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好牌打爛 盤點被神運營毀掉的好產品

大江東去浪淘沙,在歷史發展的洪流之中,有無數軟件產品隨著潮起潮落浮沉。那些昔日被視為裝機必備的好軟件,可能現在已經鮮為被人所用。

被前浪拍死在沙灘上的軟件,到底為何竟會淪落到無人問津的地步?

這既取決於它們本身的產品力,也取決於歷史進程;而這些軟件的運營思路,則深切影響著軟件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本來好端端的軟件,一頓操作後失足掉出歷史端莊大道的例子,屢見不鮮。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那些被“神運營”毀掉的好軟件,你都用過幾款?

Winamp:自毀牆角的神級音樂播放器

這是一個老網民異常熟悉的名字,Winamp甚至曾是音樂播放器的代名詞。在上世紀90年代,想要聽歌可沒現在那樣方便。

要在電腦享用到數字音樂的美妙,你先得在網上細細搜尋一番,然後把喜歡的MP3歌曲保存到本地。又或者去買碟的鋪子裡,叫老闆奉上滿載MP3歌曲的盜版碟。而要伺候這些MP3歌曲,Winamp是當時的不二之選!

一手好牌打爛 盤點被神運營毀掉的好產品

Winamp被譽為播放MP3音樂的神器。首先,它資源佔用非常少,運行也異常穩定,就算是當時的老爺機,跑起來也沒有絲毫遲滯;而在用電腦的讓幾乎都懂折騰的那個年代,Winamp出色的可玩性更讓人嘖嘖稱奇。

Winamp支持皮膚更換,而且還能通過插件擴展種種功能。想要更多更勁爆的音效?想要更精確更專業的EQ調節?只需要安裝插件,通通都到碗裡來!

憑藉著高質量的音頻解碼以及領先的設計理念,Winamp走近了千家萬戶,一度成為Win平臺下載數量最多的軟件。對於一個音樂播放器來說,這種成就的確無比耀眼。

Winamp的巔峰是Winamp 2,在輝煌過後,突如其來的神運營就出現了。Winamp 2的下一個版本是Winamp 3,這是一個用離經叛道形容也不為過的版本。

Winamp 3對代碼進行了大幅度的重構,無法兼容Winamp 2的皮膚和插件,而更令人崩潰的是高效穩定的Winamp從此和用戶成為了陌路人——Winamp 3消耗的系統資源遠大於Winamp 2,而且頻頻出錯。

儘管Winamp 2仍和Winamp 3平行開發,但Winamp 3的出現大大拉低了Winamp的印象分,這塊金字招牌就這樣砸在了自己的手裡。

一手好牌打爛 盤點被神運營毀掉的好產品

Winamp衰敗到底是誰的鍋?AOL的神級運營無疑功不可沒。AOL在1999年收購了Winamp,入了AOL這門派後經過一系列的人員管理開發團隊衝突,Winamp立馬自廢武功,弄出了個口碑奇差的Winamp 3。

而實際上,Winamp 2的設計思路到現在仍極具市場競爭力,市面上隨後湧現的Winamp 2精神續作可以從側面佐證這一點。

例如,Foobar 2000正是原Winamp開發公司Nullsoft的成員Peter Pawlowski憤然出走、另起爐灶後推出的作品,繼承了Winamp 2低資源佔用、高可玩性擴展性的特點,時至今日它仍是專業音頻播放器的代名詞。

而國人熟知的千千靜聽可以直接使用Winamp 2的大量插件,和Winamp 2之間的關係由此可見一斑,這讓它一度成為了國內最為風行的音樂播放器——直到它走上了和Winamp一樣的道路,被收購後慘遭魔改,不過這是另一個故事了,就此表過不提。

一手好牌打爛 盤點被神運營毀掉的好產品

Winamp衰敗於自毀招牌,這令人看不懂的運營令人可惜無比。但想想這是AOL的操作,卻又令人釋懷了——被AOL毀過的軟件,何止Winamp一款?ICQ、網景瀏覽器紛紛含淚點贊。

在今天,如果你想要體驗Winamp的精髓,那麼Foobar 2000會是個不錯的選擇。Winamp 2的設計思路時至今日仍未過時,其靈魂繼承者Foobar 2000依然是最出色的音樂播放器之一。

RealPlayer:尸位素餐的坐吃山空

這又是一款老網民無人不知的經典軟件。在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RM/RMVB視頻一度風靡網絡,無論是網上點播視頻,還是偷偷下載收藏的小電影,都能看到RM/RMVB的身影。

