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弱秦是如何走向強盛的?

陳嗣謙


說起戰國時代秦國如何一步步崛起並最終一統華夏,我們可能最先想起的就是商鞅變法。賈誼在《過秦論》中言之鑿鑿“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從秦始皇嬴政往前倒推五代君主分別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莊襄王,以此觀之賈誼也認為:秦之崛起始於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其實秦國的崛起之路早在商鞅變法前就已起步。

公元前415年秦靈公逝世,本來太子嬴師隰理當繼承秦國君位,不料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靈公的叔父悼子以嫡子年幼,便奪位自立為國君,即秦簡公。太子嬴師隰和母親一起被流放隴西河谷,這年嬴師隰只有五歲,他還不明白權力對他而言意味著什麼,他以為自己回和母親一起在隴西河谷平靜度過餘生。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隨著嬴師隰的日漸成長,秦簡公對他的擔憂也與日俱增,於是秦簡公決定派出殺手斬草除根,嬴師隰被迫隱姓埋名四處流亡。昔日的國君之子卻淪落為一個流亡者不能不令人感嘆世事無常。

嬴師隰十歲那年感覺自己在秦國再也待不下去了,因為他時刻都有生命危險,於是逃到東邊的鄰國魏國,此後他在魏國經歷了29年的流亡生涯。此時的魏國正是霸業鼎盛時期魏文侯重用李悝、吳起、西門豹等人,推行中央集權,以法治國,國力強盛,奠定此後魏國長達百年的霸業。魏國名將吳起打造了精銳的魏武卒並率領這支鐵軍於魏文侯三十八年(公元前408年)擊敗秦軍,完全奪取秦國早在秦穆公時期佔有的河西之地(在今陝西境內,黃河與洛水之間的大片土地)。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此時的秦國朝政被世家大族把持,甚至連國君的廢立也是由世家貴族做主。在被吳起重創後秦國只佔有隴山以東、洛河以西、秦嶺以北的渭河平原,土地狹小。在魏國咄咄逼人的攻勢面前,秦國幾有滅亡的危險。

魏國變法後欣欣向榮的局面和秦國的亡國之危都沒能逃過嬴師隰那雙銳利的眼睛,也許在這段流亡歲月中他就已經開始思考秦國未來的出路了。魏國方面則將嬴師隰視為自己手中的一張好牌——畢竟他是秦國的前太子,這一身份如果運作得當將大大有利於魏國的霸業,因而魏國給嬴師隰的待遇很優厚。這使嬴師隰得以一方面研究學習魏國的強國經驗,一方面密切注視秦國國內的局勢。

秦簡公十六年(公元前400年)秦簡公去世,其子秦惠公即位。秦惠公十三年(公元前387年)秦惠公去世,其子秦出子即位。秦出子即位時年僅兩歲,故由其母主持朝政。由於秦出子的母親重用她的親戚和身邊的宦官,這使得她和秦國的世家大族勢力矛盾日深。秦出子的母親為籠絡人心,賞賜過多,使秦國的國庫空虛,不得不加重稅率以增加國庫收入,引起地主和自耕農的強烈不滿。一時之間秦國上上下下怨聲載道。

秦出公元年(公元前386年)魏國當時的國君魏武侯派人告訴嬴師隰:魏國要支持他歸國奪回本應屬於他的秦國君位。嬴師隰並沒對此事立即表態,因為他明確知道魏武侯支持自己歸國的用意:魏國善待自己將近三十年,此前一直沒有提出要送自己歸國,本意就是要把自己留在刀刃上使用。而此時魏國所處的國際環境險惡,正是要利用自己的時候。嬴師隰雖然有強烈的歸國執政願望,但他知道:秦國與魏國是死敵,如果是魏國送他回去,自己肯定不會受到秦國人的歡迎——弄不好秦國街頭會有人拉起橫幅,上書“打到魏帝國主義的傀儡走狗嬴師隰”。另一方面由於自己是在魏國支持下才取得政權的國君,必然要受到魏國的制約,而對秦國不利。

嬴師隰不願做有損於秦國利益的事,但與此同時他也知道自己不能拒絕魏武侯——否則他將永遠喪失回國執政的機會。甚至情況可能會演變得更糟:秦國和魏國本來就是死敵,魏國的反秦思潮一直有極大的市場,自己之所以受到魏國的禮遇,完全是因為自己對魏國而言有利用價值——這利用價值就是利用自己在秦國殘存的影響力擾亂秦國而使魏國坐收漁利;如果拒絕魏武侯,自己就成為對魏國沒有價值的人,那麼魏國很有可能會選擇將自己送給實際執掌秦國朝政的秦出子母子以緩和魏秦關係,而這對嬴師隰而言幾乎就意味著死亡,而且不僅僅只是他本人的死亡,連同他的家人和追隨者都會被斬草除根。嬴師隰思考再三後對魏武侯的使者說:“非常感謝貴國君侯和先君這些年來對我的照顧,我不願君侯再為我而分散力量。我打算自己獨自歸國,對魏國的護送之意我心領了。”

魏武侯得到嬴師隰的答覆後很是高興:嬴師隰只要一回秦國,自己擾亂秦國朝政以便渾水摸魚的目的就實現了,至於秦出子母子和嬴師隰之間的政治鬥爭誰勝誰敗與魏國都沒多大瓜葛——如果秦出子母子得勝就說嬴師隰是被魏國驅逐回秦國的,藉以緩和魏秦關係;如果嬴師隰獲勝就以魏國曾收留過嬴師隰為名進行領土和政治上的訛詐。高興之餘的魏武侯贈給嬴師隰車馬和大量金銀珠寶並問他何時啟程,到時好為他餞行。嬴師隰說至少得需要一年,到時定向魏武侯辭別。魏武侯雖然不是很高興,但還是禮貌地與嬴師隰道別。此前嬴師隰也曾想過利用秦國的內政不穩奪回君位,但他不願意接受魏國的幫助,受魏武侯的擺佈。魏武侯的建議讓嬴師隰既不能接受,也不能拒絕,反倒迫使他立即開始奪權的準備活動——因為再不行動,一旦自己對魏武侯失去利用價值,難保魏武侯不會扶植秦國的其他公子建立一個親魏國的傀儡政權。

嬴師隰雖因政治鬥爭的緣故被迫流亡異國他鄉並曾屢次險遭殺身之禍,但即使在他落難流亡之際身邊也一直有一群忠實的部下跟隨。在追隨嬴師隰的人當中不乏能力傑出的,嬴師隰讓他們悄悄潛入秦國聯繫與秦出子母親不和的大臣,在民間散佈公子連(聯繫與秦出子母親不和的大臣,在民間散佈公子連(嬴師隰離秦之前的小名叫連,他是秦國公子,所以秦國人一般管他叫公子連)要回國實行新政的消息要回國實行新政的消息。然而光散佈消息是沒用的,任憑你空口白牙說得天花亂墜也收買不到能為自己賣命之人。事實上嬴師隰對魏武侯那番虛與委蛇成功對其進行了戰略忽悠,在收到魏武侯送來的資金後嬴師隰一點也沒浪費——全部用來交接豪傑義士,暗中爭取秦軍的將領。我們要知道魏武侯何許人也?那可是當時的天下霸主,打得秦國幾乎亡國的主,能沒兩把刷子嗎?嬴師隰能成功對其進行戰略忽悠,也算是老謀深算的老狐狸了。

很快嬴師隰派到秦國的間諜們傳回消息:秦國人對當年公子連君位遭叔祖秦簡公奪走的遭遇都很同情。秦簡公在位期間秦國朝政腐敗,國力羸弱,丟掉河西地,秦人對秦簡公都很有怨言。秦簡公之子秦惠公在位期間秦國沒有什麼作為,只能自保。秦惠公死後兩歲的兒子秦出子即位,秦國更是進入到秦出子母親執政的混亂局面。秦人對秦國的這種危險狀況都很擔憂,希望秦國能夠出現一位有作為的君主,帶領大家走出困境,重現春秋時代穆公稱霸時的強盛。秦國許多大臣不滿秦出子母親重用本家親屬的做法,願意配合公子連推翻秦出子母親的統治。秦國的自耕農和地主在聽說公子連要回國實行新政後都盼著公子連的早日歸來。

經過一年的籌劃嬴師隰覺得時機成熟,便準備動身。在與魏武侯辭別時公子連與魏武侯盟誓:嬴師隰感謝三十年來魏國對自己的盛情款待,如果自己成功地奪回君位,秦國保證在魏武侯在世之時不與魏國為敵。這個誓言讓魏武侯很不舒服。秦出子二年(公元前385年)秦國庶長改在河西迎立嬴師隰為君,是為秦獻公。秦出子母親得知後命令軍隊前去消滅秦獻公一夥。這支軍隊的將領早已被秦獻公收買,在路上說服手下人,前去迎接秦獻公。沿途聞訊而來迎接秦獻公的秦國百姓很多,秦獻公在這些人的簇擁下進入秦國的都城雍城(今陝西省寶雞市),殺死秦出子和他的母親,奪回君位。

就這樣秦獻公這個輾轉流亡三十餘年的老太子終於回國繼承國君之位,然而他所面對的局勢是無比兇險的:秦國在失去河西之地後實際上東部天險關隘盡失,這意味著魏軍隨時可以再打進來。而秦國的世家大族勢力既然能擁立秦獻公推翻秦出子母子,自然也有實力推翻秦獻公。與此同時由於被魏國死死封鎖,秦國失去了和中原各國交流的渠道,日漸被中原諸侯視為西戎蠻夷,被排斥於諸侯會盟體系之外。這一切在秦獻公看來:都是應當改變,也必須改變的。問題是他用了什麼辦法來改變這一切呢?

