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近日,20世紀福斯公佈了電影《鐵血戰士》的正式預告片,短短兩分多鐘的預告片裡火爆場面不斷,顯露真容的“終極鐵血戰士”更是氣壓全場。本片將於2018年9月14日在北美上映。可能有很多朋友並不瞭解這個經典形象,那麼在觀看新作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它的過去。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什麼是“鐵血戰士”?

《鐵血戰士》上映於1987年6月12日。阿諾德·施瓦辛格扮演的特種部隊隊長艾倫·薛弗奉上級指令深入美洲叢林執行救援任務。一行人完成任務後俘虜一名女性,在返程途中遭遇不明敵人襲擊。

在小隊成員幾近全滅後薛弗與這個外星戰士鬥智鬥勇,最終獲得勝利並被美軍救援。

中文譯名中的“鐵血戰士”其實指的是薛弗小隊的這些大兵,而英文“Predator”直譯過來應該是“掠食者”。

後來“鐵血戰士”一詞就很自然地沿用到了 Predator 身上,但因為本身並沒有什麼違和感,反而體現了 Predator 們的危險與殘暴,所以這個美麗的誤會就在大陸地區延續了下來。而在非電影宇宙中,鐵血戰士更多時候被稱作“Yautja”。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鐵血戰士”薛弗(施瓦辛格 飾)

鐵血戰士身高2米——2.8米不等,壽命在1000年以上。他們一生基本都在狩獵,視戰勝強大的獵物為榮譽。在對陣自己認同的獵物時會摘下面具、卸下肩炮及多餘裝備,使用腕刃,甚至徒手去與之對決。

《鐵血戰士》電影的成功主要歸功於“鐵血戰士”這恐怖、具有威脅性的形象設計。如此經典的形象也自然備受民眾喜愛,在歐美漫展上經常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鐵血戰士為什麼狩獵?

鐵血戰士是個尚武的種族。狩獵、戰鬥,這些都刻在了他們的基因裡,使其成為了本能。鐵血戰士的科技水平極高,飛船、戰鬥武器、裝備……幾乎所有的科技都是為了狩獵而發展的。

鐵血戰士也有成人式。

青年鐵血戰士會被派到外星,去挑戰當地最強的生物,如果狩獵成功即證明了自己的強大,成為一名真正的獵人。成人式後的鐵血戰士才有資格使用肩炮。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青年鐵血戰士並不配備肩炮

成年後的鐵血戰士更加熱衷於捕獵。他們會駕駛飛船去各個星球上觀察、選擇獵物,最後進行狩獵。當時薛弗遭遇的就是這種情況。

在2010年的《新鐵血戰士》中,鐵血戰士把幾名地球上的“危險人物”抓起來,投放到一顆經過生態改造、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上進行狩獵。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2010年《新鐵血戰士》

獵人的科技

每個鐵血戰士都是強大的戰士,也是精明的獵手,配合一身裝備更讓它成為密林中生物鏈的頂端。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預告片中出現的鐵血戰士的武器裝備。

套索【預告片0:20左右】

鐵血戰士會預先觀察對手行動,然後設置陷阱。獵物踩中後會被吊起,而再被放下來時,外表會被鐵血戰士“處理”。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在1987年施瓦辛格版《鐵血戰士》中也有被倒吊起來的獵物的鏡頭,這可能是對“無關人員”最後的警告了。而在電影《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簡稱“AVP”)中還出現了隱形套索,這種“狩獵”方式可能對於鐵血戰士來說如同遊戲一般。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頭盔【預告片0:37、0:46、1:19左右】

