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會被收購,電商格局塵埃落定,消費者福兮?禍兮?

12月18日,騰訊、京東宣佈聯手入股唯品會,三方將建立深度的戰略合作聯盟。唯品會將與騰訊在微信平臺上展開全面合作,與京東在品牌聯盟合作、流量聯盟合作等。


唯品會被收購,電商格局塵埃落定,消費者福兮?禍兮?

據瞭解,京東曾試圖獨自收購唯品會,卻被阿里半路截胡,致使騰訊不得不出手相助,最終與京東共同入股唯品會。電商界分別排名第二、第三的京東和唯品會進行合作的這件“大事”,讓身為電商“王者”的阿里也不淡定了。雖然最終攪局沒讓唯品會被收購,可騰訊、京東、唯品會三者的深度合作也已形成事實。

戰火燃燒了多年的電商平臺中,騰訊、阿里佈局清晰,電商格局真的塵埃落定了嗎?

唯品會站隊騰訊後,兩大巨頭在國內電商平臺的佈局也逐漸完成。用戶量較大的電商平臺大部分都已接受騰訊或阿里的投資,也有不少創業者選擇“賣身”巨頭以尋求發展,電商市場幾乎被兩大巨頭瓜分殆盡。

以下是兩大巨頭在電商界的佈局。

騰訊戰隊:京東、唯品會、拼多多、一號店、美團大眾點評、58

阿里戰隊:淘寶、天貓、蘇寧、天天特價、聚划算、餓了麼、閒魚

電商平臺大戰已經進入了尾聲,目前也只有聚美優品和噹噹仍未站隊,處於中立狀態。可聚美和噹噹一個業務、資金存在極大問題,一個正隨時準備出售,均不足以構成威脅。

目前電商格局已塵埃落定,電商行業正式進入“AT時代”。

AT時代,對消費者而言,福兮?禍兮?

馬化騰在月初參加《財富》全球論壇時曾表示,和阿里巴巴可能十幾個地方都有競爭,這種競爭前所未有地激烈,但也有好處。

唯品會被收購,電商格局塵埃落定,消費者福兮?禍兮?

從產品上來講,兩大巨頭在競爭過程中不斷吸收“同盟者”的精華,進而完善平臺、增加場景,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從行業上來講,騰訊、阿里為了競爭,不可避免的對整個電商行業進行清掃、整合,進而將電商這個行業體系化、流程化、標準化、規模化,掃除行業中的不良現象,推進行業發展;

對於消費者而言,巨頭競爭不僅意味著在兩家打價格戰時,有更多的羊毛可薅,消費者進入各大電商平臺也更加方便,QQ、淘寶兩個賬戶就能遊走電商世界。

唯品會被收購,電商格局塵埃落定,消費者福兮?禍兮?

良性的競爭的確可以帶來如上幾點好處,但如果雙方為了資本利益最大化,保持資本穩定運行,在所謂的競爭中玩“默契”,形成寡頭壟斷市場的一個格局,騰訊、阿里在中國的電商行業處形成一堵“牆”,沒有任何第三方可以涉足於此。那麼到時候,不僅消費者會處於極為被動的地位,更會給整個電商行業帶來不可逆的傷害。如果電商行業形成寡頭壟斷的局面,那麼就離死不遠了。

雖然目前騰訊、阿里在電商行業的競爭格局已塵埃落定,但還是希望兩大巨頭能互不妥協,拼個你死我活,千萬不要打默契牌,不然不僅消費者利益會受到極大損失,整個行業的生態也會遭受到致命的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