流亡在外三十餘年的秦獻公終於得以回國繼位,然而他面對的是一個內憂外患的局面,他必須思考破局之道——破局之道說起來簡單做起了難,那就是變法改革。這點早在他還在魏國流亡時就已看得一清二楚:身處變革的時代如果拒絕變革就只會被時代淘汰。客觀而言:秦國的改革並非始於秦獻公,而是始於他的政治對手——昔日的秦簡公,只不過秦簡公的改革涉及的領域並不廣泛,也沒起什麼效果。

秦簡公六年(公元前409年)簡公令官吏帶劍以防身,這是秦國革新禮制的一大措施;次年又允許百姓帶劍。在此之前的秦國只有貴族才有佩劍的資格,簡公希望以此塑造秦國百姓的尚武風氣,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這項改革措施對打造後來秦國那支虎狼之師起到了一定作用,不過至少在簡公在世時看不出有多少成效。秦簡公七年(公元前408年)開始“初租禾”改革——上承認了土地佔有者對所佔土地擁有所有權,使大批佔有私墾田地的地主和自耕農成為土地的合法主人。對這兩項改革秦獻公不僅進行了繼承,而且更加深化。

此前秦國的土地都是世家貴族的封地,農民其實都是為世家大族耕種的農奴,隨著“初租禾”改革的推行,在秦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小地主和自耕農。在秦獻公看來:這些人就是自己和世家貴族勢力抗衡的最強有力的工具。於是“初租禾”制度得到進一步貫徹:秦國以法律形式鼓勵百姓開墾荒地並保障百姓對自己所開墾土地的所有權,這對當時的老百姓而言絕對是一項親民政策——畢竟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秦獻公利用這一政策既獲得了小地主和自耕農的支持,又削弱了世家貴族的勢力。公元前378年秦獻公又開始推動市場管理的改革——對工商業徵收新稅,推動秦國商品市場的發育,同時也為秦國的財政收入開闢了新稅源。

另一項改革措施也直接令下層人民歡欣鼓舞:秦獻公元年(公元前384年)秦獻公廢除自秦武公起秦國實行三百多年的活人殉葬制度。殉葬制度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最殘暴最無恥最不人道的制度(沒有之一),當然客觀的說:秦獻公之所以廢除殉葬制度不是因為他對殉葬的奴隸有多少同情之心,而是出於他變法強秦的整體規劃——春秋戰國爭霸其實說穿了就是要做到以下四點“地能盡其利,地盡其利,貨盡其流,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所謂地盡其利就是土地得到最大的利用——用單位面積的土地獲得更高的糧食產量;所謂貨盡其流就是貨物在市場上自由流通交換;物盡其用就是物品的使用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而沒有一絲一毫的閒置浪費;所謂人盡其才就是各種各樣的人都能在適合自己的位置上發揮自己的才能,沒有人才被埋沒的現象。這其中人是最寶貴的,因為任何事都必須由人來完成。但無論其出自何種目的,廢除殉葬制度總歸是歷史的進步——對秦國的底層民眾而言:僅僅憑藉下放土地、廢除殉葬這兩項制度秦獻公就應該是他們心目中最傑出的統治者;齊桓、晉文雖是一代霸主,可說到底和百姓有何干系?與廢除殉葬同時進行的還有鼓勵生育的措施,藉以增加秦國的青壯年勞動力和兵源。

第三項改革措施其實也是大大有利於秦國民眾的——《大秦帝國》中告訴我們:商鞅變法之前的秦國是由世家貴族把持的,平民子弟即使立下功勳也無法晉升。其實秦國曆史上真正第一個提拔平民子弟入朝為官的是秦獻公。秦獻公敏銳意識到:隨著土地所有權的下放,新興的小地主和自耕農階層的實力將日益壯大並將逐漸成長為自己和世家貴族抗衡的有力工具。遺憾的是秦獻公時代世家貴族勢力依然強大,他只能憑藉自己作為國君的權力提拔一部分自己中意的平民子弟,還沒能像商鞅變法之後那樣建立完全以軍功授予爵位的制度體系。

第四項改革措施是於公元前379年效仿楚、魏等國早已實行的縣制——把蒲、藍田、善、明氏等邊境地區改建成縣,由自己直接掌握,派官吏代表自己進行管理。武王伐紂創建西周王朝之後實行分封制:當時實際上是進行層層遞進的分封——周天子將土地分封給諸侯國君,諸侯們的封地稱之為國;在諸侯國內部又將國內土地分封給本國的貴族大夫,稱之為家,也就是說這個時代只有貴族才有家,生活在貴族封地上的百姓都隨貴族一個姓,至於奴隸本身就是主人的私有財產,談什麼家呢?春秋時代楚武王率先打破這一慣例——在楚國境內設立由國君直接通知的縣,而不是貴族封地,這實際上日後秦始皇推行郡縣制的雛形。到秦獻公時期楚、魏等國早已實行縣制多年,秦國卻依然還是各家貴族勢力割據的狀態。除了設立由自己直接統治的縣之外,秦獻公又放出了一個打擊貴族勢力的大招:秦獻公十年(公元前375年)秦獻公對秦國的基層管理單位進行重新編制——把把五戶人家編為一伍,農忙時互相幫助,農閒時進行軍事訓練。如果有人犯法,實行連坐。因而人人自危,互相監督,秦國的社會治安明顯好轉。然而秦獻公的著眼點並非完全是為了維護秦國的社會治安,更重要的是讓這些百姓牢牢樹立起國法的概念,讓他們明白:自己首先是國君臣子,而不是哪家貴族的家奴。

秦獻公取得政權後就埋頭改革、勵精圖治,不參與其它國家之間的爭鬥,秦國的國力漸強,人口也增加不少,軍隊的軍事素質有很大的提高,秦人對恢復秦穆公時的榮耀也越來越強烈。對於秦獻公的一系列改革,秦國的新興地主十分支持,而奴隸主卻越來越有意見。奴隸主獲取土地的主要方式是靠國君的封賞,地主獲取土地的主要方式是靠開墾荒地和購買。秦獻公的政策無疑是支持地主經濟,而秦獻公本人很少將土地賞給貴族。秦國的奴隸主們受到很大的抑制,其中一部分人轉化為地主,採取地主經濟的生產方式,秦獻公對這些人的做法很支持。但畢竟秦國的奴隸主勢力是一個傳統勢力,尤其是在秦人早期活動的中心——秦國的西部依然很強大。奴隸主控制的西部與新興地主控制的東部的矛盾越來越大。這主要是因為秦國的土地數量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而使他們對現有土地進行爭奪。當然還有對權力的爭奪。儘管對於土地和莊園的經營,奴隸主明顯不如地主在行,但他們對土地的渴望卻是同樣強烈的。秦獻公決定用戰爭來轉移緊張的國內矛盾,搶奪鄰國的土地來緩解國內對土地的強烈需求。秦人對與中原的交流有著強烈的願望,這也是秦獻公一直就有的夢想。實際上此時的秦獻公並不打算完全拋棄秦國舊日奴隸主貴族階層,而完全依賴於新興的小地主和自耕農階層,而是希望在兩派之間搞平衡以維持自己的統治——畢竟他主要是靠奴隸主貴族奪得政權,卻在奪取政權後又要靠地主和自耕農的支持來變法圖強,所以他也不希望奴隸主和新興的地主、農民之間徹底撕破臉。然而秦國國內的土地開墾已近飽和狀態,在那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年代秦獻公沒有多餘的土地來安撫兩派了,那就只有把目光轉向國外——靠奪取別國土地來緩和國內矛盾。

秦獻公十九年(公元前366年)秦獻公見韓、魏兩國威脅周天子,便決定以此為藉口,起兵勤王。秦軍在洛陽打敗韓、魏兩軍,得到周天子的讚賞,秦國的國際地位明顯提高,秦人彷彿看到往昔的榮耀,國內的注意力轉向外戰。秦國開始參與中原的事務。這場戰役的勝利大大鼓舞了秦國人的士氣,在此之前秦國與魏國交手就從沒戰勝過,如今居然打敗了天下霸主魏國及其盟友韓國組成的聯軍,況且此戰是以匡扶周室為旗號,可謂師出有名。在亂世之中要想成就大業就必須同時具備實力和大義——經過秦獻公的改革,秦國國力已有提升;如今獲得了周天子的讚賞使秦國擁有了一面在當時的話語邏輯下正義的大旗。受到這次勝利的鼓舞,秦獻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秦獻公下令秦軍攻打魏國,奪取秦國的故土河西之地,一直打過黃河,深入魏國境內到石門(今山西運城西南),斬首六萬人,取得秦國前所未有的大勝利。秦獻公把這些土地賞給地主和貴族,國內的矛盾得到一定的緩解。周天子向秦獻公祝賀這一勝利,秦獻公被賜予與秦穆公一樣“伯”(是霸主的意思)的稱號。秦獻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秦軍在少梁(今陝西韓城西南)大敗魏軍,俘虜魏國將領公叔痤,攻取龐城(今韓城東南)。公叔痤早年在魏國對秦獻公不薄,秦獻公在盛情款待一番後將公叔痤放回魏國。《大秦帝國》中將這段改成了獻公死後孝公嬴渠梁將公叔痤放回屬於藝術加工,與史實有出入;另外獻公在少梁之戰中也沒中魏軍的毒箭,少梁之戰其實是以秦軍獲勝告終。

