩奇來說,退休後的生活並不乏味,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1974年,薩奇與蘇聯駐新西蘭(駐地惠靈頓)大使館的一等秘書迪米特里·拉茲戈維諾夫進行了幾次會面,根據薩奇的日記及安全情報局的監控檔案,兩人會面的地點有卡洛里區的一家郵局門口的公眾場所、距離安全情報局100米外的公眾場所以及最後一次見面是在一家公園,此時薩奇已經處於新西蘭安全情報局(SIS)的監控之下,當薩奇與拉茲戈維諾夫分別後,安全情報局突然出現並逮捕了薩奇。

新西蘭反間諜行動檔案:比爾·薩奇間諜案

逮捕現場

安全情報局等到兩人分別後才進行逮捕,而不選擇情報機關慣常的人贓俱獲,是根據安全情報局的監聽顯示,在被監控期間,並沒有監聽到能證明薩奇出賣任何情報的信息,是以只得期盼薩奇被捕後會跟他們合作,交待出其充當克格勃間諜的一切。

新西蘭反間諜行動檔案:比爾·薩奇間諜案

​蘇聯大使館一等秘書拉茲戈維諾夫

但薩奇聲稱他跟拉茲戈維諾夫結識,是通過新西蘭以色列之友協會介紹,兩人討論的是以色列問題,完全不涉及到其他。

此時,薩奇被新西蘭安全情報局逮捕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新西蘭的各大圈子,安全情報局騎虎難下,最後只得以1951年頒佈的《官方保密法》(1983年廢止)中的相關間諜條款為依據,向薩奇提起公訴,而罪名是向蘇聯傳遞未指明信息,這個罪名很奇怪,簡單來說就是薩奇獲得了政府的敏感情報,並將其賣給了克格勃,但具體出賣的是什麼情報以及相關證據,安全情報局一樣也沒有,薩奇是唯一一名被《官方保密法》(1951年頒佈,1983年廢止)中的間諜條款起訴的新西蘭人。

新西蘭反間諜行動檔案:比爾·薩奇間諜案

比爾·薩奇與妻子、律師前往法庭途中

1975年2月,這場備受矚目的審判佔據了新西蘭的各大媒體,儘管在審判一開始,法官就暗示陪審團“官方(既新西蘭政府及新西蘭安全情報局)......不必提供直接證據,證明被告獲得了什麼信息”。即使法院已經向檢方做了最大的傾斜,五天後,陪審團宣告比爾·薩奇無罪。

1975年9月,在薩奇的第一個外孫出生後不久,薩奇感到身體不適,並最終於9月28日去世。

在比爾·薩奇去世後,人們紛紛向他致敬,稱他是“新西蘭的驕傲”、“新西蘭最有遠見的經濟學家”。

《新西蘭人物詞典》、《國家建造者》、《新西蘭通史》中,都有著關於他的獨立篇章。

儘管薩奇最終被判無罪,社會上也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但他的被捕和審判,還是讓他的一生蒙上了陰影。

新西蘭反間諜行動檔案:比爾·薩奇間諜案

參與薩奇間諜案的安全情報局官員貝內特

對於薩奇到底是不是克格勃間諜,新西蘭各界存在著各種猜想,爭論也從未停歇,當時參與對薩奇進行監控的安全情報局官員基特·貝內特,在其出版於2006年的回憶錄中堅稱薩奇是克格勃間諜,但並未透露舉報薩奇的消息來源或者安全情報局是如何發現薩奇是克格勃間諜的。

2008年,安全情報局依據法規,解密了47份涉及薩奇間諜案的相關檔案,筆者在研究這些檔案時,發現安全情報局在1974年的一份名為“目標評估”的檔案中,清楚的寫明:“我們已積累了6份關於目標人物(比爾·薩奇)的檔案,這些文件涵蓋了其出生至現在66年的時間,通過這些檔案,我們無法證明他有間諜嫌疑”

