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如果把電影看做生命體

那麼光、影就是它的基礎細胞

它們像雙胞胎似的總是成對出現

但在攝影機的鏡頭下

光影的表現手法和代表意義又各有不同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今天我們藉著幾部大師作品,一起探索

“ 光 ”

是如何在鏡頭中被賦予深層的含義

又是如何通過技術改造最終被膠片捕獲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大氣 透射溫柔情調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光的強弱、形態取決於傳遞的介質。

被攝空間越是深遠,遠處的景物就越有可能發生色彩、明暗,以及形狀上的視覺變化,空氣中水分越多,變化也就越明顯。

這種視覺現象被稱為大氣透視,或者空氣透視。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第一個明確提出這種透視概念的是畫家達·芬奇,他發現細緻地勾畫遠處的景物反而沒有粗糙地描繪來得逼真。

這一發現不僅為繪畫界省去相當多的麻煩,還給電影這門藝術提供了一項新的鏡頭語言。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油畫中的大氣透視

譬如伯格曼的《呼喊與細語》,影片片頭展示了一組戶外鏡頭,陽光從樹影間灑下,風搖影動,珊珊可愛。

因為光線在傳播的途中反覆折射,人眼可見的黃色長波光線最容易受到損耗,保存下來的多是藍色的短波。

就這樣,在自然背景的映襯下,呈現大氣透視的畫面總會顯得寧靜又祥和。

伯格曼有意截取了這組室外的鏡頭,意在與室內以紅色為主基調的緊張氛圍形成劇烈的反差,以此表達女主角艾格尼斯理想的美好和現實的煎熬。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泰倫斯·馬利克也利用大氣透視效果製造一組對照關係。

神作《細細的紅線》中,他將奄奄一息的戰士和具有大氣透視效果的自然背景並置,一縷縷極具質感的光線從士兵頭頂射下……

死亡和生命力在同一畫面中形成強烈對比,彷彿上帝正凝視著荒謬的人間。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室內同樣可以製造出大氣透視效果,適當請灰塵或者蒸汽幫幫忙,即便是在狹小的空間也可以做出明顯的色階變化。

室內的大氣透視效果往往代表著朦朧、曖昧。

因為有了人為參與置景打光,最終的呈現效果也變得更加可控。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站在國產片頂尖位置的《霸王別姬》當中就有諸多大氣透視的運用。

譬如小豆子和小石頭在澡堂子裡洗澡,與師哥赤身裸體坦誠相待對於小豆子而言當然是極具衝擊;

而同時他又對男女之事尚處於懵懵懂懂,當然是選用朦朦朧朧的鏡頭語言來表現最貼切不過了。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再比如姜文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安排馬小軍和米萊獨處時,也常常在室內釋放煙霧製造一種迷濛感。

這不僅應了倆人之間那層曖昧不清的姐弟關係,又與馬小軍錯亂的回憶相合。

在低色溫燈的映照下,橙色的空間內景不僅象徵著少年對愛情對肉體的渴望,也有著老照片那種泛黃破舊的味道。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高亮 製造白色恐怖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說到恐怖,多數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必定是月黑風高的晚上……

可你知道嗎?高亮的強光同樣能製造恐怖的效果。

約莫一個世紀之前電影大師德萊葉就做出了這樣的嘗試,他在《吸血鬼》中完整地呈現了姐姐中邪後的面部特徵。

強光直射少女的臉龐,攝影機通盤記錄下演員從虛弱無力到邪魅癲狂的整個表演過程,一處細節也沒放過。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在德萊葉大膽的嘗試之下,這種高亮效果也成為了他影片中標誌性的白色恐怖。

半個世紀後同樣的手法也被運用到庫布里克的驚悚大作《閃靈》當中,傑克劈門時同樣是強光直射,照亮整個面部,更突顯出每一寸肌肉猙獰時的動態。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當然這麼做也相當考驗演員的功力,稍有閃失可能就會讓整場戲的味道都有所變化。

正因有傑克·尼克爾森的完美演繹,《閃靈》中的這場驚悚戲也成為了恐怖片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一幕。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再說回《呼喊與細語》。

