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復仇者聯盟3》能威脅到詹姆斯·卡梅隆的統治地位嗎?

備受矚目的《復仇者聯盟3》在北美地區週四收下3900萬美元的票房,在創下漫威最佳提前場記錄的同時,也超越了此前的超級英雄提前場票房冠軍《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3060萬美元,創下超級英雄電影新紀錄!


面對這麼輝煌的首發戰績,不禁讓人猜想,這部投資之大,陣容之華麗,製作之精良的漫威集大成作品能不能創造新的票房記錄,超越《阿凡達》接近28億美元的全球票房,並威脅到詹姆斯·卡梅隆的統治地位呢?

這次的《復仇者聯盟3》能威脅到詹姆斯·卡梅隆的統治地位嗎?

復聯3

答:不能!

先給大家一個影史票房前十的電影數據(單位:美元$)

  1. 阿凡達【2009】全球:27.823億

  2. 泰坦尼克號【1997,2012】全球:21.868億

  3. 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2015】全球:20.682億

  4. 侏羅紀公園【2015】全球:16.704億

  5. 復仇者聯盟1【2012】全球:15.188億

  6. 速度與激情7【2015】全球:15.16億

  7. 復仇者聯盟2【2015】全球:14.054億

  8.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2011】全球:13.281億

  9. 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2017】全球:13.322億

  10. 冰雪奇緣【2013,2014】全球:12.765億

我們來觀察一下這份影史票房前十的榜單就會發現一特有意思的事兒,除前兩名阿凡達和泰坦尼克號以及第十名的冰雪奇緣之外。中間的七部全都是系列作品,也就是說,這些電影都是在前作裡累積了大量的人氣和情懷才最終在這裡集中爆發。星球大戰系列就不用說了,比情懷它天下第一;漫威宇宙電影從08年的鋼鐵俠開始覺醒,這10年來一步一個腳印,在全球瘋狂收割粉絲,逐漸走向自己的巔峰,這些變化在中國尤為明顯。

2012年的復聯1在全球豪取15億美元的票房,在中國的票房是5.68億人民幣,之所以這麼低是因為那時候大多數中國人還不知道漫威是個什麼鬼。而經過三年的沉澱後,到2015年上映的婦聯2,電影口碑顯然不如第一部好,所以票房也比1較低,14億美元。但卻在中國得到了14.64億人民幣的票房,都快到復聯1的三倍了。現在漫威每出一部電影都是7億美元打底,而且當下的檔期也沒有太明顯的對手,所以在中國取得25億人民幣的票房問題應該不大。

這次的《復仇者聯盟3》能威脅到詹姆斯·卡梅隆的統治地位嗎?

聯盟三

但即使是這樣,在我看來複聯3依然無法撼動《阿凡達》的霸主地位,卡梅隆電影不靠情懷,不靠宣傳。它們只是依靠爆棚的口碑在全球各地持續發酵,並最終收割了影史最佳的票房。要說這兩部電影最大的宣傳,就是詹姆斯卡梅隆的名字而已。而他之所以能取得這麼輝煌的戰績,有幾個因素必不可少。

1. 投資大,絕對要大手筆。沒錯,有的小成本電影是可以創造票房奇蹟,但再胖的馬也是馬,它不可能比駱駝大。泰坦尼克號在97年的投資是2.5億美元,而到了09年阿凡達更是翻了一倍到達5億美元的製作成本。

2. 對作品有足夠的耐心,好東西需要打磨,卡梅隆對電影始終堅持一個原則:寧缺毋濫。阿凡達的劇本在拍攝前的十多年前就寫好了,但他硬是等了那麼多年技術成熟後才開始拍攝。

這次的《復仇者聯盟3》能威脅到詹姆斯·卡梅隆的統治地位嗎?

卡梅隆

3.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對電影工業技術的狂熱,卡梅隆並不是一個高產的導演,但他的每部作品都震驚世界,每一次都能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覺盛宴和不一樣的思考。《終結者》系列讓我們在90年代就感受到了機器人的恐怖;《泰坦尼克號》讓我們在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遊輪上欣賞絕美的愛情故事;而《阿凡達》則跨時代般開啟了3D電影的製作大潮。

復仇者聯盟目前在目前的商業電影中屬於佼佼者,但超越阿凡達,在下並不看好。未來我不知道,但就現在來看,有可能超越《阿凡達》的就只有《阿凡達2》。

這次的《復仇者聯盟3》能威脅到詹姆斯·卡梅隆的統治地位嗎?

凡達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