秦獻公的時期的改革雖然不徹底,但為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奠定了基礎。電視劇中為襯托秦孝公繼位時秦國的艱難處境,將少梁之戰描寫成致使秦獻公喪命的原因,又繪聲繪色地描寫魏國趁秦獻公新喪聯合五國圖謀分秦。其實秦孝公繼位時秦國的處境的確艱難,不過已不似其父秦獻公即位時那般岌岌可危——畢竟剛剛經歷石門、少梁兩次大捷,其實魏國已經對秦國已經有所忌憚。這時的秦孝公只有21歲,是不是和《大秦帝國》中侯勇老師所扮演的形象差距很大呀?不久秦孝公就結識了36歲的商鞅並委以變法強秦的重任,放眼當今世界政壇二三十歲就成為一國元首或高官的真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商鞅在和秦國守舊勢力甘龍等人的論戰中大獲全勝,堅定了秦孝公的變法決心。商鞅深知自己的變法是要和秦國所有老世族為敵,他所可以依賴的除了秦孝公之外就只有秦國的百姓了,所以他必須取信於民。於是他在國都市場南門立下一根三丈長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夠搬到北門的就賞給十鎰黃金。可之前官府的政令朝令夕改從沒兌現過,被騙慣了的老百姓的對官府的文告持懷疑態度。商鞅就又宣佈命令說:“有能夠搬過去的就賞給五十鎰黃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一個人搬起木杆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給他五十鎰黃金以表明沒有欺詐。

商鞅以南門立木的方式取信於民,終於得以在秦國頒佈新法令。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國頒佈《墾草令》,作為全面變法的序幕。其主要內容有:刺激農業生產、抑制商業發展、重塑社會價值觀,提高農業的社會認知度、削弱貴族、官吏的特權,讓國內貴族加入到農業生產中、實行統一的稅租制度等改革方略。

《墾草令》在秦國成功實施後秦孝公於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在秦國國內實行第一次變法,其主要內容如下:

效法魏國李悝的《法經》改革秦國的戶籍制度,實行什伍連坐法——將民戶按什伍編制起來,五家為伍,十家為什,要他們相互監視,糾舉“奸人”,隱藏不報者連坐。告奸者與斬敵首者同賞,匿奸者與降敵者同罰,不告奸者腰斬。也就是說在秦國任何人都有告發犯罪的義務,如果有人見到他人犯罪不加阻止不予告發不是道德問題,而是會被追責的。至於你告發之後受不受打擊報復朝廷不管了,看你是怕罪犯還是怕朝廷。有人可能覺得:要是有人天生膽小,他就是怕罪犯而不敢告發,這不是成了正不勝邪了嗎?別忘了那句”不告奸者腰斬“,當時的秦律實行嚴刑峻法——棄灰於道者斬,就是說在大街上亂扔垃圾都是死罪,更別說打家劫舍殺人放火了。要是有人敢不告發,腰斬之刑擱那兒等著,總之必須在罪犯和朝廷之間選擇一個敬畏的對象。

廢除舊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禁止私鬥,頒佈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爵制度:之前的秦國官職被貴族世家壟斷,平民子弟無論立下什麼功勞也得不到晉升。秦獻公時期開始打破這一傳統,但秦獻公只是憑藉自己的國君之尊偶爾提拔幾個自己信任的平民子弟,而沒有一套明確的官爵晉升制度。商鞅正式建立以軍功授爵的制度——平民子弟只要在戰場上為國家立下軍功即可授予相應的爵位,功勞越大爵位也相應越高;貴族子弟若無軍功則不得世襲祖先的爵位。

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特別獎勵墾荒;規定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勞役和賦稅,以農業為“本業”,以商業為“末業”,並且限制商人經營的範圍,重徵商稅——按商鞅的理念:秦國只需要兩類人——為國征戰的戰士和為戰士提供糧草的農夫,所以要獎勵耕種並按糧食產量換算成相應的軍功授予爵位。與此同時要對商業貿易徵收重稅以滿足國家征戰所需的經費。

焚燒儒家經典,禁止遊宦之民:在商鞅看來儒家和其他百家的經典書籍都是無用之物,六國的遊學士子多是虛妄浮誇之人,只會引經據典空談誤國,不能真正埋頭苦幹。允許這些書和人在秦國存在只會削弱秦軍的戰鬥力和秦國的生產力,所以必須嚴格將這些對秦國有害的書和人禁絕在秦國之外。所以張儀、呂不韋等人若是在此時入秦,結局一定糟糕,因為此時的秦國最排斥的就是耍嘴皮子的遊學士子和生意人。

強制推行個體小家庭制度——凡成年子女強制與父母分家,避免在勞動生產過程中互相依賴進而影響生產效率,擴大了國家賦稅和兵徭役來源,為秦國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的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完成上述變法後商鞅又開始規劃營建秦國的新都城: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東北)位於關中平原中部,北依高原,南臨渭河,順渭河而下可直入黃河,終南山與渭河之間可直通函谷關。為便於向函谷關以東發展,秦孝公於公元前350年命商鞅徵調士卒,按照魯國、衛國的國都規模修築冀闕宮廷,營造新都,並於次年將國都從櫟陽(今陝西省渭南市富平縣東南)遷至咸陽,同時命商鞅在秦國國內進行第二次變法。第二次變法的主要內容如下:

廢除井田制——“開阡陌封疆”,廢除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普遍推行縣制,設置縣一級官僚機構;“集小都鄉邑聚為縣”,以縣為地方行政單位,廢除分封制,“凡三十一縣” ,縣設縣令以主縣政,設縣丞以輔佐縣令,設縣尉以掌管軍事。縣下轄若干都、鄉、邑、聚。

大力營建新都咸陽,以便向函谷關以東發展。

統一度量衡制度,頒佈度量衡的標準器。

編訂戶口,五家為伍,十家為什,規定居民要登記各人戶籍,開始按戶按人口徵收軍賦——這實際上是將原來生活在各家貴族的世襲封地上的百姓正式編入國家戶籍並徵收賦稅。

革除殘留的戎狄風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規定凡一戶之中有兩個以上兒子到立戶年齡而不分居的,加倍徵收戶口稅。這是對第一次變法中“異子之科”法令的補充,也是對社會風俗的規範。

後兩項政策其實在第一次變法時就已有所涉及,在第二次變法中只是更加深化強化。

商鞅變法是中國古代一次成功的變革,它讓秦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並且為以後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而且確定了法治的思想。商鞅吸取了李悝、吳起等法家在魏、楚等國實行變法的經驗,結合秦國的具體情況,對法家政策作了進一步發展,後來居上,變法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他進一步破除了井田制,擴大了畝制,重農抑商,獎勵一家一戶男耕女織的生產,鼓勵墾荒,這就促進了秦國小農經濟的發展。他普遍推行了縣制,制定了法律,統一了度量衡制,建成了中央集權的君主政權。他禁止私鬥,獎勵軍功,制定二十等爵制度,這有利於加強軍隊戰鬥力。他打擊反對變法的舊貴族,並且“燔《詩》《書》而明法令”,使變法令得以貫徹執行。由於這一切,秦國很快富強起來,奠定了此後秦統一全中國的基礎。正如漢代王充所說的:“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經濟上改變了舊有的生產關係,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國家機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軍事上獎勵軍功,達到了強兵的目的,極大的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封建國家,為秦的下一步的戰略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商鞅變法對此後秦國以及秦代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雲夢出土的《秦律》就是在這個變法的基礎上修訂、補充、累積而成。《秦律》也多處講到連坐法,例如戶籍登記有隱匿或不實,不但鄉官要受罰,同“伍”的也要每戶罰一盾,“皆遷之”(即罰戍邊)。《秦律》也把鎮壓“盜賊”放在首要地位,並對輕罪用重刑。例如盜取一錢到二百二十錢的要“遷之”,盜取二百二十錢以上和六百六十錢以上要分別罰作刑徒,盜牛者要罰作刑徒,盜羊或豬的也有相當的懲處,甚至偷採別人桑葉不滿一錢的也要“貲徭三旬”(即罰處徭役三十天)。對五人以上的“群盜”則追捕處罰更嚴。同時《秦律》還有許多對各種逃亡者追捕處罰的規定。

更重要的是商鞅變法所確立的郡縣制度、中央集權成為此後兩千餘年中國歷史的主流,雖然中國歷史上也和西方國家一樣出現過分裂動盪,但統一始終是主流。所謂萬世皆行秦政治就是說秦奠定了此後兩千餘年中國曆代王朝中央集權皇權專制政體,而這種政體在秦國的誕生正是肇始於商鞅變法。

秦孝公死後秦惠文王嬴駟甫一登基就將主持秦國變法大業的商鞅族滅,以此安撫秦國老世族的不滿情緒,與此同時也讓秦國百姓知曉在商君之上秦國尚有自己這位國君,也就是說嬴駟殺商鞅是他鞏固權力,強化中央集權的大戰略中的第一步。當老世族以為商鞅已除而自己可以高枕無憂之時嬴駟又將屠刀架到了他們的脖子上,至此秦國國內再無任何勢力足以對嬴駟的權力構成挑戰。

嬴駟在鞏固了自己在秦國國內的權力後就繼承和發揚秦國曆代先君的遺志——東進攻魏以收復秦人失地:秦惠王八年(公元前330年)嬴駟派遣大良造公孫衍破魏軍於雕陰(今陝西甘泉縣南),魏以河西地予秦。秦惠王九年(公元前329年)秦軍攻魏併成功奪取河東的汾陽(今山西萬榮縣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縣)及焦(今河南三門峽市西南)曲沃(今河南三門峽市西南)。次年秦軍乘勝攻魏,又取得魏國的蒲陽(今山西隰縣)。魏國在秦軍數次強大攻勢之下又被迫割讓上郡15縣(今陝西東北部地區)給秦。至此秦國不僅把魏國黃河以西的地盤全部吞併,而且在黃河的東岸建立了東進的前進陣地。

