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不死是爲賊」,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9小時之外


老而不死是為賊”出自孔子學生與後人編纂的《論語.憲問》,乍看之下,令當今不少憤青精神為之一振,但孔子原意思恐怕令大多數人失望了。

《論語.憲問》“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言下之意是說,孔子去拜訪他的朋友原壤,原壤不但沒有以該有的禮節接待他,反而是雙腿叉蹲等他來。孔子怒罵道:你這老傢伙,小的時候就不講究兄友弟恭等禮儀,等到長大了到現在又無一可以留給後人傳頌學習的地方,現在還為老不尊,真是害人害己啊。”

大家知道,孔子是我漢人幾千年文明禮儀的化身,對於原壤這樣的,自然是孰不可忍。

但是,回過頭來,我們仔細分析,這裡面有故事,並非如我們想象的那麼淺顯。

翻閱相關資料,我們可以瞭解原壤這個人,在當初他的母親去世的時候,別人都是哀嚎痛哭,他則不一樣,拿起碗就著筷子,打著節拍人家就手舞足蹈唱起來了。於是我們回想,想當年莊子老婆死的時候,也是鼓盆而歌。顯然,孔子這位朋友有點意思,他的所作所為或與莊子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們再參考原文“夷俟”二字。古時候人坐姿與現在不同,特別是春秋時期,大家都是席地而坐。古時候人在正式場合坐姿是兩膝著地,屁股是坐在小腿背乃至腳踝上的。而原壤這種則是兩腿交叉,臀部著地而坐,說白了就是道家還有佛家的打坐一樣,稱之為夷俟。


我們設想孔子曾經師從老聃(老子),而孔子何人,大思想家與教育家,可謂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之人,如果原壤真是那種不學無術之徒,他應該避之唯恐不及,又怎麼可能親自上門去拜訪?

民國的錢穆先生分析的就很合理,據原壤所作所為,與莊子都驚人的類似,其當為道家逍遙派人。他打坐,母親死了不哭反而歌,正是逍遙派順其自然,超然物外的表現。

春秋時期,百家爭鳴,有的人往外在去濟世如儒家,有的人往內裡去渡人如佛家,唯有道家講究的是救人先救自己,往精神境界去探索。

顯然“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個故事不是我們想當然理解那樣,也不是白話註釋那樣,他應該是代表著春秋時期,兩種學術思想的對立交葛與碰撞。原壤此舉應該是道家無為的表現。


不書公子


2016年,王蒙到廣州的一所大學講座,在互動環節,一個學生評價他“老而不死是為蒙”。“這句話我覺得非常好玩。冰心有個閒章《是為賊》,就是老而不死的意思。這多少有點嘚瑟的意思。我現在83歲了,還不能嘚瑟。如果93歲還沒死,那時或許會有新的人生感悟。”王蒙笑道。

王老以豁達的態度一笑了之,頗見風度,不過他老還是有點介懷,所以解釋了一下老而不死是為賊(《讀書》2017年5月封二)。

《論語·憲問》記載: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錢賓四(穆)先生《論語新解》解釋道:

原壤:魯人,孔子之故人。夷俟:古人兩膝著地而坐於足,與跪相似。但跪者直身,臀不著踝。若足底著地,臀後垂,豎膝在前,則曰踞。亦曰蹲。臀坐地,前伸兩腳,形如箕,則謂箕踞。夷即蹲踞。古時東方夷俗坐如此,故謂之夷。俟,待義。夷俟,謂踞蹲以待,不出迎,亦不正坐。 無述:述,稱述義。人在幼年,當知遜悌。既長,當有所稱述以教導後進。
老而不死:此等人,無益於世,老而不死,則是偷生。相傳原壤習為吐故納新之術,從事於延年養生之道;恐因《論語》此言而附益之。 是為賊:賊,偷生義。 叩其脛:膝上曰股,膝下曰脛。以其踞蹲,故所叩當其脛。此乃相親狎,非撻之。
今按:禮度詳密,儀文煩縟,積久人厭,原壤之流乘衰而起。即在孔門,琴張、曾晳、牧皮,皆稱狂士。若非孔門講學,恐王、何、嵇、阮,即出於春秋之末矣。莊周、老耼之徒,終於踵生不絕。然謂原壤乃老氏之流,則非。

在《禮記·檀弓下》中還有關於原壤的記載:

