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拍展訊|南行覓跡:M+藏品中的東南亞

藏拍展讯|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

瞭望新興藝術品版圖,一定要看看東南亞。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越南……這些國家的設計和建築、流動影像、視覺藝術等多種藝術實踐,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越見周延精純。

藏拍展讯|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
藏拍展讯|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

南行覓跡:M+藏品中的東南亞”

策 展 人:姚嘉善、王蕾

展 期:即日起至2018 年9月30日

開放時間:星期三至星期日以及公眾假期

上午 11 時至晚上 6 時

地 點:香港九龍西九文化區 M+展亭

由西九文化區M+主辦的“南行覓跡:M+藏品中的東南亞”展覽即日起在香港九龍西九文化區M+展亭舉辦。展出共二十八位藝術家、建築師和設計師的七十件現代藝術作品,涉及設計、建築、流動影像、視覺藝術等。參展藝術家主要來自九個東南亞國家,亦有香港、荷蘭、斯里蘭卡及美國等地。該展覽是M+首次以特定地理區域為主題的展覽,以跨領域的視野和跨國界的策展手法,探索東南亞複雜的歷史與文化,檢視層次豐富的地方情況。

M+行政總監華安雅表示,“南行覓跡”展覽令M+這間立足香港的博物館所發出的聲音更周延精純,亦顯示M+致力把視覺文化當作一種研究方法,呈現來自不同領域的觀點和角度。

藏拍展讯|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

M+行政總監 華安雅(左)與藝術裝置視覺藝術主策展人姚家善(右)

視覺藝術主策展人姚嘉善,設計及建築副策展人王蕾策劃三大主題:“在地脈絡”、“國家與政權”、“跨國流動”,包括當代藝術和設計作品,亦有歷史檔案資料、建築模型等。

在地脈絡

所展示的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作品,是為響應當地的特有情況而創作,如歷史起源、氣候、地形、民間素材、都市環境等。

藏拍展讯|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

GeoffreyBawa《印度尼西亞峇釐巴圖吉巴莊園》設計圖1972-1975年

這是斯里蘭卡建築師 Geoffrey Bawa 在峇里島開展的一項建築計劃的資料.他於1986年出版著作,奠定在東南亞建築師的影響地位。在此之前,他已是塑造“峇釐風格”度假村的重要人物。從檔案中可見他掌握純屬的建築語言,既能從峇釐傳統建築中汲取養分,又能為遊客提供現代感與舒適感。

藏拍展讯|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

越南武重義建築事務所《越南土龍木市風與水酒吧》

武重義在日本回流越南開展建築工作,這是他首個全部用竹子建成的項目。作品適應社會與環境的迫切需求,試圖重新聯繫人與自然。

藏拍展讯|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

柬埔寨藝術家 Sopheap Pich 的大型竹製裝置《複合物》

作品根據傳統竹籃與捕魚器具的形態,自創格子編織法。由多件正方、長方、管狀、圓錐狀幾何對象組成,而非單一結構作品。這也是他首次以組合方式,暗陳列空間將作品組件任意重組。其時金邊市經歷急劇的都市化。作品所呈現的長形直線外觀,透露了藝術家對瞬息萬變的城市景觀感觸至深。

藏拍展讯|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

印度尼西亞視覺藝術家 Eko Nugroho 的戶外作品。

畫面猶如外星太空,居中人物身穿宇宙飛行服,身旁圍繞各種奇怪生物。迷惘感是藝術家一貫的語言。這種漫畫感盛行於Nugroho 的家鄉日惹,與爪哇中部的木刻版畫、蠟染、皮影戲糅合。取材來自印度尼西亞民間工藝圖案式樣,融匯豪邁的街頭美學。

藏拍展讯|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

SimryGill 銀鹽作品《森林Forest#16》1996-1998

作品中Gill以大特寫的手法拍攝熱帶植物,將壁壘分明的自然與文化並排對照。在茂密草木之中可見人們介入自然的痕跡--藝術家將印刷書頁貼到活生生的枝葉上,讓它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任由它們隨歲月流逝而老化腐朽,最終迴歸纖維原料狀態.Gill選的書籍都是與18、19世紀英國殖民主義擴張的著作有關。包括達爾文、約瑟夫.康德拉的作品。促使觀眾關注本土與外來的地方歷史論述,同時思考事物隨時間推移而被同化為某地一部分的過程。

國家與政權

重點展出記錄了兩間英屬馬來亞時期最為多產的建築事務所的相關文獻資料……

藏拍展讯|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

馬來亞合夥制建築事務所《馬來西亞芙蓉市森美蘭州清真寺模型》

藏拍展讯|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

荷屬東印度旅遊信息局《來爪哇和峇釐一遊海報》1930

以氣勢逼人的手繪峇釐姜涅舞者肖像,宣傳旅遊勝地爪哇、峇釐。海報中可見舞者的頭飾,邊框下方亦裁剪至胸前,隱去服飾。

跨國流動

檢視人與思想在東南亞內外的全球流動現象。

藏拍展讯|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藏拍展讯|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
藏拍展讯|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

石家豪《吳哥大樂隊》

作品取材自王家衛的電影《花樣年華》,在這虛構樂隊的4位成員中,2位吉他手即張曼玉、梁朝偉所演的主角,鼓手是歌星潘迪華,木琴手乃王家衛。畫中4人合奏電影主題曲《Quizas,Quizas,Quizas》。電影以1962年為時代背景,當年香港是東南亞移民及貿易互通的樞紐,東南亞順理成章成為香港向外延伸的地域。藝術家在作品中加入“吳哥酒店”,既標誌地域關係,也呼籲電影在吳哥窟取景的最後一幕。

藏拍展讯|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

畫梅春塞《泰國曼谷英國文化協會大樓模型》1983

畫梅春塞認為嚴謹精確的建造實踐,亦是區域與跨國論述概念的發現方法。它的空間外觀設計,旨在引出單一理念或文化中的矛盾之處。同時亦創作對話。他的數個建築項目重現演繹了建築大師勒.柯比意提出的“房子是居住的機器”的概念。

讓我們透過「南行覓跡:M+藏品中的東南亞」這跨領域展覽,探索豐富多元的活力東南亞。

-END-

藏拍展讯|南行觅迹:M+藏品中的东南亚

資料/西九文化區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

《收藏/拍賣》雜誌現進駐媒體平臺有:微信公眾平臺、今日頭條、網易藝術、新浪微博、搜狐新聞、騰訊天天快報、大粵藝術、一點資訊、雅昌藝術網、時代財經APP等主流媒體平臺,部分文章同步更新,形成新一媒體傳播矩陣。

歡迎邀請加入更多媒體平臺!如想商務合作,請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或微信scpm20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