秦惠王十三年(公元前325年)嬴駟仿山東六國做法自稱為王。在此之前秦國的歷代先君的爵位為公:秦穆公、秦獻公、秦孝公等等,從嬴駟開始秦國君主才正式升級為秦王。稱王只是嬴駟走向爭霸天下道路的第一步而已——從商鞅事件中我們不難看出:秦惠文王嬴駟報私仇而不廢公法,可謂識時務者。他知人善任起用張儀以連橫之計分化瓦解六國,又任用樗裡疾、嬴華等人為將伺機東出。

秦惠王十二年(前313年)張儀奉嬴駟之命入楚忽悠楚懷王背棄與齊國的盟約,楚懷王貪圖張儀許諾的商於六百里土地而背棄與齊國的盟約,可等楚使赴秦辦理交割手續時張儀卻說:自己許諾的不過是自家的六里封地。秦國在誆騙楚國後又聯合齊、魏、韓等國合擊楚國,使原本與秦、齊並立的楚國逐漸失去與秦爭天下的資本。公元前316年嬴駟遣張儀、司馬錯滅巴、蜀二國,穩定了秦國南部疆界的同時取得了日後東出爭天下的兵源和糧食基地,還獲得了順江東下攻楚的捷徑。

在東出同東方六國交鋒的同時秦惠文王嬴駟也在西部開闢了針對義渠的戰場,事實上秦和義渠的戰爭絲毫不晚於同東方六國的:秦惠王十一年(公元前327年)嬴駟趁義渠內亂迫使義渠王主動前往秦國朝見,至此義渠以國為秦縣,以君為秦臣,正式成為秦國屬地。公元前320年嬴駟甚至還十分高興地到義渠之地巡遊一番。然而義渠的遊牧經濟是相對脆弱的——當遭遇天災牲畜減產時他們就會再度騷擾秦國邊地。從這時起秦與義渠逐漸進入一種官方層面相對和平,而義渠治下的酋長貴族們仍時不時到秦國打秋風的局面。公元前318年義渠趁中原諸國混戰,脫離秦國控制並向魏國朝貢。正在魏國謀劃合縱之策的公孫衍敏銳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在動員趙、韓、燕、楚四國與魏國聯合攻秦的同時又策動秦國西部的義渠,從而在秦國背後插上一把利刃。秦國為了消除後顧之憂,以錦繡千匹,美女百名送義渠王。然而公孫衍早就提醒義渠王:“秦若東面無事必會征伐大王;若東面有事必厚禮以贈大王”。於是義渠王起兵伐秦,大敗秦兵,收復了部分失地。公元前314年秦國在中原戰場取勝後調集重兵從東、南、西三面入侵義渠,先後奪得義渠25城,義渠國土大大縮小。

秦惠文王嬴駟報私仇而不廢公法,任賢相而擢名將,施連橫之計以弱諸侯,收巴蜀以為東出基地,徵義渠以穩固後方。如果說秦孝公的商鞅變法奠定了秦國崛起的基石,那麼在秦惠文王嬴駟手中秦國已然踏上東出爭天下的道路。

大致就是這時秦國迎來了一位飽學之士——荀子,他在造訪秦國後留下這樣一段話“其固塞險,形埶便,山林川穀美,天材之利多,是形勝也。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汙,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國,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朝閒,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是所見也。故曰:佚而治,約而詳,不煩而功,治之至也,秦類之矣。”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秦國山川險固、民風淳樸、吏治清明。這還是後世史書中那個虎狼之秦嗎?此時已是商鞅變法之後的事了,難道說奉行法治的秦國在荀子這個儒家代表人物眼中更實現了儒家眼中的教化?其實秦國的崛起絕非法家一家之功,有一個群體早在法家之前就已在推動秦國的崛起了,這個群體就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中的墨家。

墨家是一個致力於從事改造世界的實踐性組織,素來以行俠仗義鋤強扶弱為宗旨。按說這樣的組織應該和奉行法治崇拜強者的虎狼之秦沒什麼共同語言啊——以商鞅為代表的法家人物不是素來認為“俠以武犯禁”嗎?墨家鉅子腹朜之子在秦國殺人,雖得到秦惠王的赦免(要知道此時已經歷過商鞅變法的秦國是實行嚴刑峻法的,很少有國君親自出面赦免殺人犯),但腹朜以墨家家法加以拒絕道:“夫禁殺傷人者,天下之大義也。王雖為之賜而令吏弗誅,腹不可不行墨者之法。”於是在惠王已特赦的前提下以墨家之法殺之。這就令人匪夷所思了:既然秦國和墨家不對脾氣,為什麼墨家卻在秦國公然活動?而秦惠文王還對墨家表現得格外禮遇——甚至不惜為此罔顧秦法?

事實上墨家在秦國的活動甚至先於法家——早在秦孝公嬴渠梁之父秦獻公嬴師隰就在自己對秦國的初步改革中開始重用墨家,當然這不是什麼難以理解之事——畢竟秦獻公的改革很多是符合墨家理念的,比如下放土地、廢除殉葬、重用平民......可在秦孝公起用商鞅進行變法之後秦國和墨家的理念就開始出現分歧了。關於商鞅變法的具體細節以後我會有撰文介紹,這裡只提一點——商鞅變法實際上是要把所有秦國人變成兩種人:為國家作戰的戰士和為戰士提供糧食的農夫(朝堂官吏作為管理這兩種人的人倒是例外),所以商鞅變法排斥一切商人、遊俠、士子進入秦國。如果張儀在秦孝公時期入秦下場會很慘,因為當時的秦國壓根就不喜歡玩嘴皮子的;如果呂不韋在秦孝公時期入秦也會很慘,因為當時的秦國也不喜歡做生意的,這樣做的結果是用《大秦帝國之縱橫》中寧靜飾演的羋八子的話說“秦國可以稱為窮國”——除了打仗和種地的就沒別的什麼人了。

那麼商鞅變法這麼做對不對呢?既對又不對——說對是因為六國的商人、遊俠、士子中的確有大量虛言浮誇之徒,就靠一張嘴賣弄,啥實事都幹不了;說不對是因為六國的商人、遊俠、士子中也有不少求真務實,深具經天緯地之才的人士。對秦國而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長期被魏國壓制的局面,而要改變這一局面最需要的就是一支戰無不勝的鐵軍和供養這支鐵軍的糧草,所以商鞅變法實際上是緊緊圍繞秦國這一主要目標在努力。大到一個國家,小到我們個人,我們每個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必須明確自己真正最想要的是什麼並緊緊圍繞這一主要目標去配置資源,其它的次要目標該放棄時就得放棄——有舍才有得。可當秦國在度過自己最艱難的歲月後再完全依照商君之法就日益顯露出弊端了,這恰恰也是商鞅自己所反對的:商鞅變法的核心在於變——任何制度都是有時效性的:過去給國家帶來好處的制度隨著時代的演變可能會結出苦果,只有適時適度適當地損益變化才真正契合變法之道。

秦惠文王深刻洞悉了商鞅變法的精髓,所以他雖然殺了商鞅,但並不廢棄商君之法,然而他也不打算固守商君之法,他要對商君之法進行損益變化——任用縱橫家張儀就是這一變化的絕佳體現,秦孝公時代秦國只重視國內的農業生產和對外的軍事戰爭,而對邦交一向不太重視,然而秦惠文王意識到:有時好的外交謀劃可以代替軍隊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這也是他可以接受容納墨家在秦國生存發展的原因——秦惠文王雖然保留了商君之法,但在治國理政上他是異常現實的,用《大秦帝國之縱橫》中張儀的話說“勢利之人”,只要對秦國有利可圖之事必為之。而墨家從來就是一個求真務實的學派——他們不是坐而論道,他們既要說更要幹,如果遇到打仗,他們會衝到第一線赴湯滔火,死不旋踵。這就使雙方有了契合之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法家制度的長處在於能激發出秦軍最強的勇猛值,也能激發秦國農民最大的生產積極性,從而為秦軍提供充足的糧草,但如果裝備不行那也是徒添傷亡。然而法家的著眼點正在於軍事制度、農業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構建,具體的軍事裝備製作並非法家的長處,與之對應的是墨家恰恰擅長此道。儘管法家弟子幾乎個個都是偏執的處女座——為變法革新、富國強兵不惜付出生命,但要讓他們領軍殺敵、製作兵器,他們得瘋掉。在秦惠文王看來:既然這件事法家幹不了,那就找乾的了的人來。

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當時各個諸侯國即使在同一地點遺留下來的兵器普遍都是輕重不等、大小不一、形式多樣。而只有秦國的兵器不論在哪兒發現,其造型和尺寸幾乎都是驚人的完全一致。在秦始皇兵馬俑坑中發現的三稜弓弩箭頭有4萬多支,但4萬多支箭頭的底邊寬的誤差不超過1毫米。兵器型號的統一化大大便利了秦軍裝備的更新換代效率——在秦軍中絕不可能出現弓弩和箭不匹配的問題,但在別的國家這幾乎就是家常便飯——戰士們甚至不得不在戰前先對自己的兵器進行修整以便利自己的作戰,這大大影響了軍隊的作戰效率。

除了墨家這群理工男以外,儒道法等門派誰也搞不懂何謂“空氣動力學”。談到弩,秦國的弩更是霸氣。秦軍弩機的各個零部件完全可以互換通用,輪廓誤差不超過1毫米。在烽火硝煙的戰場上,六國某個士兵的弩壞掉了,那就真的壞掉了,因為身邊陣亡戰友使用過的弩機零件都無法使用,而秦軍士兵只需要更換損壞的零件後就可以繼續發射。秦軍在墨家軍事工程科技的幫助下,早已進入“標準流水化”的生產時代。另外秦國將士用的青銅劍也比山東六國的劍長出約30釐米。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在短兵器格鬥中,刺要比砍更有優勢,因為它更逼近對手。比對手的劍長出約30釐米的秦劍,在格鬥中顯然更容易刺到對方。加長劍身簡單,但是要保持加長後的青銅劍不容易折斷就很困難。但墨家這幫理工男們又做到了,他們摸索出了銅與錫的科學配比,做到了既讓劍身加長且能同樣保持劍身的堅韌。所以短兵交接之時秦軍又勝出一籌。其實不只是秦軍的兵器裝備,我們同樣有理由相信李冰父子在修築都江堰的過程中應該也得到過墨家的鼎力相助,否則在那個年代還有誰能如此精通工程建築學?