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從者曰,“子未可以已乎?”夫子曰:“丘聞之,親者毋失其為親也,故者毋失其為故也。”

原壤大喇喇地坐著見孔子,在母親死後唱歌,所以後世有人認為原壤是老莊之流人物,甚至認為他習為吐故納新之術,從事於延年養生之道,有早期道家的路子,但是這可能是有點牽強附會了。

也有人認為,原壤只是不修己、無敬畏,以放蕩不羈粗鄙無禮為個性,那或許也說重了。

細究孔子話裡的意思,無非是講原壤年幼的時候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麼可說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個害蟲。

說到底是話趕話地一說,考慮到原壤是孔子的故人,這就是老朋友之間的“責罵”,包括孔子用手杖敲他的小腿,也如賓四先生所說:此乃相親狎,非撻之。

從孔子的話,可見孔子與原壤是從小相識的,如果原壤真是一個無可救藥的壞人,孔子又何以會和他相交一生。

打是親罵是愛,孔子還是把原壤當做老朋友,而孔子本人當時也手持柺杖已步入老年,所以認為老而不死是為賊是針對老年人,這樣的理解或許並不準確。

中神通王重陽如果活著,也一定會罵年歲都活在狗身上的老年周伯通的,但他們還是好哥們,我覺得這基本上就是孔子和原壤之間的情形和狀態。


談古論金


“老而不死是為賊”,很多人簡單的理解為:老了不死就是小偷。

這話出自《論語-憲問》,南宮尋歡自幼熟讀論語,正好可以論說一二。

作為萬世師表,孔子溫潤和善,推崇尊老愛幼的主張,怎麼會罵老年人呢?



原來,這話是孔子說給他的老哥們原壤的,故事背景如下:

原壤母親去世,孔子帶著無限哀思,前去弔唁。而不孝子原壤卻叉開雙腿,逍遙自在的坐著,呆萌的看著孔子。

面對如此情境,孔子極其不平,心想:你老母去世了,你不哭不鬧不上吊、不跪不拜還偷笑。這世界怎麼有如此不忠不孝、無情無義的劣徒?就這樣的人怎麼還把你當了大半輩子的朋友?

想著想著,孔子都快氣炸了。德高望重的孔老夫子,實在控制不住了,舉起手杖直接朝原壤的小腿就幹上去了,邊打邊罵道:你這混球,小時候不孝順父母,長大了一事無成,這麼老了還不死,簡直就是禍害世界,殘害自己。

論語原話如下:

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特別解釋一下,賊在上句中作動詞用,是殘害、禍害的意思,所以,整句不能簡單的從字面上去解釋。

我們可以想象孔老師當時有多憤怒,才能對老友說出如此虐心的話。但大道有公,不得不承認,孔老師當時的怒火燒得有點熊,並不是真理之火。

原壤是道家人物,跟莊子一樣,追求自然與逍遙,活得是相當灑脫。道家認為,生死有命,一切都應順應自然法力,人死了就是重歸自然,塵歸塵土歸土,不必拘泥於那些形式主義。

而孔老師作為儒家的開山祖師,倡導忠孝節義,特重孝道,父母去世,應該什麼都不幹,守孝三年再說。

儒道兩家思想衝突由來已久,莊子也曾嘲諷並批判過孔子和他的儒學。

所以說,信仰不同,不在一個頻道,是無法公平交流的。

但不管怎麼說,尊老愛幼是必須的。


南宮尋歡


“老而不死是為賊”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說:這麼老了還不死,白吃白喝,浪費糧食,浪費資源,跟竊賊沒什麼區別。


形容那些老了而沒有德行的人。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百善孝為先,“首孝悌,次謹信”作為弟子規中的首句,可見孝順在我們這個中華各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所以如果直接從字面意思理解,老了就該早點死去,顯然不符合我們的道德規範,有點罵人的意思。

“老而不死是為賊”原文出處: 《論語·憲問》:"原壤夷(1)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四書》解釋: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待孔子。孔子罵他說:"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麼可說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說著,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這句話是用來罵原壤的。孔子生活的戰國先秦時代是非常講究禮數的,他罵原壤“幼而不孫弟”事出有因。