而想要播放RM/RMVB視頻,RealPlayer則是欽點之選——RM/RMVB本身就是Real公司開發的私有視頻格式/編碼,配上RealPlayer再適合不過了。

一手好牌打爛 盤點被神運營毀掉的好產品

RM/RMVB視頻的風行,令RealPlayer在PC市場攻城略地。而Real公司的這些產品之所以吃香,和本身強勁的競爭力是脫不開關係的——在網絡仍處於小水管橫生的年代,RM/RMVB所封裝的RealMedia編碼能以較小的數據量呈現出比較清晰的畫質,而且還支持流媒體的特性。

如果想要在網絡上點播視頻,那麼RM/RMVB視頻以及RealPlayer幾乎就是最優解。此情此景下,RealPlayer一發不可收拾,攻佔了互聯網視頻的高地,一度成為了視頻格式的代名詞。

坐擁RealPlayer和RM/RMVB視頻這樣的頂級產品,在互聯網上呼風喚雨,按照正常的發展軌跡,當然是應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進一步鞏固技術優勢,並將業務展開到更多領域,用技術尖刀在其他市場切下更多的蛋糕。

但是,Real公司的運營卻偏偏卻不思進取,它墨守成規運營讓苦心經營的一切最終煙消雲散。

Real公司犯下的第一個打錯,便是錯失向內容平臺轉型的良機。在上世紀90年代末,被譽為“iPod之父”的託尼·法德爾為了實現“便攜播放器+在線音樂商店”的構想,找上了Real公司尋求投資,甚至入職了Real公司。

然而,Real的高層卻拒絕了這一提議,法德爾僅僅在Real公司工作6周後便離職,並在2001年入職了蘋果公司。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法德爾主導的iPod救活了蘋果,堪稱是蘋果歷史上意義最重大的產品之一。而Real公司,則仍守著眼前一份三畝地,白白錯失了開疆拓土的大好良機。

一手好牌打爛 盤點被神運營毀掉的好產品

但是,即使是面前的三畝地,Real公司的守成也並不穩固。Real公司的運營很單一,營收主要靠的是收取RealMedia的授權費——如果某個播放器想要支持RM/RMVB,那麼編碼器解碼器是需要收費的,這基本是將技術優勢變現的最粗暴的方式。

然而,舊技術時時刻刻會迎來新技術的挑戰,RealPlayer和RM/RMVB並非一直無懈可擊,它們很快就迎來了新時代的勁敵。

首先在流媒體領域,Flash的出現讓RealPlayer的點播顯得是如此複雜繁瑣。Flash能夠直接在網頁上鑲嵌播放器而無需外部調用,在使用上就比RealPlayer簡單不少。

其次在視頻編碼領域,RealPlayer的不思進取讓其他技術有了可乘之機,H.264等新一代視頻編碼的出現,讓RealMedia高壓縮高畫質的優勢蕩然無存——H.264在壓縮率和畫質方面比Real編碼更加出色,而且由MPEG組織推進,用有更完善的硬件解碼支持。

最後,Flash可以封裝H.264編碼,兩大勁敵合體給予了RealPlayer致命一擊,RealPlayer毫無招架之力,身影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一手好牌打爛 盤點被神運營毀掉的好產品

一手好牌打爛 盤點被神運營毀掉的好產品

Real公司似乎一直就沒有什麼互聯網公司銳意進取的運營作風,江湖上對於Real公司的最大關注點,要麼是莫名其妙的授權費,要麼是精彩堪比宮斗的內訌,要麼是裁員之類的員工負面消息。

RealPlayer和RM視頻的確曾不失為好產品,但Real公司給世人譜寫了互聯網時代IT企業發展的反面教材,令人扼腕嘆息。

FlashGet網際快車:因沉迷遊戲不戰自退

說起國內下載軟件的老大,迅雷自然是當仁不讓。但迅雷並不是天生強大,它只是天生要強。

不過,要強是否就足以讓後來者將前浪拍死在沙灘上?未必。除了自身的努力,歷史的進程和對手的襯托也至關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迅雷下載器的王者地位,可以說是FlashGet網際快車拱手相讓得來的。

一手好牌打爛 盤點被神運營毀掉的好產品

如果你是一名老網民,應該會對FlashGet的名號記憶猶新。在網絡螞蟻棄療放棄更新後,FlashGet網際快車的出現令司機們找到了完美的取代品。

FlashGet繼承了網絡螞蟻斷點續傳、多線程下載、定時任務等特點,在此基礎上將下載性能功能進一步強化,支持了更多的下載線程,號稱可以提速10倍。在小水管的年代,大家實在沒什麼理由來拒絕它。