當然獲得秦惠文王重用的也不只墨家一派,前文已提到縱橫家的張儀,另外儒家的荀子之所以入秦是不是秦國主動邀請的呢?恐怕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吧。都說秦國尊奉法家,其實尊奉法家只是秦孝公時代和後來的秦始皇時代的事,在秦惠文王、秦昭襄王時代秦國實際上摒棄了門戶之見,真正做到了“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當然這裡的前提是對強大秦國國力有用才行,總結這段歷史不禁令人感嘆“實幹興邦,空談誤國”。

秦惠文王晚年由楚國嫁入秦國宮廷的羋八子和其子嬴稷在燕國為人質,秦惠文王死後由嫡長子嬴蕩繼承王位,是為秦武王。公元 前306年秦武王因舉鼎而死。因秦武王無子,他的弟弟們爭奪王位。趙武靈王派代郡郡相趙固將在燕國作為人質的公子稷送回秦國。在宣太后異父弟魏冉的幫助下公子稷繼位,即秦昭襄王。魏冉隨後平定了王室內部爭奪君位的動亂,誅殺惠文後及公子壯、公子雍,將秦武王后驅逐至魏國,肅清了與秦昭襄王不和的諸公子。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輔政。

據宋代高承《事物紀原·卷一》雲:“《史記·秦本紀》曰:昭王母羋氏,號宣太后。王母於是始以為稱。故範睢說秦王有獨聞太后之語。其後趙孝成王新立,亦有太后用事之說。是太后之號,自秦昭王始也。漢襲秦故號,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也。”以此而言:太后之稱謂始於宣太后,她可謂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位太后。同時太后專權也自她始——宋代陳師道《後山集·卷二二》雲:“母后臨政,自秦宣太后始也。”她以太后身份統治秦國長達三十六年之久,而且大大發展了國力,“東益地,弱諸侯,嘗稱帝於天下,天下皆西向稽首”(《史記·穰侯列傳》)。

從為子奪位的過程就可以看出:宣太后不是一個“弱質女流”,任何人如果拿鄙視女人的眼光來看她,必將自嘗苦果。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個三十歲上下的成熟美婦人一躍成為封建社會里后妃掌政的鼻祖。秦國尚武,而武功最盛大的時期之一,就是宣太后掌政的三十六年(也有說是四十一年的)。如果沒有過人的手腕如何能治理這個鐵血尚武的國家?

三十歲上下的她當上了秦國太后,稱“宣太后”。為了鞏固幼子的王位,她用了世上最直接的方法:聯姻——也就是為自己的兒子迎娶楚國的公主為王后,同時也將秦女嫁與了楚國。與此同時執掌了大權的宣太后開始任用自己的親信。不用說親信都是宣太后的孃家人。在楚懷王的推薦下宣太后讓自己母親的族人向壽擔任秦國的宰相。(從這項推薦來看,羋八子的母親應該是姓向的)。同時為相併控制兵權的,還有力保外甥為王居功至偉的魏冉,他被封為穰侯,封地即穰(今河南鄧州市),後來又加上陶邑(山東定陶)——這是宣太后的異父弟弟。還有一位宣太后的同父弟弟羋戎,被封華陽君,封地先是陝西高陵,又改封新城君,封地也變成了河南密縣(今河南新密市)。至於宣太后的另兩個兒子,當然更是要封。公子芾封為涇陽君,封地在今陝西涇陽,後來又換了一塊封地是宛(河南南陽);公子悝封為高陵君,封地在西安高陵,後來又換封地為鄧。

《戰國策》曾記載這位中國有史以來首位太后的豪放言論:據說有一次韓國被人攻伐而向秦國求救。宣太后的答覆是:“當年我服侍先王時先王把大腿壓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體疲倦不能承受。而他把整個身體都壓在我身上時我卻並不感覺到重,這是因為這樣做對我而言獲得了一樣好處。秦國要幫助韓國,如果兵力不足,糧草不濟,就無法解救韓國。解救韓國的危難,每天要耗費數以千計的財物,這對我和秦國又有什麼好處?“這話被歷史上的衛道士們罵了一遍又一遍,又被現代女權主義者捧了一遍又一遍,其實大家都忘了宣太后可不是尋常女人——在那個男子掌控的世道中她卻能凌駕於所有鬚眉男兒之上自有其過人之處,在我看來宣太后一語道破了國際政治的真諦——政治的原動力就是好處利益。至於以男女床笫之事進行比喻亦無不可,試問普天之下芸芸眾生張口閉口道德文章,可又有誰能真正捨棄男歡女愛呢?

在宣太后看來自己作為秦國的太后一切當以秦國的利益為最高原則,事實上今天的政治家也應該始終以本國百姓的利益為最高原則,至於所謂的個人名節對於玩政治的人而言真是一文不值。當時秦國西部地區活躍著義渠遊牧部族,他們長期與秦國發生戰爭。此時宣太后面臨的局面異常嚴峻——就國內局勢而言自己的兒子嬴稷初登大位,人心未穩;就國際局勢而言:東方六國以為秦國孤兒寡母可欺。如果此時在西部再和義渠交戰無異於玩火,那就只能採用先穩住一方,打擊另外一方的辦法來穩住時局。於是在義渠王前來朝拜剛剛即位的秦昭王的時候年輕貌美的秦宣太后處於對政治和生理的需要,在獨自宴請義渠王的時候主動對其投懷送抱,在心理上把義渠王徹底給俘虜了。《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然而義渠王實在是太傻太天真了,他的政治智商和宣太后比起來簡直可以稱之為幼稚了。當他沉浸在溫柔鄉不能自拔時宣太后卻在和自己的兒子秦昭襄王日夜密謀攻滅義渠之策。前272年宣太后引誘義渠王入秦,殺之於甘泉宮。秦國趁機發兵攻滅義渠,在義渠的故地設立隴西、北地、上郡三郡。

秦昭襄王繼位之初因為年幼無法臨朝理政,宣太后大力在朝中培植忠於自己的勢力,在一開始這種行為對秦昭襄王也是有利的,因為此時的他根本不具備臨朝理政的能力,宣太后作為他的母親培植自己的勢力其實就是在鞏固昭襄王的王位。然而隨著秦昭襄王長大成人,迫切希望親政的秦昭襄王勢必和太后及其羽翼發生摩擦。

《戰國策·秦策》記載:公元前287年齊、趙、魏、韓、楚五國合縱不成,停戰於成皋,秦昭襄王乘機插手以期扶植親秦勢力。秦昭襄王看中了韓國公子成陽君,希望扶植他作為韓、魏兩國的相國,卻遭韓、魏明確拒絕。宣太后通過穰侯魏冉告訴昭襄王:成陽君曾因大王之故困居齊國,他窮困時大王棄之不用,如今他今非昔比飛黃騰達,此時秦國任用他,恐怕終究不會為秦所用。況且起用成陽君得罪韓、魏兩國,得不償失。宣太后審時度勢鞭辟入裡,最終此事作罷。直到此時母子二人至少還維持著表面的合作關係,然而一個從魏國來到秦國的士子范雎卻一眼看穿這表面的相安無事背後其實暗流湧動。

范雎是魏國人,字叔。他曾周遊列國希望那裡的國君接受自己的主張而有所作為,但沒有成功,便回到魏國打算給魏王任職服務,可是家境貧寒又沒有辦法籌集活動資金,就先在魏國中大夫須賈門下做事。有一次須賈為魏秦昭王出使到齊國辦事,范雎也跟著去了。他們在齊國逗留了幾個月,也沒有什麼結果。當時齊襄王得知范雎很有口才,就派專人給范雎送去了十斤黃金以及牛肉美酒之類的禮物,但范雎一再推辭不敢接受。須賈知道了這件事,大為惱火,認為范雎必是把魏國的秘密出賣給齊國了,所以才得到這種饋贈,於是他讓范雎收下牛肉美酒之類的食品,而把黃金送回去。回到魏國後,須賈心裡惱怒嫉恨范雎,就把這件事報告給魏國宰相。魏國的宰相是魏國公子之一,叫魏齊。魏齊聽了後大怒,就命令左右近臣用板子、荊條抽打范雎,打得范雎脅折齒斷。當時范雎假裝死去,魏齊就派人用席子把他捲了卷,扔在廁所裡。又讓宴飲的賓客喝醉了,輪番往范雎身上撒尿,故意汙辱他藉以懲一警百,讓別人不準再亂說。卷在席裡的范雎還活著,就對看守說:“您如果放走我,我日後必定重重地謝您。”看守有意放走范雎,就向魏齊請示,把席子裡的死人扔掉算了。可巧魏齊喝得酩酊大醉,就順口答應說:“可以吧。”范雎因而得以逃脫。後來魏齊後悔把范雎當死人扔掉,又派人去搜索范雎。魏國人鄭安平聽說了這件事,於是就帶著范雎一起逃跑了,他們隱藏起來,范雎更改了姓名叫張祿。

