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滴灌技術如何在旱季大顯神威!每畝節水100立方米以上不再困難

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科技農場】,獲取更多三農最新熱點資訊!

大家都熟知,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灌溉用水量一直居於世界前列,總用水量4000億立方米左右,加上其他農業用水,估計佔到全國總用水量的80%。但目前我國農業灌溉設施都不甚健全,真正被作物利用的還不到30%,水資源嚴重浪費。小編覺得如何在水資源短缺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資源是目前現代節水農業的當務之急!近日,小編拜訪了多位經驗豐富的“節水專家”來探究節水滴灌技術,並連夜總結出來。不敢私藏,拿出來供各位看官品鑑:

一、滴灌技術相比傳統溝灌的優點:

1、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真正實現了水肥同步!

滴灌屬全管道輸水和局部微量灌溉,水的利用率高,可達到90%,相比傳統的溝灌能使水分的滲漏和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平均每畝節水在100立方米以上;澆灌可結合施肥,即把化肥溶解後灌注入灌溉系統,肥料直接到作物根系層,實現水肥同步!可節省肥料施用量,還減輕農用化學物質的汙染。

2、能夠保持土壤結構,減少板結。

一般傳統溝、畦灌的灌水量較大,使土壤受到較多的沖刷、壓實,若不及時中耕鬆土,就會導致嚴重板結,通氣性下降;而滴灌屬微量灌溉,水分緩慢均勻地滲入土壤,對土壤結構能起到保持作用。

看滴灌技術如何在旱季大顯神威!每畝節水100立方米以上不再困難

3、品質提高,節省人力!

由於應用滴灌技術減少了農藥的施用量以及病蟲害的發生,可減少汙染,明顯改善產品的品質;還可採用全自動控制系統,不需要人直接參與,通過預先編制好的控制程序和根據反映作物需水的某些參數,可以長時間地自動啟閉水泵和自動按一定的輪灌順序進行灌溉。

看滴灌技術如何在旱季大顯神威!每畝節水100立方米以上不再困難

二、滴灌系統的組成及分類:

滴灌系統一般由水源、首部樞紐、輸配水管網和灌水器四部分組成,滴灌系統根據不同的作物和種植類型,可分為以下幾種。農民朋友可要根據自家作物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哦!

看滴灌技術如何在旱季大顯神威!每畝節水100立方米以上不再困難

1、 膜下滴灌:

即在滴灌帶或滴灌毛管(詳情見 表1)上覆蓋一層地膜,能夠使土壤中有限的水分循環於土壤與地膜之間,減少作物的棵間蒸發。據測試:膜下滴灌的平均用水量是傳統灌溉方式的12%,是一般滴灌的70%;

2、 固定式:

像蔬菜、果樹、葡萄等作物,可將全部管網安裝好後不再移動,這種屬於固定式滴灌系統;

看滴灌技術如何在旱季大顯神威!每畝節水100立方米以上不再困難

3、半固定式:

這種半固定式是將系統的幹、支管道固定好,毛管是可以移動的,澆灌時,灌完一行後可再移至另一行進行灌溉,提高毛管利用率,適用於寬行蔬菜與瓜果等作物。

看滴灌技術如何在旱季大顯神威!每畝節水100立方米以上不再困難

最後小編還要給大家提個醒:“滴灌時水質要求嚴格過濾,必要時還需經過沉澱和化學處理。灌水器的堵塞是當前滴灌應用中最主要的問題,如遇堵塞,應及時疏通!”

如果您正在為作物水資源利用率太低而發愁,而剛好又對滴灌技術感興趣!但願小編的這篇文章會對您有所幫助。大家有什麼問題或好的見解,留言評論區每天24小時會為您敞開!隨時歡迎哦!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科技農場。

文案/李驥

圖/網絡

看滴灌技術如何在旱季大顯神威!每畝節水100立方米以上不再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