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易經》就當不了宰相和將軍,他把《易經》提到什麼樣的高度?

南韓三星企業集團公司前董事長、被人稱作為三星之父和商業鬼才的李秉詰,他的治業規劃和企業文化的構建,也是秉承《易

經》精神的。

不懂《易經》就當不了宰相和將軍,他把《易經》提到什麼樣的高度?

一進三星電子工廠的大門就可以看到貼在牆上的大幅醒目橫標:“把自己的靈魂投注到工作之中!”三星人有十項生活守則,其中第一項是每日清晨六時起床;第二項,養成節儉樸素的生活習慣;第三項,苦幹實幹,決不懈惰,等等。”據說,這些精神都是來自於《易經》“乾卦”中的:“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之,可與幾也。知終之,可與存義也。”此外,還有《易繫辭》中說的:“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也。”李秉喆確定了三星人十項生活守則,他自己就率先身體厲行,決不鬆懈。他從不乘坐進口汽車,也不用外國貨,出出差到國外回來

時從不購買外國貨做禮物送人。

不懂《易經》就當不了宰相和將軍,他把《易經》提到什麼樣的高度?

至於我們中國人中受到《易經》的感悟和啟迪而成就了一番大事業的人,就更是數之不盡、述說不完了,遠從周公、孔子、諸子百家起,以至後來的漢武、光武,唐宗、宋祖,李白、王維,孫思邈、李時珍等,皆精於《易》。近近代人精通於《易經》近代人精通於《易經》的有:曾國藩、康有為、張之洞、胡雪巖、郭沫若、錢玄同、羅振玉。

不懂《易經》就當不了宰相和將軍,他把《易經》提到什麼樣的高度?

唐太宗時有個宰相名叫虞世南,是個大學問家也是個大政治家,他曾深有體會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你看看,不懂《易經》就當不了宰相和將軍,他把《易經》提到什麼樣的高度?清末兩江總督曾國藩也說:“各朝文人學者沒有不讀《易》的,也沒有不懂醫的。醫者,《易》也。醫則調身,《易》則則調神。”這是他歷觀各朝各代後的概括總結。實則也確是如此,中國歷史上最有第學問的家庭,應當說是蘇氏三父子了。蘇洵的政論文《審勢》中就大談為醫之道,而在《易論》中,又大講:“《易》以神天下之耳目,而其道遂尊而不廢。”醫道與《易》道是相通的,要當個好醫生,不懂得《易》是絕對不行的。我國古代名醫扁鵲、華佗、張仲景、孫孫思邈乃至於李時珍,沒有不通於《易》的。其他各個行業

士農工商,醫卜星相,凡是能夠精通《易》理的的,都可以在自己的行業中做出一番不凡的業績。甚至於屠夫和廚子,也可以借《易》理創造出驚人的成就來。

不懂《易經》就當不了宰相和將軍,他把《易經》提到什麼樣的高度?

莊子在《養生篇》裡記載一個庖丁解牛的故事。那個庖丁在國君面前滔滔不絕地大講宰牛的道理

說,他在龐然大物的老牛面前進退自如,刀刀到骨解,遊刃有餘,之所以能夠如此地綽約酒脫,正是因為他有全牛在胸,熟知牛的各個關節。他的這番話讓梁惠王驚讚不已。他所說的話,實際上即是莊子說的話,通盤講的是《易經》上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