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河:長春綠色宜居的「生態軸」,美麗城市的「景觀帶」

伊通河是長春的母親河。

秉承“治理一條河、改變一座城”的理念,2018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伊通河綜合治理工程計劃中段完成提升優化,全面收尾;串湖、東新開河南湖匯水區、新凱河、南南段、北北段完成消除黑臭等主體工程;農安段、德惠段全面展開截汙、治汙、面源汙染治理。

伊通河:長春綠色宜居的“生態軸”,美麗城市的“景觀帶”

年初以來,各工作組、指揮部在各城區、開發區的大力支持下,集中力量抓徵拆、全力以赴督開工、千方百計促進度,各項工作進展較為順利。

伊通河中段景觀帶基本形成

伊通河:長春綠色宜居的“生態軸”,美麗城市的“景觀帶”

自由大橋

南溪溼地灌木、喬木栽植已完成,景觀綠化將於8月末全部結束;東大橋改建工程主體已完工,計劃8月末主線通車,其餘11座橋樑加固、裝飾正在組織竣工驗收;9座調蓄池設備正在安裝調試;22處驛站全部完工,已對外開放4處,其餘完成水電接入後陸續開放;3項水生態試點工程土建結構已完成,正在栽植水生植物,預計8月末投入使用。

伊通河:長春綠色宜居的“生態軸”,美麗城市的“景觀帶”

南溪溼地

位於伊通河上游的南溪溼地,與伊通河相通,曾經的“爛泥潭”“黑沼澤”,現在成了各類候鳥棲息的天堂。長春踐行“生態治水”理念,綜合運用“水生植物種植”“水生動物放養”和“曝氣”等手段,使南溪溼地水質大幅提升,發揮了“過濾網”的作用,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長春之腎”。

去年冬季,在南溪溼地公園舉辦了以“東北民俗+溼地文化”為主題,集冰雕、雪雕觀賞和冰雪娛樂為一體的冰雪活動,共吸引遊客3萬餘人。

伊通河:長春綠色宜居的“生態軸”,美麗城市的“景觀帶”

今年7月,在伊通河中段綠道,舉辦了全國徒步大賽長春站活動,共3千餘名徒步愛好者參加。母親河綻放新貌,吸引越來越多的長春市民前來遊玩觀賞、休閒健身。

伊通河:長春綠色宜居的“生態軸”,美麗城市的“景觀帶”

白鷺在南溪溼地公園內嬉戲覓食

伊通河:長春綠色宜居的“生態軸”,美麗城市的“景觀帶”

除了上游補水,長春還採取“中水回用”措施,在整個流域規劃建設了29個調蓄池,其中9座調蓄池設備正在安裝調試。調蓄池具有過濾、降汙、錯時調峰及自淨等功能,讓伊通河真正成為“一河活水”。22處驛站全部完工,已對外開放4處,其餘完成水電接入後陸續開放。3項水生態試點工程土建結構已完成,正在栽植水生植物,預計8月末投入使用。

伊通河:長春綠色宜居的“生態軸”,美麗城市的“景觀帶”

其它流域截汙治汙

今年在整體推進各類項目建設的基礎上,長春市重點建設南湖匯水區、東新開河、串湖、新凱河、南南段、北北段截汙治汙工程。其中,南湖匯水區5座調蓄池和長春動植物園汙水處理廠主體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東新開河流域兩岸截汙幹管已完工並投入使用;串湖流域新月公園、楊家公園、珍珠溪公園、宋家明溝、小城子水庫、長春公園、雁鳴湖汙水管線工程已完工,治理吐口50個,翟家明溝、綠園明溝汙水乾管正在努力破解徵拆及阻工難題,抓緊建設。新凱河流域清淤工程已完工,調蓄池工程開工建設。西湖流域、農安段、德惠段各項治理任務有序推進。

整改黑臭水體

在全力推進5個未完成消除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同時,多措並舉,重點鞏固2017年底已基本消除黑臭的70個水體治理成果。特別是今年5月份,在伊通河領導小組亦公室組織巡查並發現的104個問題基礎上,集中對又出現的吐口排汙、河岸垃圾、岸邊廁、畜禽養殖等受汙染反覆的黑臭水體進行了專項督查整改。

伊通河:長春綠色宜居的“生態軸”,美麗城市的“景觀帶”

各類文化元素有機融入

建設者堅持以開闊的視野、審美的眼光,把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各類文化元素融入到伊通河綜合治理工程建設中。

伊通河中段將工業、電影、民俗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五島、十園”的景觀之中,其中工業軌跡公園、漁航文化公園初步建成。在兩岸沿線佈置雕塑藝術作品77件,彰顯著“雕塑之城”美韻。月亮島文化公園主題雕塑正在進行創作方案的招標工作。回憶島清宴閣進入深化設計階段。“城市之源”廣場,將薩滿祭祀等古老的地域文化與歷史事件串聯,呈現著長春200餘年的城市發展歷程。

伊通河:長春綠色宜居的“生態軸”,美麗城市的“景觀帶”

工業軌跡公園

長春水文化生態園主體工程基本完成,正在推進導視系統、公共藝術布展、業態招商等工作,將於國慶節正式開園,屆時將建成集歷史文化遺蹟保護、水文化生態主題、文創產業集群等於一體的文化旅遊創新示範基地。已被評為吉林省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為我市增添一處文化新地標。

伊通河:長春綠色宜居的“生態軸”,美麗城市的“景觀帶”

水文化生態園園區內的“褶皺樓”

伊通河:長春綠色宜居的“生態軸”,美麗城市的“景觀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