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融資近3億,馬上找你分錢!

知乎融资近3亿,马上找你分钱!

“你知道嗎?你真的知道嗎?你確定你知道嗎?你真的確定你知道嗎?……”還記得世界盃期間知乎的刷屏廣告嗎?你是不是也被洗腦了呢?作為各行各業精英的必備“發聲”渠道,如今的知乎已然成為青年精英必“混”的良心社區!前天,知乎剛拿到2.7億美元的E輪融資,據說第一步就要找創作者分錢了……

知乎融资近3亿,马上找你分钱!

8月8日,知乎舉辦發佈會宣佈“海鹽計劃”,力圖解決“知乎三問”:如何保障良性討論氛圍?如何兼顧內容的質和量?優秀創作者能否獲得收益?在發佈會最後,知乎創始人、CEO 周源通過視頻正式宣佈,知乎已完成 2.7 億美元 E 輪融資。

據悉,此次融資領投方為尚珹資本,而騰訊、高盛、陽光保險、今日資本和光源資本則選擇跟投。根據天眼查的公開數據,知乎獲此輪融資後,估值達到25億美元。

知乎融资近3亿,马上找你分钱!

拿到融資後真的會分錢?

知乎已成立7年,有超過1.6億註冊用戶,近年正面臨內容質量下滑、商業模式不成功的屢屢質疑。對此,其合夥人、高級副總裁白鬥鬥在發佈會上表示,知乎的核心問題是要提升知識生產和消費效率,為此,知乎需要有更綜合、更系統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

“海鹽計劃”是知乎拿出的解決方案,“鹽值”和“創作者中心”則是該計劃第一階段的兩個核心產品。

“鹽值”系統:即通過知乎的算法,進行雜質信息過濾、優質信息提純。鹽值分值的設定有些像“芝麻信用”。據悉該系統已與知乎社區內原有的權重系統、內容推薦系統和賦權系統打通,向高鹽值用戶開放了綠色通道、公共編輯和加權反對三類權益,未來還會豐富更多權益。如果某些帳號的鹽值過低,會影響其內容在推薦頁面的流通,或者被關閉評論功能。不過該系統目前還屬於內測階段。

“創作者中心”:創作者中心相當於知乎開放給創作者的一個“接口”,作者可以據此瞭解作品的數據表現,擴展專業內容在社區內的影響力,還可憑藉自身創作獲得知乎的經紀合約,最終獲得商業創作收益。這應該就是知乎給創作者的“分錢”方式。

知乎融资近3亿,马上找你分钱!

鉅額融資下能否堅守“護城河”

硅谷知名風投機構Greylock的合夥人Sarah Guo曾提到創業公司通常需要打造6種護城河(moat),包括技術、生態系統(ecosystem)、網絡效應(network)、產品領導者和渠道。今日資本的創始人徐新認為,知乎的護城河不在於內容,而在於生產內容的人以及這些人的連接。知乎從創立之初就構建了一個基於內容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生態系統,並形成了網絡效應。徐新說,知乎的這種網絡效應構築起的“護城河”難以被競爭對手攻破。

不過,知乎的渠道和技術,也就是知乎APP和網站,其版面設計和推薦算法常常被一些用戶所詬病。有網友抱怨說:“刷推薦頁基本上刷不到自己想看的,而是大眾想看的,和頭條越來越像。”

現在消費者對“搜索”的期待,已經不再是簡單地“搜索”到答案,而是搜索到優化、個性化的答案。在這方面,知乎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次知乎拿到這筆高額融資後,知乎商業化的潛在危險更是被提到了更醒目的位置。它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好這筆巨資修砌更高的護城河,可能決定了它能否順利突破“問答社區”商業化的困境。

知乎融资近3亿,马上找你分钱!