在《禮記·檀弓下》中有記載:“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

原壤的母親死了,孔夫子幫助他洗沐棺木,他自己卻站在棺木上唱歌,這在當時是非常違背禮教的事情。

時隔多年,兩位老友相見,原壤卻岔開雙腿坐著等待孔子。用現代的說法就是不但不起身迎接還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沒有給晚輩做一點榜樣,所以孔子作為發小,跟原壤一起長大的人,就半調侃半責罵他“老而不死是為賊”。

事實上,在當今形式下,很多老人,不但不給子女半點拖累,還一直髮揮餘熱,幫襯年輕人,老的不但有價值,還很有尊嚴。

在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都還一直在種地、幹農活、幹家務,幫助子女接送孩子。


在我們老家,有一位70多歲的老人,因為當地已經沒有土地可種,就一直做臨時工,後來因為年齡超過了招臨時工的限制,就早出晚歸拾破爛,早上給兒女孫子做早飯,白天接送孫子上下學。


夏天的時候,在自己家的小院裡種菜供一家人的蔬菜供應,冬天負責一家人的燒鍋爐供暖。


按照國家法律規定的退休年齡,老人早已經超過了上班的年紀,應該安度晚年,但是老人不但不拖累子女,還給家裡貼補家用,收拾打掃,力所能及的粗活重活照樣乾的妥妥帖帖。

這樣的老人不但活得有價值,還活得特別有尊嚴,雖然沒有像名家大人物一樣給國家做什麼貢獻,但是受到了兒女的尊重,受到了社會的尊重。


同樣,在城市裡,很多退休了的老人,照顧孫子的飲食起居,接送孫子上下學,成了很普遍的現象。他們領到的退休金,也時常給孫子買學習用品、日用品,兒女下班之後也經常去老人那裡蹭飯。


這些老人,不但解決了兒女上班的後顧之憂,同時給兒子女兒做了很多幫襯。這樣的老人不但發揮了餘熱,而且為整個家庭的穩定做出了很多的貢獻。

所以“老而不死是為賊”是針對一些不但自己德行不好,還給後輩兒孫帶來負面影響,給整個社會造成道德敗壞的老人的。


這些人畢竟是少數和個例。


為那些不但活得有價值,還活得有尊嚴的現代老人點贊。


有書課堂


"老而不死是為賊” 意思是責罵老而無德行者的話。出處:《論語·憲問》:“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原壤:人名,孔子之故人)

《四書》解釋: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待孔子。孔子罵他說:“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麼可說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說著,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四書》的解釋“老而不死是為賊”譯作“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有違儒家“尊老敬長”思想。為什麼人老了就應該去死,不死就是害人蟲?何況孔子比原壤更老,豈不是說自己更該死嗎?所以這決不是孔子說此話的本意。

“老了還給別人做壞榜樣卻不去死,真是個害人賊啊”我覺得這才是孔子的本意,即:人老了更應該給別人做個好榜樣。這樣絲毫沒有不“尊老”的意思。

由孔子“以杖叩其脛”可知,原壤犯的錯誤是在腿上。那時沒有凳子,都是席地而坐,地上有個席子或小墊子。正確的坐法是:跪在地上,屁股坐在小腿上,這種坐法比較文明,講究,表示對他人的敬重與禮節。


而普通不講究的坐法是,屁股直接坐在地上,兩腳伸在前邊。這種坐法顯然比前者舒服多了,但被認為是隨意的,傲漫的,很不禮貌的行為舉止。於是,孔子進來之後,直接用手杖敲了一下他的小腿,意思是說:小腿別亂伸,沒教養!

要知道先秦是而特別講究禮法的時期,孔子本身就主張“不學禮,無以立”,這麼看重禮節的人看到原壤的熊樣,立馬大動肝火而且絲毫不給情面的破口大罵甚至杖敲。


其實孔子對原壤這副模樣咬牙切齒是有原因的,因為原壤是孔子的老相識,孔子跟原壤的關係在《禮記·檀弓下》中有記載:“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夫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

這段記錄說的是原壤的母親去世時,棺材都是孔子幫助整治的,可他居然敲著他母親的棺木唱歌!


這簡直是喪心病狂,孔子當時無視了他,但是作為一個推崇禮節尤其是孝道的人,內心肯定嫌棄噁心他的這個老友。現在又看到他坐沒坐相的樣子,孔子就再也忍不住罵上了。

因此不能斷章取義的理解孔子說的“老而不死是為賊”的意思。


第一,孔子說“老而不死”是針對到具體的個人的,這個人就是毛病多多的原壤,而不是泛指老人。

第二,“老而不死是為賊”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 ”,也就是從小不講仁義道德,長大也沒作為,老了還沒有長者風範的人,可不就是浪費社會資源、浪費國家糧食的混蛋麼?