當艾格尼斯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伯格曼同樣佈置了一道強光直射在艾格尼斯臉上,但這一次強光不是要突顯死者痛苦的神情,而是別有一重含義在裡面。

光灑向艾格尼斯,她的病情突然加劇,呼吸也變得急促沒有規律。隨著艾格尼斯死去,光束也一同熄滅。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這裡的光所象徵的正是死神,他降臨到艾格尼斯身邊,將她的靈魂一同帶走。

再有《霸王別姬》中小賴子忍受不住師傅的眼裡嚴厲體罰,決定在吃完兜裡最後一顆糖葫蘆後赴死。

這裡陳凱歌在小賴子頭頂加上一束強光,好似他的天門已開,死神已準備好接收這條生命。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登頂 挑戰用光之巔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談到電影布光,庫布里克是個繞不過去的名字。

別人拍電影打燈,庫神拍電影點蠟燭,當年拍攝《巴里·林登》足足用掉了兩千多支蠟燭,只因為巴里·林登的時代還沒有發明電。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蠟燭做光源有多難拍?

你可要知道蠟燭的照明範圍極小,火光又隨風搖曳,演員一投足一舉手,燭光的明暗程度就會發生改變。

一不當心,就很有可能使得後期剪輯時發生戲不接的情況。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庫布里克在燭光環境下導戲

為了克服這項技術難題,庫布里克很是下心思。

首先作為光源的蠟燭必須使用能發出持續穩定橙光的蜂蜜蠟燭,當時這種蠟燭只有一家意大利的小加工廠生產,光是進貨和運輸就費盡周折。

為了儘可能的擴大光源亮度,庫布里克把主光源選作一座水晶吊燈,最大限度地折射蠟燭發出的微弱光線。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可儘管如此,現場還是太暗,依舊達不到普通攝影機拍攝的需求。

於是他就想法子從美國航天總署(NASA)手裡借來一支原本用作拍攝星圖的大光圈蔡司鏡頭,通過人為地增大通光量來提高底片亮度。

可問題又來了,從NASA借來的鏡頭畢竟是照相機鏡頭,必須要親手DIY一個轉接環接才能接到攝影機上。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更要命的是接了這個外置鏡頭後,攝影機監視器就不能用了,連基本的變焦功能都形同虛設。

因此要確保人物始終在焦點上,劇組還不得不一遍遍測量被攝物體和通光孔的實際距離,攝影師的每一步走位都必須精確到毫釐……

這也是為什麼燭光場景下片中人物都沒有什麼大動作的主要原因。

就算是這樣千算萬算,窮講究的庫布里克還是每場戲都拍了至少二十條,多的達到了五十條,才能確保影片在後期加工時萬無一失。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這些在今天都再不是難題的難題,放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可都是聞所未聞,從未被人征服過的高山。

而庫布里克就是秉著一股勁,頭鐵一定要闖過去,才終於讓他和《巴里·林登》問鼎電影界用光造詣的巔峰。

有庫神在前,再來看當年侯孝賢那部牛逼轟轟號稱全燭光照明的《刺客聶隱娘》,在現代科技加持下簡直像是小打小鬧。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巴里·林登》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刺客聶隱娘》

更別提《巴里·林登》外景拍攝時天氣變幻莫測,庫神愣是憑經驗調整攝影機通光量,確保後期剪輯不會路破綻。

連白天的室內戲,他都堅決不用人造光源,僅憑一扇大窗戶做主光源來表現人物,有意營造中世紀油畫上的光影效果。

難怪外界評價《巴里·林登》每一幀都美如畫,人家還真就是照著油畫拍的。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光線千變萬化

它賦予電影的語言也有千百萬種

電影是一座由“光與影”的神殿

下期我們將繼續領略影像世界中

陰影的獨特魅力

認識電影界的造影大師

我們,只讀經典

*往期經典 公眾號內回覆“目錄”即可查看

關燈拆電影 姜文只有憑這部片子和大師並列才不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