公元前271年秦昭王派使臣王稽出訪魏國。鄭安平就假裝當差役,侍候王稽。王稽問他:“魏國有賢能的人士可願跟我一起到西邊去嗎?”鄭安平回答說:“我的鄉里有位張祿先生,想求見您,談談天下大事。不過他有仇人,不敢白天出來。”王稽說:“夜裡你跟他一起來好了。”鄭安平就在夜裡帶著張祿來拜見王稽。兩個人的話還沒談完,王稽就發現范雎是個賢才,便對他說:“先生請在三亭岡的南邊等著我。”范雎與王稽暗中約好見面時間就離去了。王稽辭別魏王和群臣,驅車回國,經過三亭岡南邊時,載上范雎便很快進入了秦國國境。車到湖邑時,遠遠望見有一隊車馬從西邊奔馳而來。范雎便問:“那邊過來的是誰?”王稽答道:“那是秦國國相穰侯去東邊巡行視察縣邑。”范雎一聽是穰侯便說:“我聽說穰侯獨攬秦國大權,他最討厭收納各國的說客,這樣見面恐怕要侮辱我的,我寧可暫在車裡躲藏一下。”不一會兒,穰侯果然來到,向王稽道過問候,便停下車詢問說:“關東的局勢有什麼變化?”王稽答道:“沒有。”穰侯又對王稽說:“使臣先生該不會帶著那般說客一起來吧?這種人一點好處也沒有,只會擾亂別人的國家罷了。”王稽趕快回答說:“臣下不敢。”兩人隨即告別而去。范雎對王稽說:“我聽說穰侯是個智謀之士,處理事情多有疑惑,剛才他懷疑車中藏著人,可是忘記搜查了。”於是范雎就跳下車來奔走,說:“這件事穰侯不會甘休必定後悔沒有搜查車子。”大約走了十幾里路,穰侯果然派騎兵追回來搜查車子,沒發現有人,這才作罷。王稽於是與范雎進了咸陽。

范雎入秦之時楚懷王已客死秦國,秦軍進一步在鄢郢之戰中擊敗楚國;齊湣王在五國伐齊行動中被殺;秦軍在穰侯魏冉率領下多次圍攻韓、趙、魏三國;秦昭襄王已繼位三十六年,這三十六年裡秦國開疆拓土如日中天,可這一切其實都和他沒太大關係——秦國的實際執政者是他的母后,領軍征戰者是穰侯魏冉。秦昭襄王急需獲得真正的權力,但卻一直受制於宣太后及其母家。范雎就是在秦國政壇如此暗流湧動之時受到了秦昭襄王的接見。

據說范雎入宮拜見時假裝不知道內宮的通道。這時恰巧秦昭王出來,宦官發了怒,驅趕范雎,喝斥道:“大王來了!”范雎故意亂嚷著說:“秦國哪裡有王?秦國只有太后和穰侯罷了。”他想用這些話激怒秦昭王。秦昭王走過來,聽到範睢正在與宦官爭吵,便上前去迎接範睢,並向他道歉說:“我本該早就向您請教了,正遇到處理義渠事件很緊迫,我早晚都要向太后請示,現在義渠事件已經處理完畢,我才得機會向您請教。我這個人很糊塗、不聰敏,讓我向您敬行一禮。”

秦王喝退了左右近臣,長跪著向範睢請求說:“先生怎麼賜教我?”範睢說:“嗯嗯。”停了一會,秦王又長跪著向範睢請求說:“先生怎麼賜教我?”範睢說:“嗯嗯。”像這樣詢問連續三次。秦王長跪著說:“先生終究也不賜教我了嗎?”範睢說:“不敢這樣。我聽說從前呂尚遇到周文王時,他只是個渭水邊上釣魚的漁夫罷了。像他們這種關係,就屬於交情生疏。但文王聽完他的一席話便立他為太師,並立即用車載著他一起回宮,就是因為他的這番話說到了文王的心坎裡。因此文王便得到呂尚的輔佐而終於統一了天下。假使當初文王疏遠呂尚而不與他深談,這樣周朝就沒有做天子的德望,而文王、武王也就無人輔佐來成就他們統一天下的大業了。如今我是個寄居異國他鄉的臣子,與大王交情生疏,而我所希望陳述的都是匡扶補正國君的大事,我處在大王與親人的骨肉關係之間來談這些大事,本願進獻我的一片愚誠的忠心可不知大王心裡是怎麼想的。這就是大王連續三次詢問我而我不敢回答的原因。我並不是害怕什麼而不敢說出來。我明知今天向您陳述主張明天就可能伏罪受死,可是我決不想逃避。大王果真照我的話辦了,受死不值得我憂患,流亡不值得我苦惱,就是漆身生癩,披髮裝瘋我也不會感到羞恥。況且,像五帝那樣的聖明終不免死去,三王那樣的仁愛也不免死去,春秋五霸那樣的賢能都死了,烏獲、任鄙那樣力大無比難免一死,成荊、孟賁、王慶忌、夏育那樣勇猛威武也一個個死去了。由此可見,死亡這是每個人必不可免的。處於明瞭必然死去的形勢下,能夠對秦國有少許補益,這就是我的最大願望,我又擔憂什麼呢!過去伍子胥被裝在口袋裡逃出了昭關,路上夜裡行走,白天隱藏,走到陵水,連飯也吃不上了,只好爬著行走,裸出上身,叩著響頭,鼓起肚皮吹笛子,在吳國街市上到處行乞討飯,可後來終於振興了吳國,使闔閭成為霸主。假使我能像伍子胥一樣極盡智謀效忠秦國,就是再把我囚禁起來,終身不再見大王,這樣我的主張實行了,我又擔憂什麼呢?過去箕子、接輿漆身生癩,披髮裝瘋,可是對君主毫無益處。假使我也跟箕子有同樣的遭遇披髮裝瘋,可是能夠對我認為賢能的君主有所補益,這是我的最大榮幸,我又有什麼恥辱的?我所擔憂的,只是怕我死後,天下人看見我為君主盡忠反而遭到死罪,因此閉口停步,沒有誰肯向秦國來罷了。現在您在上面害怕太后的威嚴,在下面被奸佞臣子的惺惺作態所迷惑,自己身居深宮禁院,離不開左右近臣的把持,終身迷惑不清,也沒人幫助您辨出邪惡。長此下去,從大處說國家覆亡,從小處說您孤立無援岌岌可危,這是我所擔憂的,只此而已。至於說困窮、屈辱一類的事情,處死、流亡之類的憂患,我是從不害怕的。如果我死了而秦國得以大治,這是我死了比活著更有意義。”秦昭王長跪著說:“先生這是怎麼說呢!秦國偏僻遠處一隅,我本人愚笨無能,先生竟屈尊光臨此地,這是上天恩准我煩勞先生來保存我的先王的遺業啊。我能受到先生的教誨,這正是上天恩賜我的先王,而不拋棄他們的這個後代啊。先生怎麼說這樣的話呢!從這以後,事情無論大小,上至太后,下到大臣,有關問題希望先生毫無保留地給我以指教,不要再懷疑我了。”範睢聽了後打躬行禮,秦昭王也連忙還禮。

範睢說:“大王的國家四面都是堅固的要塞,北面有甘泉高山、谷口險隘,南面環繞著涇、渭二水,右邊是隴山、蜀道,左邊是函谷關、餚阪山,雄師百萬,戰車千輛,有利就進攻,不利就退守,這是據以建立王業的好地方啊。百姓不敢因私事而爭鬥,卻勇敢地為國家去作戰,這是據以建立王業的好百姓啊。現在大王同時兼有地利、人和這兩種有利條件。憑著秦國士兵的勇猛,戰車的眾多,去制伏諸侯,就如同放出韓國壯犬去捕捉跛足的兔子那樣容易,建立霸王的事業是完全能夠辦到的,可是您的臣子們卻都不稱職。秦國到現今閉關固守已經十五年,之所以不敢伺機向崤山以東進兵,這都是因為穰侯為秦國出謀劃策不肯竭盡忠心,而大王的計策也有失誤之處啊,”秦昭王長跪著說:“我願意聽一聽我的失策之處。”

可範睢發覺談話時周圍有不少偷聽的人,心裡惶惑不安,不敢談宮廷內部太后專權的事,就先談穰侯對諸侯國的外交謀略,藉以觀察一下秦王的態度。於是湊向秦昭王面前說:“穰侯越過韓、魏兩國去進攻齊國綱壽,這不是個好計策。出兵少就不能損傷齊國,出兵多反會損害秦國自己。我猜想大王的計策,是想自己少出兵而讓韓、魏兩國盡遣兵力來協同秦國,這就違背情理了。現在已經看出這兩個友國實際並不真正親善,您卻要越過他們的國境去進攻齊國,合適嗎?這在計策上考慮太欠周密了。況且曾有過這種失算的先例,先前齊湣王向南攻打楚國,殺楚軍、斬楚將,開闢了千里之遙的領土,可是最後齊國連寸尺大小的土地也沒得到,難道是不想得到土地嗎,是形勢迫使它不可能佔有啊。各諸侯國看到齊國已經疲憊困頓國力大衰,國君與臣屬又不和,便發兵進攻齊國,結果大敗齊國。齊國將士受辱潰不成軍,上下一片責怪齊王之聲,說:‘策劃攻打楚國的是誰?’齊王說:‘是田文策劃的。’於是齊國大臣發動叛亂,田文被迫逃亡出走。由此可見齊國大敗的原因,就是因為它耗盡兵力攻打遠方的楚國反而使韓、魏兩國從中獲得厚利。這就叫做把兵器借給強盜,把糧食送給竊賊啊。大王不如結交遠邦而攻伐近國,這樣攻取一寸土地就成為您的一寸土地,攻取一尺土地也就成為您的一尺土地。如今放棄近國而攻打遠邦,不也太荒謬了嗎?再說,過去中山國領土有方圓五百里,趙國獨自把它吞併了,功業建成,名聲高楊,利益到手,天下沒有誰能侵害它。現在韓、魏兩國,地處中原是天下的中心部位,大王如果打算稱霸天下,就必須先親近中原國家把它作為掌握天下的關鍵,以此威脅楚國、趙國。楚國強大您就親近趙國,趙國強大您就親近楚國,楚國、趙國都親附您,齊國必然恐懼了。齊國恐懼,必定低聲下氣拿出豐厚財禮來奉事秦國。齊國親附了秦國,那麼韓、魏兩國便乘勢可以收服了。”