新西蘭反間諜行動檔案:比爾·薩奇間諜案

執行任務的新西蘭安全情報局特工

值得注意的還有當時作為司法部首席調查官的蓋伊·鮑威爾爵士,在1976年一份向政府彙報的絕密檔案,其內容指出安全情報局曾對薩奇的辦公室進行過竊聽,並指使特工對辦公室進行了盜竊活動,而這屬於非法的,這份報告後來在新西蘭引起了關於安全情報局程序違法的新討論。

最新的一份證據發佈於2014年,來源是英國劍橋大學克里斯托弗·安德魯教授(安德魯是叛逃英國的前克格勃檔案館館長米特羅欣的合作者,兩人共同對被米特羅欣偷走的數十萬份克格勃檔案進行研究),在一份來自蘇聯駐新西蘭大使館的檔案,這份檔案是關於一名代號“毛利人”的克格勃間諜,檔案記載,這名間諜出生於1907年,擁有博士學位,並於1965年退休,這名間諜是在1950年被克格勃招募,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細節上清楚表明了這個人就是比爾·薩奇。

新西蘭反間諜行動檔案:比爾·薩奇間諜案

海倫·薩奇

比爾·薩奇的女兒海倫·薩奇對此不以為然,她說“眾所周知,因為受到上級壓力的原因,克格勃的特工會將跟他們有過任何接觸的人寫進檔案,並宣稱這個人被我招募了”

聽上去似乎也有道理,畢竟間諜給上級的報告,跟公司職員的報告,本質上一樣的:它們的目的都是為了給老闆留下深刻的印象,證明下屬工作的效率和價值。

有時候間諜在壓力之下,確實會虛構自己的戰果,以維持自己在老闆眼中的形象。

新西蘭反間諜行動檔案:比爾·薩奇間諜案

新西蘭安全情報局官員基特·貝內特

安全情報局官員基特·貝內特如此評價這份檔案的,他說“比爾·薩奇是個很聰明的人,他永遠不會向克格勃傳遞類似軍事計劃、武器裝備這樣的情報,他會認為他所提供的是最符合我們(新西蘭)的利益的,我們不必譴責他,但我們應該承認發生了什麼。”

新西蘭反間諜行動檔案:比爾·薩奇間諜案

​新西蘭安全情報局局長瑞貝卡·基特里奇

薩奇是一個複雜的人,由於薩奇早年的經歷及見聞,他的思想確實更傾向於左翼,但他是個很開放的人,他的朋友遍佈各個黨派,政治觀點各不相同,他包容並蓄,薩奇是個民族主義者,他的一生都希望看到一個經濟強大和社會公平的新西蘭,並且在經濟和政治上不受殖民地關係(英國)影響的新西蘭。

筆者在對比爾··薩奇間諜案進行研究期間,曾與幾位新西蘭的朋友聯繫,以探尋今日新西蘭對比爾··薩奇的看法,這幾位朋友分屬新西蘭各階層,有的人認為,薩奇是克格勃間諜,有的則正相反,但他們對比爾··薩奇驚人一致的一點看法是,即便薩奇是一名克格勃間諜,他也從未對新西蘭的政治和經濟生態進行過破壞,相反,正式由於他的遠見卓識,才為今日的新西蘭奠定良好的經濟基礎。

或許正如前新西蘭總理華萊士··羅林對薩奇的評價“他經常引起爭議,但更多的時候,他對新西蘭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真正的貢獻”

【作者簡介】:楊旭,現供職於國紀萬象信息情報研究院,長期關注全球情報機構及國際情報局勢。

參考文獻:

新西蘭國家檔案館(Archives NZ)解密檔案

新西蘭安全情報局(SIS)解密檔案

國紀萬象信息情報研究院資料中心

《Bill Sutch Biography》,New Zealand history

《Spy》,Kit Bennetts, Random House,2006

《Spies and Revolutionaries》,Graeme Hunt,Reed,2007

《KGB used passports from NZ》,Phil Kitchin,stuff,2014

《Soviet documents》,Joseph Fitsanakis,Intelnews,2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