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銘》黃帝的座右銘,《道德經》的「教父」,老祖宗的智慧

周以前的箴銘,以黃帝的《金人銘》為最有名。從金人銘載體的形式看,應該是座右銘的源頭之一:一,它用非常形象生動的金人三緘其口的樣式來警告世人的慎盲。二,它把銘文刻在金人背後,如果沒被銷燬,則可做萬世之則。三,文章中明確說的是"孔子之周,觀於太廟右陛之前,有金人焉"。這也就是說,這個金人放置的地方,是在臺階的右邊。這和座右銘的本質一樣,實際上金人銘本身就是一個大型的座右銘。

《金人銘》黃帝的座右銘,《道德經》的“教父”,老祖宗的智慧

道家向來被稱為黃老之術,以《金人銘》對照《道德經》,亦可知其為《道德經》的思想源頭。

【原文】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

無多言,多言多敗;

無多事,多事多患。

安樂以戒,無行所悔。

勿謂何傷,其禍將長;

勿謂何害,其禍將大;

勿謂何殘,其禍將然。

勿謂莫聞,天妖伺人。

熒熒不滅,炎炎奈何;

涓涓不壅,將成江河;

綿綿不絕,將成網羅;

青青不伐,將尋斧柯。

誠不能慎之,禍之根也。

曰是何傷,禍之門也。

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

《金人銘》黃帝的座右銘,《道德經》的“教父”,老祖宗的智慧

孔子觀金人銘

盜怨主人,民害其貴。

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

故後之下之,使人慕之。

執雌持下,莫能與之爭者。

人皆趨彼,我獨守此。

眾人惑惑,我獨不從。

內藏我知,不與人論技。

我雖尊高,人莫害我。

夫江河長百穀者,以其卑下也。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戒之哉!戒之哉!

【譯文】

古人是很慎重發表言論的。警惕啊!警惕啊!

不要多講話,多講話多敗事;

不要多生事,多生事多禍患。

身處安樂之中一定要防備無善行造成的災禍所帶來的悔恨。

不要說哪裡會有什麼損傷,它的禍害會不斷地滋長;

不要說哪裡會有什麼危害,它的危害將會越來越大;

不要說哪裡會有什麼殘害,它的禍患已經慢慢形成。

不要說沒有人會聽到,上天會在暗中窺視人類。

小小的火苗不及時撲滅,不久熊熊的大火就將會象決口的黃河一樣。

細小的溪流沒有阻塞,最終將匯成江河。

微小的東西如能連續增加,將來也可能成為一張大網。

細小的惡苗不及時拔掉,將來只有用斧頭來清除。

你果能聽進我的教誨,並謹慎去做,這才是幸福的根源。

到處亂講話會帶來怎樣的傷害呢?那簡直就象走到災禍的門口,而不自知。

兇暴、強橫的人是沒有好結果的,爭強好勝的人最終將碰到敵手。

包藏盜心的歹人無不嫉妒擁有財富的主人,人民有怨恨往往歸咎於君上。

古代賢明的君主,知道普天之下誰都不願別人處在自己上邊,所以能禮賢下士,屈已而尊人;知道天下的人都不喜歡別人超過自己,所以後來賢能的聖王雖身處顯位而能待人和氣恭敬、做事謹慎,以減少自己德行的缺失,最終得到人們的愛戴和仰慕。常常保持柔弱以平等的態度對待下面的人,就沒有人能超越你了。

人常爭名逐利,我獨守此左道,人們對這種行為都迷惑不解,我卻獨自堅信不移。

智慧和技能深藏內心不顯露炫耀,我雖處在尊貴的高位,人們也都不會傷害我了。

有誰能在這方面下功夫,那就象江河,雖然表面笨拙、凝重,而能以寬大的胸懷容納百川,是因為它處在低下的地位。

高高在上的天空,幽深渺茫,人的思想無法窮盡它的邊際。

天道悠遠,無親無私,人們的所有無不來自它的恩賜,而天卻能屈居人下,做為常人的我們,又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一定要時刻警惕啊!

《金人銘》黃帝的座右銘,《道德經》的“教父”,老祖宗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