範睢通過談論秦國的外交政策麻痺了穰侯等人對自己的警惕之心,而他本人一天比一天得到秦王信任。公元前266年範睢請求秦昭襄王在閒暇方便之時進言議事說:“我住在山東時只聽說齊國有田文,從沒聽說齊國有齊王;只聽說秦國有太后、穰侯、華陽君以及高陵君、涇陽君,從沒聽說秦國有秦王。獨掌國家大權的稱做王,能夠興利除害的稱做王,掌握生殺予奪權勢的稱做王。如今太后獨斷專行毫無顧忌,穰侯出使國外從不報告,華陽君、涇陽君等懲處斷罰隨心所欲,高陵君任免官吏也從不請示。這四種權貴湊在一起而國家卻沒有危險,那是從來沒有過的。人們處在這四種權貴的統治下,就是我所說的沒有秦王啊。既然如此,那麼大權怎麼能不旁落,政令又怎麼能由大王發出呢?我聽說善於治國的,就是要在國內使自己的威勢牢固而對國外使自己的權力集中。穰侯的使臣操持著大王的重權,對諸侯國發號施令,他又向天下遍派持符使臣訂盟立約,征討敵方,攻伐別國,沒有誰不敢聽命。如果打了勝仗,奪取了城地就把好處歸入陶邑,國家一旦遭到困厄他便可在諸侯國中用事;如果打了敗仗就會讓百姓怨恨國君,而把禍患推給國家。有詩說:‘樹上結果太多就要壓折樹枝,樹枝斷了就會傷害樹心;封地城邑太大就要危害國都,抬高臣屬就會壓抑君主。’從前崔杼、淖齒在齊國專權,崔杼射中齊莊公的大腿並殺死了他,淖齒抽了齊湣王的筋又把他懸吊在廟樑上,一夜就吊死了。李兌在趙國專權,把趙武靈王囚禁在沙丘的宮裡,一百天被困餓而死。如今我聽說秦國的太后、穰侯專權,高陵君、華陽君和涇陽君相幫同,最終是不要秦王的,這也就是淖齒、李兌一類的人物啊。再說夏、商、週三代亡國的原因,就是君主把大權全都交給寵臣,恣意飲酒縱情遊獵,不理朝政。他們授權任職的寵臣,一個個妒賢嫉能,瞞上欺下,謀取私利,從不為君主考慮,可是君主又不醒悟,因此喪失了自己的國家。如今秦國從小鄉官到各個大官吏,再到大王的左右侍從,沒有一個不是相國穰侯的親信。我看到大王在朝廷孤單一人,我暗自替您害怕,在您之後,擁有秦國的怕不是您的子孫了。”秦昭王聽了這番話如夢初醒大感驚懼,說:“說得對。”於是廢棄了太后,把穰侯、高陵君以及華陽君、涇陽君驅逐出國都。這次母子翻臉事件一年後秦宣太后病故。在扳倒了宣太后的勢力後秦昭襄王又當了15年秦王,是秦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國攻打併佔領了韓國野王(今河南沁陽),把韓國的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繫完全截斷。於是韓國的國君韓桓惠王讓上黨郡郡守馮亭把上黨郡獻給秦國,以求秦國息兵。然而馮亭不願降秦,轉而把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趙孝成王和平陽君趙豹商議此事,平陽君主張不接受上黨郡——他認為馮亭不將上黨交給秦國,是想嫁禍給趙國,接受它帶來的災禍要比得到的好處大的多。趙孝成王又召見平原君趙勝和趙禹商議,二人勸趙孝成王接受馮亭的上黨郡——他們說:“發動百萬大軍作戰,經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這是大利,不能失去這個機會。”

最終趙孝成王接受了趙勝和趙禹的意見並派人前去接管上黨,於是此時正在攻打上黨的秦軍就這麼被趙國截胡,不甘心的秦國隨即對趙國開戰,這就是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戰爭初期趙國方面由名將廉頗統率,以武器裝備而言趙軍更勝秦軍——此時的趙軍已普遍裝備鐵製兵器,這在戰國七雄中是獨一份的;然而秦軍在商鞅變法之後實行的軍公爵制度激勵下憑藉頑強的士氣在初戰中壓制了趙軍的鋒芒: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農曆六月趙將廉頗兵敗,被秦軍攻破趙軍陣地,趙國的兩個重要據點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軍攻佔,秦軍還俘虜了四名趙國的尉官。

初戰失利後廉頗堅壁固守,避免與秦軍野戰。趙軍畢竟是主場作戰,在糧草武器的後勤供應上相比秦軍是佔優勢的,秦軍面對廉頗固守的營壘無計可施,不斷損兵折將而一無所得。在這樣的相持局面下秦國對趙國施展反間計——收買趙國權臣郭開散佈廉頗貪生怕死有投降叛逃之嫌的謠言,最終促使趙王用趙括替換了廉頗。趙括到任後率領趙軍對秦軍發起主動進攻,他不知道的是此時秦軍方面早已換上了有戰神、軍神、殺神、人屠等稱號的名將白起,最終的交鋒結果是趙軍戰敗、趙括戰死、四十萬趙軍被坑殺。至此秦國統一天下道路上最強勁的對手趙國被擊敗,秦國一統天下的形勢日益明朗起來。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弱秦是如何走向強盛的,根據我對大秦帝國的研究,總結出四個階段,現分享給大家,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第一階段:由霸而衰,弱秦可變

秦國本是給周王室養馬的一個西遷華夏部落,因東周平王東遷,秦人護駕有功,始封為諸侯。周平王把西周故地,關中八百里秦川分封給秦國,秦人與西戎血戰三代方得真正立國。及至秦穆公西霸戎狄,地廣三千里,秦國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國勢強盛無比。秦穆公之後秦國四代亂政,加上魏國崛起,吳起帶魏武卒狠打秦國,把一個春秋霸主打得奄奄一息,窮弱不堪,幾於亡國滅種之險境。

正是有秦國的強盛在前、衰弱在此,秦孝公才會下定決心改變秦國,強大秦國。如果秦國從沒有強盛過,談何恢復穆公霸業?如果秦國沒有衰弱到亡國之際,何來變法決心?

第二階段:嬴衛結盟,變法強秦。

秦孝公嬴渠梁是天生的政治家,運用權力出神入化,舉重若輕。每一次佈局都為變法增強力量,為衛鞅全身心變法執政掃清一切障礙。衛鞅則是天生的變法強臣,凌厲冷酷,大仁不仁;衛鞅不僅是法家鉅子,更是執政強臣,不論是庶民百姓,還是貴族宗親,衛鞅都敢於執法,勇於行刑,不以仁義道德標榜自已,不以功成身退為最高目標。

正是有了嬴渠梁與衛鞅這樣的獨一無二的君臣組合,才造就了中國歷史上最為深徹成功的一次變法。而秦國的變法使秦國徹底脫胎換骨,成了戰國之世最新興的國家。東方六國以舊搏新,以散六對混一,其失敗已經註定,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第三階段:堅持法治,代有名君。

秦國並不是戰國之世最先變法的一個國家,也不是最後一個變法的國家,但無疑是變法最徹底,變法時間最長的一個國家。戰國之世魏國是第一個變法的國家,變法時長為兩代人;燕國是最後一個變法的國家,變法時才就燕昭王一代。

秦國從商鞅變法後,秦國新法成為秦國曆代國君的治國神器,無一國君敢復辟,無一國君不真心護法守法。正是因為秦國曆代國君守法護法,才導致了秦國代有名君。秦孝公之後的秦惠文王嬴駟除了殺衛鞅有私德瑕疵外,治國並無差錯,可算一代明君。秦惠王之子秦武王嬴蕩無治國之才,但也勇武有力,在洛陽舉鼎身死後及時傳位於弟弟嬴稷是他對秦國最大的貢獻。秦昭襄王嬴稷是秦國眾多國君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雄主,前期由宣太后與四貴執政,後期親政後也大有作為,長平一戰是徹底把六國的軍力摧毀。接下來的兩位國君在位時間短,沒有多大作為,但也沒有什麼過錯。及至秦始皇嬴政繼位,則是王者出,奮六世之餘烈,一統天下。

第四階段:金戈鐵馬,鐵血文明。

秦惠文王時,採用張儀的連橫政策與六國周旋,對內固本富國,對外不斷蠶食,奠定了秦國強大的物質財富和軍事力量。其間司馬錯帶秦軍佔領巴國和蜀國,裝大了秦國的根基。

宣太后與嬴稷則是在前兩代積累的力量基礎上,東出與六國爭霸。期間戰神白起出世,帶大秦鐵騎與六國數十場硬仗惡戰,生生殲滅六國一百多萬士兵,把六國打得再無還手之力,秦國一統天下已成定局之勢。

秦始皇繼位後,對六國採取滅國政策,以一年一國的速度,把天下蕩平,歸於一治。而後又北伐匈奴,南征百越,均取得了煌煌勝利。秦威烈烈,秦德昭昭,人跡所至,莫不鹹服

。秦國的強盛達到了極至!


