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摹怪石叢篁圖,合理運用好折帶皴,注重畫面的整體性

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聊一聊繪畫這些事。

今天我們接著昨天的說《怪石叢篁圖》,前面我們定好輪廓,那接下來我們就用淡墨起勾勒這些輪廓,但要把握住一個節奏,按照前重後輕,樹濃於石的規律加重。

折帶法為倪瓚所創,我們在行筆時,筆要半側橫拖,然後側鋒折下,當然了,我們在畫的時候也不是筆筆都要這樣,要有變化,要前寬後窄,前輕後按,靈活多變,這樣才讓畫面顯得生動,皴後用幹筆淡墨側鋒略擦,作為皴之輔助,使畫面協調統一。

臨摹怪石叢篁圖,合理運用好折帶皴,注重畫面的整體性

在皴、擦完成後,點、染可以作為一起來完成,這幅畫色調很素,沒有過多的染色。前面的竹為新生,畫竹葉頓筆後向上出鋒,樹葉和苔點都是橫點。在遠處山石的暗部染淡墨,用來擠出無色的瀑布,這樣基本上我們就完成畫面了,最後不要忘記題字,一般寫上作品名稱,日期和姓名,在蓋上自己的印章,這樣才算是一幅完整的作品。

臨摹怪石叢篁圖,合理運用好折帶皴,注重畫面的整體性

好了,今天就說這麼多,喜歡我的記得關注一下,有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