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投資審查收緊 中企海外併購增長趨勢不變

歐美投資審查收緊 中企海外併購增長趨勢不變

晨哨併購日前發佈了《晨哨2018中資海外併購半年報》(簡稱《半年報》)。《半年報》指出,儘管中資海外併購所面臨的阻力正在增大,但中資海外併購的潛在交易(傳聞、意向、宣佈狀態)依然佔據相當大的比重,尤其是在披露金額方面,這反映出中資海外併購的動力依然強勁。

根據晨哨併購研究部的數據,2018上半年中資發起的海外併購共有297宗,其中208宗披露了交易金額,披露金額合計981.85億美元。交易宗數同比增長14.23%,環比增長19.76%。披露金額同比下降36.23%,環比下降5.42%。確定性較強的交易(宣佈、簽約和和交割狀態)有247宗,其中190宗披露了交易金額,披露金額合計656.65億美元。

《半年報》顯示,中資併購標的資產主要來自於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其中德國佔比高達13.84%,美國佔比13.66%。在中美貿易投資局勢日趨緊張的情況下,德國有望取代美國成為中資出海第一目的地。

“中資海外併購主要目的地,例如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普遍對中資併購加強了審查,中資海外併購的政策阻力增加,一些被認為先進、敏感的技術標的,不容易獲得或者基本不可獲得。從行業來看,製造業、金融業是終止併購案例的標的資產集中分佈行業。”晨哨集團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羅小軍告訴《中國貿易報》記者,西方發達國家都收緊了外資審查制度,“國家安全”的概念所涉及的範圍正在擴大。

美國方面,旨在為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擴權的《外國投資風險評估現代化法案》即將進入立法程序,該法案擴大了CFIUS審查範圍,增加對特定領域投資的強制性申報以及“特別關注國”名單。

英國方面,英國政府將擴大其調查併購交易的權力,無論所涉及公司的收入規模的大小以及市場份額的高低,並有權審查任何經濟領域中的任何交易。

德國方面,據外媒此前報道,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希望“更好地保護德國公司免受中國投資者的影響”,要求將之前中企收購德國公司股權的審查線,從25%降低到20%、15%甚至10%,以限制中企購買德企股份。前不久,中資企業赴德併購就有兩個受阻案例:德國財政部宣佈由國有銀行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WF)收購50赫茲(50Hertz)20%的股份,使國家電網無緣這家德國的大型電網運營商;德國方面聲稱出於戰略考慮,擬阻止中企煙臺臺海集團對德國機械製造企業萊菲爾德公司的收購。

對此,國家相關部門在2018上半年圍繞對外投資出臺了多項監管政策,如《對外投資備案(核准)報告暫行辦法》和《關於引導對外投融資基金健康發展的意見》等,使中資企業海外併購面臨更加便利化、精細化的監管。

“此外,我國近期出臺的一系列對外開放政策,有助於外企到中國來投資、併購,把優秀的產品和技術帶到中國來。雙方進一步建立信任和加強連接後,有利於中資開展海外併購。”羅小軍說。

《半年報》還顯示,中資企業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併購成為亮點。2018年上半年中資圍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企業共發起69宗海外併購,其中45宗披露了交易金額,披露金額合計161.30億美元。交易宗數同比增長13.11%,環比增長43.75%,披露金額同比增長64.46%,環比下降34.07%。例如,以色列作為“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高居熱門項目來源地榜單第三的位置,佔比11.84%。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的發達國家,其高新技術產業舉世聞名,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繼續推進以及以色列極具吸引力的產業優勢,未來中國投資方圍繞該地區將會有更多佈局產生。

談及未來中資企業海外併購的趨勢時,羅小軍表示,中資企業海外併購的長期增長趨勢不會改變,但增長速度會進入一個低谷階段。他建議,企業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把已收購企業進行整合,“建立信任、積累經驗、改善形象,為下一波浪潮到來做準備。”


投稿/建議:[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