其實,從最初的小眾精英文化社區,到如今的大眾社交平臺,知乎已經在一步一步的商業化措施中發展壯大。

2016年,知乎上線原生廣告系統,同時開始通過值乎、知乎live開始探索知識付費,全面商業化的大幕就此來開。知乎的商業化不可謂不成功,用戶數量變多了,過去贊同數量過千就算得上高贊答案,現在數千甚至上萬贊同數的回答已經毫不稀奇。

與知乎商業化同時出現的問題是,知乎開始盈利掙錢了,但是知乎平臺上的用戶並沒有太多商業變現的途徑。2017年8月份,悟空問答“挖角”300多位知乎大V的事件讓是這個問題的一次集中爆發。

知乎融资近3亿,马上找你分钱!

但是,此次拿到近3億美元鉅款的知乎,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對手平臺上鉅款挖角,也不是燒錢補貼,而是淨化社區氛圍、為創作者賦能,正本清源,疏通內部的優質內容浮現渠道。可見知乎早已參透:健康的內容生態才是內容平臺生存的命脈。

知識付費領域,為何知乎異軍突起?

現代社會的生活壓力讓不少人選擇在閒暇時間裡為自己“充電”,由此誕生了一大批知識付費類APP。目前,知識付費的整個領域,其產業規模也正處於持續上漲的態勢當中。據《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8)》顯示,截至2017年低,國內知識付費產業規模約為49.1億元,同比增長近3倍。預計到2020年,知識付費產業規模將達到235億元。

近一個月的時間內,就先後有知識產品創作運營服務機構“時間知道”完成600萬元天使輪投資,投資方為微影資本;互聯網知識服務平臺“天天學農”也宣佈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知識付費服務商“老路識堂”日前也完成了2160萬元Pre-A輪融資等。

知乎融资近3亿,马上找你分钱!

顯然,本次完成2.7億美元融資的知乎,儼然已成“知識付費”領域的第一獨角獸。由胡潤研究院發佈的《2018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 顯示,知乎分別位列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榜單的第96位和104位,成為知識付費領域的佼佼者。

與同行業其他玩家相比,知乎更像一股清流,不急不躁,面對競對的大尺度玩法也並不盲目跟風。本次融資後推出的“海鹽計劃”解決的就是困擾知乎已久的“社區氛圍”和“商業化”兩個核心問題。

在社區氛圍問題上,知乎通過新的信用分數機制有所取捨地“放棄”掉一部分用戶。在商業化方面,知乎則將知識付費的重心轉移到了讀書會這個新的流量陣地。

2018年6月,知乎將“知識市場”業務升級為“知乎大學”。升級後的“知乎大學”,將基於由“課”+“書”+“訓練營”共同組成的產品體系。隨後,知乎大學成為了一個獨立的事業部。知乎內部員工表示,“之前也確實走了一些彎路,現在整體是在正軌的。現在的方向和重點更明確,主要是大眾消費者提供涵蓋通識知識、專業知識和興趣愛好等維度的綜合知識服務。知乎的重要產品已經不是Live了,而是讀書會和私家課。”

很顯然,知乎清楚自身面臨的難題,並且正在積極尋找出路。

值得一提的是,在獲得E輪融資之前,知乎曾藉著首位代言人劉昊然的亮相,拿著“有問題上知乎”的廣告在世界盃比賽節點上強帶了一波節奏。讓不熟悉、不瞭解,但有可能使用知乎的人增進了對知乎的興趣。從媒介策略角度來看,知乎選擇央視跨平臺媒介渠道,直接觸達90%以上的中國世界盃觀眾。而從後期市場反饋看來,也確實實現了品牌認知提升和價值傳遞的目的——知乎已不再是最初的小眾知識社區,而是成長為註冊用戶數超1.6億的綜合知識分享平臺。

知乎融资近3亿,马上找你分钱!

如今,在泛濫的互聯網信息海洋中,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已然是稀缺品。希望知乎在商業化的過程中,能夠不忘初心,在服務好用戶和內容創作者的同時,做好“知識付費”的好榜樣。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