頭盔是鐵血戰士在暗中觀察敵人時所使用的設備,內置視覺分析器和音頻分析器。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預告片中出現的 20世紀福斯的 logo 就是頭盔中熱成像的視效。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在1987年施瓦辛格版《鐵血戰士》中,主角發現鐵血戰士有熱感觀察系統,遂利用泥漿降低體溫,躲避了一段追殺。但《鐵血戰士2》中,部隊穿著隔熱服進屋搜查,鐵血戰士聽見有人來卻看不見的時候很配合地切換了光感,發現了部隊配槍上的紅外線,緊接著就團滅了對手。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預告片中後來被戴上的頭盔(左)和施瓦辛格版《鐵血戰士》中的頭盔(右)被陳列在一起

矛槍、網槍【預告片0:47左右】

畫面中鐵血戰士抬手發射出一個武器,因為沒有火光效果,所以應該不是火箭彈,可能是擊殺用的矛槍或是抓捕用的網槍。這種裝備佩戴在鐵血戰士的右腕部。

裝備在腕部的矛槍可以通過快速發射出的矛頭刺穿獵物的身體。網槍所射的網則會不斷收縮,通過銳利且堅固的金屬網最終把獵物切割。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在《AVP》中的鐵血戰士就用過網槍來控制異形。隨著網的收縮,異形被搞得遍體鱗傷,後靠血液腐蝕了網。這個形象的異形也多次被做成《AVP》系列的玩具。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腕刃【預告片1:11、2:06左右】

就如獵人會配備獵刀,每個鐵血戰士都會配備腕刃。除了用來處理獵物外,這個武器可以說是鐵血戰士最後的防線。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面對自己認同,且不持槍的對手時,鐵血戰士會用自己的腕刃應對,給予對方尊重。這個武器在某些單挑戲份中頗具儀式感,比如施瓦辛格版《鐵血戰士》中鐵血戰士與士兵橋頭一戰,又或是2010版《鐵血戰士》裡與日本極道拼刀的橋段。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兩位都可以算是“仁俠”了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終極鐵血戰士身上並沒有什麼裝備,但依舊佩戴腕刃

手裡劍【預告片1:17左右】

這個武器可以手持,也可以投擲。本體帶多支利刃,可以瞬間張開。鐵血戰士投擲的手裡劍威力大到可以把人直接釘在牆上。在《AVP》中出現的手裡劍投擲出去後可以追蹤目標,也可以自動返回到鐵血戰士手中。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肩炮【預告片1:25左右】

肩炮固定在鐵血戰士的左肩,雖然不是每個鐵血戰士都會佩戴,但每部電影裡都登場了。看過電影的朋友肯定對這武器印象深刻。

肩炮使用三條紅色光束進行鎖定,會發射出藍色球形等離子炮。因為發射出的等離子球劇透一定的體積,被打中的獵物身體會被直接擊穿。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三豎“死亡紅線”是從鐵血戰士頭盔上的照準器發射出來的,被這三條線照到估計凶多吉少。電影《AVP》中有許多給照準器的鏡頭。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幽靈行動:荒野》中鐵血戰士在DLC任務中登場。整場戰鬥頗有《鐵血戰士》第一部電影的風範,密林、小隊、屠殺。玩家與鐵血戰士交手時最需要注意的要躲避照準器的鎖定。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鐵血戰士》中的肩炮。體型不大,威力驚人。

在《AVP2》中,受損的肩炮被鐵血戰士“獨狼”取下,摺疊後變成了一把等離子手槍。但由於脫離了鐵血戰士佩戴的供能裝置,這把等離子手槍的威力並不如肩炮狀態下大,且需要一段時間的充能。

對影片的期待

雖然預告片中展示了這麼多鐵血戰士的武器、裝備,但鐵血戰士經典的隱形迷彩、長刃、長矛等元素仍未出現。我相信影片的精彩肯定不止於此。至於終極鐵血戰士從何而來?為什麼要獵殺鐵血戰士?這些疑問還有等電影上映之後才能解惑。

影片將於2018年9月14日在北美上映,喜歡的朋友一定要保持關注!

Predator:其實“鐵血戰士”這個名字是個酷酷的誤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