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價值百萬的文章 外圓內方,爲人處世的最高境界

大家好,我是六哥。請關注我的頭條號。每日為大家推送文章。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到朋友圈和朋友一起分享吧! 謝謝你!

一篇價值百萬的文章 外圓內方,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

古時候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有了天圓地方之說。而人立於天地之間,人道的玄機也就隱藏在這方圓之間。

老祖宗的做人智慧就藏在一枚銅錢中。銅錢圓形,內部是一個方孔。做人應當像銅錢一樣,內方外圓。

一篇價值百萬的文章 外圓內方,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

史上有很多精通“方圓”之道而成就功業的。如:諸葛亮、徐文遠、曾國藩、勾踐、乾隆二劉(劉統勳和劉綸)、同時期的劉墉、紀曉嵐等具精此“變通”之道。劉宗元因嚴正剛直,藐視貴族,直言抨擊官場醜惡,顯得鋒芒畢露。以至遭到種種報復和打壓,最後流放南方,方才覺悟:“吾子之方其中也,其乏者,獨外之圓者。固若輪焉,非特於可進,亦將可退也。”

一篇價值百萬的文章 外圓內方,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

古人早已有“變通”之道,

《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想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他像水那樣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

“方”,方方正正,有稜有角,指一個人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張和原則,不被外人所左右。“圓”,圓滑世故,融通老成,指一個人做人做事講究技巧,既不超人前也不落人後,或者該前則前,該後則後,能夠認清時務,使自己進退自如、遊刃有餘。

一篇價值百萬的文章 外圓內方,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

一個人如果過分方方正正、有稜有角,必將碰得頭破血流;但是一個人如果八面玲瓏、圓滑透頂,總是想讓別人吃虧,自己佔便宜,也必將眾叛親離。因此,做人必須方中有圓,圓中有方,外圓內方。


外圓內方的人,有忍的精神,有讓的胸懷,有貌似糊塗的智慧,有形如瘋傻的清醒,有臉上掛著笑的哭,有表面看是錯的對……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樑。人僅僅依靠 “方”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圓”的包裹,無論是在商界、仕途,還是交友、情愛、謀職等等,都需要掌握“方圓”的技巧,才能無往不利。

“圓”是處世之道,是妥妥當當處世的錦囊。現實生活中,有在學校時成績一流的,進入社會卻成了打工的;有在學校時成績二流的,進入社會卻當了老闆的。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成績一流的同學過分專心於專業知識,忽略了做人的“圓”;而成績二流甚至三流的同學卻在與人交往中掌握了處世的原則。正如卡耐基所說: “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專業技術,而85%卻要依靠人際關係、有效說話等軟科學本領。”

真正的“方圓”之人是大智慧與大容忍的結合體,有勇猛鬥士的威力,有沉靜蘊慧的平和。真正的“方圓”之人能對大喜悅與大悲哀泰然不驚。真正的“方圓”之人,行動時幹練、迅速,不為感情所左右;退避時,能審時度勢、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機會東山再起。真正的“方圓”之人,沒有失敗,只有沉默,是面對挫折與逆境積蓄力量的沉默。

在強大的對手高壓下,在面臨危機的時候,採取藏巧於拙、裝糊塗,扮作“誠實”的樣子,往往可以避災逃禍,轉危為安。雖然面臨險境,或遇到突發事件而裝傻看呆。這比臨危不懼和視死如歸的壯烈要明智得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以拙誠與對手周旋,確實不失為一種高明之術。

一個國家有自己的法律制度;一個軍隊有自己的紀律條令;一個企業有自己的規章制度;一個家庭有自己的規矩習慣;一個人有自己的主張和原則——這些都是”方“。這種“方”猶如一個大廈的鋼筋水泥結構和一個人的骨絡,是大廈和身體賴以存在、支撐和站立的基礎,這就是“有圓無方則不立”。

一篇價值百萬的文章 外圓內方,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

水沒有固定的形態,在方形的容器裡就是方的,在圓形的容器裡就是圓的,這就是“隨方就圓”。

“隨方就圓”作為古人做事的智慧,指的是當方則方,當圓則圓,既勇往直前、堅持原則,又靈活變通、圓融自如。

一根筋,認死理,鑽牛角尖,事事計較,處處摩擦,往往只會碰得頭破血流,一敗塗地。

只有“隨方就圓”才是智慧與通達的成功之道。

善於做事的人,會把那“口”字變成圓圈,留下一個圓滿的結局;不善做事的人,事後只會留下一個缺口。

一篇價值百萬的文章 外圓內方,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

做人要方圓並用,

外圓內方才是境界。

方,是一種做人的原則;

圓,是一種處世的智慧;

大家好,我是六哥。請關注我的頭條號。每日為大家推送文章。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轉發到朋友圈和朋友一起分享吧! 謝謝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