第三,如果聽到有人用“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調侃自己,是指老人年紀很大了還健在,閱歷豐富,經驗智慧等方面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賊精賊精的,千萬別理解錯了。更不能隨意在老人面前說這句話,以免引起誤解,傷了感情。


有書共讀


老而不死謂之賊,這句話,人們在解釋時,喜歡引經據典,說這是孔子說的啊,什麼禮義啊,就是不碰它的本意。其實哪有那麼多典故。人來世間,少應長,長大了便順應人生的規律,該勞作勞作,該幹事幹事。要娶妻生子就娶妻生子,該享受生活享受生活。儘量按生命規律走完人生旅程。老了,該死便死,不要為了留戀人世,一味垂死掙扎,苟延殘喘。如果死不去,又活不好,還要用孝道一個倫理道德的綱常繩索,捆綁兒孫,拖累家口,強求社會照顧,白白消耗社會資源地好死不如賴活著,便似賊一樣可恥可惡了。須知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榮枯有序,代謝自然。假如世世代代人都不想死,不願死,後來的人哪有生息空間?所以人這個物種,還是應像草木,百獸,花鳥蟲魚一樣自我淘汰。在淘汰不了自己時,也順其自然地活著吧。但是千萬別抱怨,別生恨,認為社會怎麼虧待你啊,兒孫又怎麼不向你盡孝啊。要知道社會的負擔是很重的,兒孫們的負擔也是很沉重的。假使你連這個道理都不明白,還倚老賣老做一個寄生蟲,社會不會把你怎麼樣,兒孫們更不敢把你怎麼樣,可是你就比一個賊的性質沒什麼兩樣了。話,是罵人的,殘酷的,但卻是宇宙間的真理啊!西方文明中,老人申請安樂死的例子已經有了。隨著社會進步,人們逐步提高生死觀的認識,我相信,我們國家也會在老人的生死觀選擇上突破法律和倫理禁錮。那時,這句大不敬的咒語,也就自然消亡了。


李老根2017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這個老不死的”!而且這種“老不死”的人還很多。

一個人老了,如果倚老賣老、因循守舊、故步自封、不接受新事物,甚至還打壓創新的年輕人,那他就是一個“老而不死的賊”,就可能被罵“你這個老不死的”。

這句話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不僅體現在親子關係上、教育上,還體現在國家政策的頂層設計上,當然更是體現在個人修養上。

不過這句話一開始還沒有這個意思。最初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他小時候不謙遜,長大了無作為,老了還不死,白費糧食,那他就可能被罵“你這個老不死的”。要是文化人來罵,就是“老而不死是為賊”了。

最早這麼罵人的,是孔子。孔聖人罵的是一個叫原壤的人。孔夫子不僅這麼罵他,還動手打人,用柺杖敲打原壤的小腿。這在《論語·憲問》有記載: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為什麼現在都21世紀了,聖人教誨幾千年了,“老而不死是為賊”的人卻越來越多?

因為這更多的是一種心理現象,很多人卻並沒有認識到。

一個人上了年紀,精力滿滿不足,心態出現懈怠,就不再那麼積極的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就不再喜歡新鮮刺激,慢慢就會厭惡風險,就容易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跟自己認為的不一樣的就統統是錯的,就只會用以往的標準去衡量新生事物,用過去的經驗去評判未來,也就是因循守舊、故步自封、不接受新事物,認為新生事物這也不好那也不對,甚至倚老賣老、打壓創新的年輕人。變得越來越討厭、越來越反動。

有句話叫“十個老頭九個好漢”,意思是說,人上了年紀,尤其是五六十歲以上的人,都堅信自己是正確的,都會為了自己的面子而與別人辯論,撕逼。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確,甚至做出很殘忍的事。

有些家長,事事包辦,越俎代庖,剝奪孩子的體驗機會,替孩子規劃人生,殊不知這樣做就是拿過去的經驗去判斷孩子的未來,拿已知去賭未知。結果很可能是害了孩子。

舉個栗子來說吧,有的家長在孩子考大學報專業時,不顧孩子的興趣和意願,強行替孩子報自己認為的熱門專業。大家回想一下,遠的不說,這二三十年來,從中文到國際貿易,再到金融、法律……有多少當年的熱門變成了冷門?