不過,儘管大家不拒絕FlashGet,海量用戶都將FlashGet作為裝機必備之選,但FlashGet的作者侯延堂卻偏偏拒絕了FlashGet。

原因無他,那就是遊戲是在太好玩了!在FlashGet如日中天之時,《魔獸世界》也如日中天;在雙日爭輝的天空中,FlashGet的作者侯延堂義無反顧地飛向了艾澤拉斯的世界,FlashGet因此一度停下了更新的步伐。

在互聯網的大潮中,停下手中的活往往意味著翻船,FlashGe長時間停止更新,令迅雷等到了逆襲的時機。迅雷通過頻繁更新,不僅支持FlashGet的幾乎所有功能,而且還加入了大量前所未有的下載機制。

一手好牌打爛 盤點被神運營毀掉的好產品

例如,就算你下載的是HTTP資源,迅雷也會為下載任務加入P2P特性,迅雷下載P2P資源時,獲得了遠勝其他BT電騾客戶端的速度。

一手好牌打爛 盤點被神運營毀掉的好產品

迅雷的這些下載機制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帶來的下載速度提升是實實在在的。而FlashGet嘛……沒有運營的運營,肯定不是好運營。

在作者沉迷魔獸的時光當中,FlashGet漸漸被迅雷的光芒所蓋過,在迅雷的一頓操作下不少網站還將資源換成了迅雷專用鏈,令快車難以再次插足。

事實證明,當一個下載工具站穩腳跟後,是很難被其他下載工具所撼動的,日後QQ旋風挑戰迅雷未遂的故事,也印證了這一點。

然而,FlashGet卻因沉迷遊戲疏於維護,不戰自退,這在很多人看來都相當不可思議。連迅雷在談及自己的威水史的時候,都特別提到“感謝《魔獸世界》,當年迅雷被網際快車(FlashGet)壓制的時候,網際快車創始人侯延堂迷戀魔獸世界,停止更新軟件長達一年,市場份額被迅雷迅速佔領”。

儘管FlashGet在此後也加上了一些類似迅雷的機制,但已經無力迴天。在普通用戶看來,FlashGet因疏於運營而潰敗多少顯得可惜——但對於FlashGet的作者來說就未必了。

在暢遊艾澤拉斯的同時,侯延堂以1000萬的價格賣掉了FlashGet,從一個遊戲迷的角度來看,恐怕沒有比這更神的運營了。

Maemo/MeeGo:為大船掉頭自斷手足

說了一些應用軟件,再來說說操作系統吧。提起諾基亞,很多資深手機用戶心中都不禁泛起一陣唏噓。作為曾經智能機市場的霸主,諾基亞早已經不復當年之勇,淪為了安卓陣營的一名小卒。

而要說到諾基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失去對智能機操作系統的話語權,恐怕不少資深諾粉都會溯源到諾基亞徹底放棄自主研發操作系統、全面轉向Windows Phone之時。而諾基亞的Maemo/MeeGo系統,則是諾基亞全面轉頭運營WP的犧牲品。

其實說起來,Maemo/MeeGo系統要比塞班系統更加根正苗紅。塞班系統是由諾基亞收購而來,Maemo才是真正的親兒子。早在iPhone發佈的兩年前,諾基亞就曾經推出了Maemo的第一個版本OS2005。

實際上,諾基亞並不打算長遠使用收購而來的塞班,把自家開發的Maemo扶持上位,才是諾基亞的最終目標。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Maemo長久以來一直只存在於諾基亞內部及一些開發者的圈子裡,遲遲未正式向市場鋪開的Maemo在2007年遭遇了iOS的狙擊,諾基亞最後在2009年才面向市場推出首款搭載Maemo的機型N900,但大勢已去,未能取得預期的反響。

一手好牌打爛 盤點被神運營毀掉的好產品

諾基亞對市場嗅覺遲鈍,並不意味著Maemo本身是扶不上牆的阿斗。Maemo的設計遠比塞班先進,甚至在很多方面優於同期的安卓——例如流暢度,例如操作邏輯,例如手勢等等。

同時,Maemo還支持Qt,跨平臺能力相當強悍。而在推出了Maemo機型後,諾基亞和英特爾合作,融合英特爾的Mobin系統推出了MeeGo,和Maemo相比功能設計進一步完善。