大秦鐵鷹劍士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西漢 賈誼 過秦論

秦國,經過六代君主的努力,最終一統中國。秦國的強盛,是六代秦國君臣子民共同努力的結果。其中,我認為,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祖孫三代和商鞅、張儀、范雎、白起四臣是在秦國崛起過程中最重要的七個人。

一.秦孝公渠梁、商鞅:君如青山,臣如松柏,秦國裂變

在春秋初期,秦穆公曾經想過爭霸,但是由於晉國晉文公、晉襄公兩代開啟了晉國的霸業,導致秦國無力東爭,被死死壓制在西陲。於是,秦穆公無奈只能向西發展,最後稱霸西戎。之後,秦國自秦厲公之後,幾代君位動盪,國力大為削弱。轉眼便到了戰國初年。這時,龐然大物晉國被韓、趙、魏三分,魏國率先變法強盛,稱霸天下,著名兵家吳起率魏武卒奪取了秦國的河西之地(今陝西中部)。河西之地速來肥美,農業發達,失去河西的秦國極為貧困落後。這時,天下七國已經初具規模,然而韓、趙、魏、燕、齊、楚看不起秦國,認為秦國野蠻落後,又被魏國死死壓制在貧困的西部,所以被對待如同夷狄。秦孝公即位後,就發佈求賢令,想要富國強兵。

衛國公族衛鞅來到秦國,得到了秦孝公的賞識,轟轟烈烈的變法開始了。變法主要可以總結為幾個方面:

  1. 廢井田開阡陌,重農抑商,以農業立國。

  2. 廢除舊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頒佈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爵制度。

  3. 焚燒儒家經典,禁止遊宦之民。

  4. 增加連坐法,法律,輕罪用重刑,並且鼓勵民眾互相揭發。

以後世的角度看,商鞅的變法並不全是積極的。尤其是輕罪重刑,連坐,鼓勵互相揭發,焚燒儒家經典等幾條,過於苛刻,這是用法過度,過分強調法制而完全忽視德治的極端變法。但是,也有其積極地意義。嚴刑峻法,使得秦國路不拾遺,山無盜賊,鄉村、城鎮秩序安定。而其他幾條,對於秦國來講就意義重大了。廢井田開阡陌,使得宗法制被打破,從此秦國以小家為基本生產單位,不僅增加了稅收,還加強了中央集權。以農業為本,為秦國積攢了厚實的家底。而導致秦國翻天覆地,徹底裂變的就是最重要的“二十等爵制度”的設立。從此,普通百姓也有了晉升渠道,就是打仗,憑軍功晉級。秦國軍隊成了虎狼之師。秦國新軍最終打敗了天下無敵的魏國,收回了之前的河西之地,開始崛起。

衛鞅,獲封商地十五城,號商君,商鞅之名,名垂天下。可以說,商鞅是秦國統一天下的奠基之人,第一功臣。

二.秦惠文王、張儀:合縱連橫,秦國崛起

秦惠文王雖然繼位後殺了商鞅,但是卻沒有廢除商鞅之法。秦惠文王在位期間,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一舉奠定秦國天下第一強國的地位。他任用張儀為相,東出函谷關,趁著魏國被齊國打敗失去霸主地位之機會,徹底攻佔魏國河西之地,逼迫魏國魏惠王遷都大梁,將重心轉移至東部,放棄西部地區。而秦國從此有了東出六國的前沿基地,攻滅巴蜀後,更是獲得了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地位,基本立於不敗之地。秦惠文王,也是悠悠老秦第一個稱王的君主。

張儀,不是商鞅這種改革家,而是權謀家,師從鬼谷子,學習遊說之說。這種人,不會像商鞅一樣使秦國質變,但是卻能為秦國錦上添花。他最著名的就是破壞東方六國的“合縱抗秦大計”。六國齊心,尤其是強國齊楚聯合抗秦,是為“合縱”,一般以楚國為盟主。而各國與秦國結盟,則為“連橫”親秦,以橫破縱,強秦而弱楚。當時是楚懷王在位時期,張儀遊說楚懷王,以商於六百里土地為誘餌,使其斷絕與齊國的盟約。結果,秦國抓住時機與齊國結盟,不僅沒有給楚國土地,還共同出兵打敗了楚國。後又遊說其餘四國,韓趙魏燕紛紛與秦國結盟,合縱徹底瓦解。張儀,靠自己的一張嘴,就瓦解了六國聯盟,為剛剛崛起的秦國贏得了寶貴的發展良機,鞏固了秦國的勝利果實,為後來秦國各個擊破打下了基礎。等六國回過味來,再次合縱抗秦的時候,已經為時晚矣。

三.秦昭襄王、范雎、白起:遠交近攻、攻城略地、天下六國苟延殘喘

秦昭襄王在位期間,大部分時間都活在其母宣太后(就是羋月傳裡的羋月)、舅舅穰侯魏冉的陰影裡。在其母宣太后、其舅魏冉執政期間,魏冉推薦的名將白起崛起,秦國多次擊敗三晉、齊、楚等國,開疆拓土。但是,秦國常年征戰,且以一敵六,盡顯疲態,山東六國再次結盟抗秦,很多戰果都得而復失。

在當了四十一年的王之後(真能忍,也長壽),秦昭襄王才在范雎的幫助下從母親舅舅手中奪回權力,實際執政。范雎是個著名的戰略家、政治家。他當政以後,採取了“遠交近攻”之策,結交遠方的齊國、燕國,不再四處出擊,攻伐無度,而將首要目標定為“滅亡三晉”。從此,秦國騰出手來,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上了統一之路,可以說,范雎的“遠交近攻”之策,為秦國統一的最後一塊拼圖。但是,范雎心胸狹窄,晚年為了一己私利,冤殺了戰神武安君白起。

如果說范雎是戰略無敵的話,白起就是戰術無敵。白起,是魏冉執政時期提拔起來的傑出將領。白起一生征戰無數,未曾敗績,是秦國一統的具體執行人。其中最關鍵的是三場戰役:

  1. 伊闕之戰,周赧王二十二年,白起率秦軍在伊闕殲滅韓國、魏國、東周聯軍,幾乎全滅聯軍24萬人。從此,韓魏無力組織大規模反抗,只能自守,直至滅亡。

  2. 鄢郢之戰,周赧王三十六年,白起率軍伐楚,攻破楚國經營數百年的別都鄢、都城郢,重創楚軍主力,焚燬楚國的宗廟。楚國被迫東遷都到春秋時期陳國故地。此後楚國雖反擊奪回部分失地,但是再也沒有重回舊都,從此苟延殘喘。

  3. 長平之戰,這是決定戰國後期天下走勢的戰爭。可以說是秦國、趙國這兩個同出自嬴姓的同宗之國的國運之戰。戰國後期,趙國自武靈王改革後,崛起為東方強國,天下歸屬實際在秦、齊、趙三國之間展開。齊國由於中了蘇秦的計謀,被燕國打敗,從而失去了和秦國對峙東西稱帝的資格。而燕國也只是曇花一現,並未成為強國。因此,天下之爭,只剩下秦、趙二國。趙國強在軍事,胡服騎射,戰鬥力強。並且先後出現廉頗、趙奢、李牧等名將。最後,趙國臨陣易將,用趙括代替廉頗。結果白起以20萬對40萬,打敗趙國,坑殺全部降卒。趙國經長平一役,損失40萬軍隊,差點亡國。後來,白起被冤殺賜死,趙國被信陵君的魏國軍隊所救免於滅國。但是,趙國一戰回到解放前,徹底失去強國地位,無力阻止秦國統一。白起一生,幾乎是一手打殘了所有的強國,其軍隊戰鬥力實在恐怖。

秦昭襄王之後,東方六國均無力再戰,秦國佔天下一半以上的領土,統一中國只是時間問題。


杜少說歷史


秦人在穆公百里奚變法前,因民風彪悍,戰力算能打,但實在不算多強。秦國地盤裡戎狄雜處,大大小小部落上百,秦穆公稱霸,統合了各部族,增強了一定的凝聚力,但也只是讓這些部落承認贏氏是盟主罷了,並不怎麼鳥國家政府,相互間還爭鬥不休,加上土地貧瘠,除了關中平原一小塊肥地,其他地方山地、丘陵縱橫,周邊不是強大的晉國,就是遊牧蠻族。所以從經濟和軍事上都不被哪怕一分為三的三晉看得起。秦國真正崛起,還是商鞅變法,變法內容具體不詳述了。秦人從變法中得到最大的好處就是從一盤散沙似的部族聯盟轉向了國家制,勇於公斗,怯於私鬥。在戰力變強後的秦國其實還是存在短板的,就是經濟。在秦人攻佔了蜀國,修建了鄭國渠後,最後的短板補齊,秦人才真正具有了睥睨天下的實力。硬實力的夯實和海納百川似的積極吸收外來人才,使得秦國成為一統六合的不二強國。


在城市的邊緣


秦國能夠走向強盛的道路,既有認為的主觀條件,也有更多的客觀條件,二者缺一不可。

主觀上,秦國經過了商鞅變法,統一六國的計劃便已經敲定了。後來的秦國發展和繁榮,如果可以說的話,是跟著商鞅的計劃步伐慢慢的前進罷了。“堅守法治,代有明君”這一點也是後來得到了證實,無論是秦惠文王,還是秦昭襄王,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客觀上,秦國處於西方邊陲之地,相對於中原地區來說,比較的安全。關中之地,崤函之固,可保秦國進可攻退可守。後期司馬錯平蜀,更是為秦國增加了強大的物資條件。所以通過能夠統一大業。


看點兒歷史


在商鞅變法之後強盛的,之前秦朝其實很落後,而且經常有西戎犯境,秦始皇能夠統一六國不是一個人的功勞,(六國論)中說奮六世之餘烈,是很客觀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