這個世界變化越來越快,我們每個人,都要緊跟時代步伐,保持開放心態,保持空杯心態。不然的話,你也可能是“老而不死是為賊”!

老九根據多年的堵人經驗,和當今世界最先進的腦神經科學、心理學,研創了一套簡單易行、行之有效的三步識人法,和四步情緒管理法,特接地氣兒,你也能做到。感興趣的朋友,你給我私信,暗號是“老九”,或者“九哥”,我私下裡發給你。

老九就是我,當過主編,企業高管,閱人無數,教訓滿身。關注老九,我們一起解讀人性,一起總結得失,一起快樂成長。有事您私信我。


老九就是我


老而不是是為賊

前些天那篇文章在線上遇到了一個朋友點評了一下,“另一個原壤啊”。初聽此言我也有點懵,回味了幾天才豁然開朗。孔子作為原壤的老朋友,盡心盡力參與了原壤母親的葬禮,卻看到了原壤放蕩不羈的表演,孔子很生氣,語氣也很重,“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且不說孔子的氣生的有沒有道理,也不說原壤的表現有多驚世駭俗,單就“老而不死”這個說法就非常值得玩味。我國古代是有主動淘汰老年人的慣例的,那是沒辦法的辦法,生產力低下,物質匱乏,勞動力尚且不能果腹自然也就不能保證喪失勞動力的人的生命權了。後來這種“文化”東渡扶桑,成為倭國的一大特色,很多影視作品都有體現,老百姓也習以為常。但是事實證明,這種人為的“優勝劣汰”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他們在近代明治維新以後的強大。我們就事物本身發展變化的規律來分析,老年人為年輕人騰出發展空間,讓出發展資源不失為推動整個社會進步的明智之選。近代的思想啟蒙家大都認為,青年和青年思想是推動人類世界進步的有效動力和根本原因。而我們要是仍然抱著老邁保守的思維和態度面對這個日新月異的新世界也還有點不知好歹的“老糊塗”之嫌。

老舊保守和年輕創新是一對天生的冤家,老同志總會語重心長的“教導”年輕人們,“要穩重要成熟,要深思熟慮,要穩抓穩打,不要輕浮意躁,不要冒險冒進”等等等等。當然,我們的社會要發展,安全穩妥是第一重要的,但是適當的冒險有何嘗不可貴呢?對與創新思想對於新生事物還沒有深入細緻的瞭解和體驗,就要匆匆忙忙的下結論,“騙子,噱頭,違法,違規,逃稅,騙保,假冒偽劣,坑蒙拐騙……”不一而足,這就是某些保守派的“老人”對於新事物對創新的理解和定義。那我倒想問問全世界,既然是千瘡百孔慘不忍睹的創新和發展為什麼又能夠在最快的速度和效率下贏得了人心佔領了市場呢?是,問題和故障一直存在,違法行為也此起彼伏,但是傳統行業和傳統事業之中就都是完美無瑕而且可以與天同壽的嗎?汽車剛剛發明出來的時候也發生過交通事故,而且直到今天天天都有人命喪車輪之下,為什麼全世界各國政府沒有全面禁止汽車出行呢?就因為同樣的一些交通事故,就對“無人駕駛”技術破口大罵,這是具有科學理性思維的人應當的行為嗎?

凡此種種不可勝數。有些人老了,他自己渾然不覺,因為他現在還在舞臺正中央,而且捨不得這個位置,而且禁止其他人登臺表演,對他這樣的“保守”,我們只能一笑而過,世界那麼大,我們再搭建一個舞臺又如何?“你方唱罷我登場”,多元化帶來的才是美麗的世界,要不然彩色攝影技術也不能取代黑白片。


風雲飛度


但凡古語都是有出處的。有了前因才會有後果。

之前,孔子之故人曰原壤者,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槨。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原壤這人是孔子老相識,結果原壤母親去世了,他居然【敲著他母親棺木唱歌】!結果,孔子“為弗聞也者而過之”,孔子很是瞧不起他。

後來,二人有約,孔子見他“夷俟”——屌兒郎當地坐著,就說他“幼而不孫悌,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年幼的時候你不懂得敬順兄長,長大後又沒有什麼可以說出口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個害人蟲。”,可見這是一句戲語。遂“以杖叩其脛”——氣得用柺杖打他小腿。之所以這次孔子發這樣大的火,就是因為之前原壤對亡母的不敬。

縱觀整個事件因果,我們可以看出:原壤本來就不是拘於禮法的人(狸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喪母還在吟歌,等待老朋友當然會“夷俟”了。因此孔子這番話以及敲打小腿的懲戒不過是開玩笑罷了。

後人多不求甚解,不瞭解前因後果,將孔子的戲言斷章取義,用來攻擊自己看不慣的老年人,實在有違孔老先生的原意啊!