MeeGo系統的質量是非常高的,它很多設計以現在的目光看來,仍不過時。例如,MeeGo支持全手勢操作,整部手機操作起來甚至不需要按任何按鈕——這正是現在全面屏手機努力的方向。

它的流暢度也非常驚人,對比iOS不落下風,和當時的卡頓代言人安卓有著天壤之別,但可貴的是MeeGo又是真後臺機制。然而,諾基亞全面向WP掉頭的大方略,將Maemo/MeeGo拋離了歷史的航線。

一手好牌打爛 盤點被神運營毀掉的好產品

Maemo/MeeGo失敗的最大原因,很多人認為在於運營——諾基亞主動放棄了這親手栽培多年、潛力無窮的系統,轉向了在當時更不成熟的WP,交出了自己在觸屏機時代對操作系統的話語權。

微軟前高管史蒂芬·埃洛普在2010年加盟諾基亞擔任CEO,上任後很快就把Maemo系統以及Qt等相關項目給砍掉,2011年,諾基亞宣佈放棄開發MeeGo,2013年諾基亞稱將會在2014年停止MeeGo和塞班的支持。

諾基亞全面上了微軟WP的船。接著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WP的諾基亞失敗了,2013年微軟以僅僅7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埃洛普也回到了微軟。Maemo/MeeGo在市場上凳子還沒坐熱就被打入冷宮,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WP/Win10M:一塌糊塗的發展規劃

諾基亞自斷手足拋棄了Maemo/MeeGo,轉向WP陣營,然而終究沒能逃過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的結局——WP/Win10M仍是一個失敗的操作系統。

然而,如果將時間撥回到WP7發佈伊始,可以發現業界和消費者都對它的未來賦予厚望,不少廠商和開發者都在WP7推出的第一時間進行了試水。一時間,WP和iOS、安卓三分天下似乎指日可待。

一手好牌打爛 盤點被神運營毀掉的好產品

WP7雖說功能總體比較羸弱,但它也的確表現出了不同凡響的潛力。例如,它的流暢度是安卓難以與之比肩的,而磁貼界面雖然從視覺層面來說爭議頗多,但不可否認這的確更適合觸控操作。

在WP換用了承自桌面版Windows的NT內核後,人們更是對它生態鋪設的期望值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然而,在微軟的一通運營下,WP讓人大失所望。

首先是一塌糊塗的版本規劃,一次次扭曲了WP的未來、打碎了開發者的期待。在WP8這個更換NT內核的重大版本推出之時,微軟毅然拋棄老設備,一大票WP7只能升級到換湯不換藥的WP7.8,要為WP8開發App得重構。

在WP8.1推出時,App再次變更開發需求,從XAP變成了APPX;在Win10M時,微軟又再次要求開發者轉而開發UWP應用。

在期間,微軟還在移動平臺推出了Windows RT這樣莫名其妙的版本,這些不同的版本都需要開發者分別適配。折騰來折騰去,開發者實在是折騰不來了,紛紛表示就此別過,微軟還是自個兒來玩吧。

一手好牌打爛 盤點被神運營毀掉的好產品

然而微軟自個兒玩,也並沒有把WP玩好。在人們最初的設想當中,Office、Skype、Xbox遊戲等微軟旗下的其他軟件產品,理應成為WP的助力。

但是,這些產品卻紛紛當起了二五仔,劈腿到其他平臺了,甚至把對方伺候得比自家原配更好。例如在安卓平臺上,微軟開發的App在Google Play上架的就有上百款!這架勢真是不把自己當外人的意思了。

一手好牌打爛 盤點被神運營毀掉的好產品

一手好牌打爛 盤點被神運營毀掉的好產品

在開發路線一次次變卦以及其他微軟軟件產品賣隊友的神運營之下,WP在市場份額幾乎損失殆盡的情況下慘淡離場。微軟拿著一幅好牌,打出了最爛的結局,實在讓一眾軟粉大失所望。

後話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後,軟件的湧現和消失速度都達到了一個新的層次,更多的軟件以聞所未聞的姿態進入到人們的視野,又有越來越多的軟件因抓不住歷史的主線而墮入冷宮。

打鐵固然需要自身硬,但如何精準地捕捉到潮流的湧動、作出恰到好處的運營,也是必不可少的。現在如日中天的那些應用軟件,能否一直把握住未來的風向?讓我們繼續展望這個千變萬化的時代吧。

一手好牌打爛 盤點被神運營毀掉的好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