這裡是唐山


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而且它是半句話,原句如下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其實這句話不難理解,難理解的事需要了解原壤的身份和孔子說這句話的環境。

我們先看看不同版本的翻譯:

楊伯峻《論語譯註》

原壤兩腿像八字一樣張開坐在地上,等著孔子。孔子罵道:“你幼小時候不懂禮節,長大了毫無貢獻,老了還白吃糧食,真是個害人精。”說完,用柺杖敲了他的小腿。

錢穆《論語新解》

原壤蹲著兩腳(不坐不起),以待孔子之來。先生說:“年幼時,你守遜悌之禮。長大了,又一無稱述(來教導後輩)。只是那樣老而不死,這等於如人生中一賊,(說了)把手中所曳杖叩擊他的腳脛。”

李澤厚《論語今讀》

原壤踞著雙腿,接待孔子。孔子說:“小時候不謙遜,長大了無作為,老了還不死,這叫做禍害。”用柺杖敲他的小腿。

楊朝明《論語全解》

原壤分開雙腿坐著等候孔子到來。孔子說:“年幼的時候不講謙遜和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麼可誇口的成就,到老了又不趕緊去死,這就像是賊一樣害人。”一邊說一邊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我們不論哪種翻譯比較好,反正意思就是孔子罵原壤老不死的。原因就是原壤不遵禮,岔開腿等孔子。我們都知道孔子是非常尊禮的人,按照儒家的標準,當家裡來了客人,身為主人要迎接的。如果是尊貴的客人,要熱情的趨趕過去迎接;低一等的客人,也要這站著迎接。而原壤等孔子的時候,竟然是岔開腿坐著等,這在孔子那裡是最不合禮法的,所以孔子才會罵他,並用柺杖敲原壤的腿,讓他坐好,坐得符合禮法。

但是,孔子可是聖人,為啥要因為原壤沒坐好就罵他呢?這裡面其實是有很多故事的,也就是前面說的,孔子說這句話的環境。

原壤,生卒年不詳,歷史上只記載是孔子的朋友,而且是那種從小長到大的朋友。《禮記·檀弓下》記載說:原壤母親死的時候,就是孔子幫忙料理的後事。但是原壤呢,竟然跑到他媽的棺木上唱歌跳舞去了。而孔子看見了也當沒看見,從旁邊悄悄的走了。為什麼孔子看見了又當沒看見呢?劉寶楠在《論語正義》這樣解釋:原壤在他媽的棺木上唱歌跳舞,是罪大惡極的,已經不能拿禮法來衡量了,所以孔子就沒搭理他,因為孔子是聖人,知道這樣的人是可能被說教的。

而原壤岔開腿等孔子這次,應該發生在孔子給原壤他媽料理後事之後。這一次,孔子覺得他這個岔開腿等人這個習慣是可以被說教,可以被改正的,加之原壤上次在他媽棺材上唱歌跳舞的事,孔子就破口大罵了他。

但是,我們不可忽略的事,孔子和原壤是好朋友。這樣的破口大罵,有恨鐵不成鋼的也有玩笑的成分的在裡面,我們絕對不能斷章取義,將其中的半句話拿出來脫離當時的語境來說。這就像,你一個好朋友整天嚷著說要減肥,結果就是不運動,還零食不斷。你也許會說:“吃吃吃,就知道吃,怎麼不把你撐死”。這樣大概能和孔子罵原壤的話等同。

另外,按照黃侃《論語義疏》的觀點,原壤是一個“方外之聖人也,不拘禮教”的人。那麼我們可以這樣想象,在那個百家爭鳴的時代,人們有不同的價值觀和信仰。孔子作為“方內聖人”,用自己禮教的觀點,去說一個禮教之外,放浪形骸的人,本來就是不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