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北京南站渣,數據來「平反」

編者按:本文來自“DT財經”(ID:DTcaijing),作者 王越,36氪經授權轉載。原標題《都說北京南站渣,DT君今天要用數據來“平反”》。

▍和上海虹橋相比,南站照顧了更大多數

不久前,朋友圈突然出現大波“檄文”,集體聲討北京南站,身肩“北京歡迎你”重任的它,被毀了個體無完膚。本來作者也想抱著“看熱鬧不怕事兒大”的心態,從數據上再“火上澆油”一波。沒想到,當技術小姐姐把數據跑出來後發現,南站居然很有可圈可點之處。

尤其還是和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上海虹橋站做對比時,優勢格外明顯!

都说北京南站渣,数据来“平反”

對於一座超特大型城市的交通樞紐來說,高鐵站最核心的功能就是要儘可能多的服務於這座城市的居民。正如“鐵老大”今年5月發文所強調的:

新建車站選址儘可能在中心城區或靠近城市建成區,確保人民群眾乘坐高鐵出行便利。

那麼,南站對於首都廣大人民群眾的覆蓋能力如何呢?

一向倡導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DT君,測算了南站公共交通的半小時覆蓋範圍。

都说北京南站渣,数据来“平反”

北京南站直接與4號、14號線連通,出站後半小時能到達的站點幾乎覆蓋二環以內的所有區域。向南可延伸至五環以外的清源路,東西兩側可達三環外的百子灣和玉泉路,稱得上是四通八達。

反觀一下深受大家愛戴的上海虹橋站。

都说北京南站渣,数据来“平反”

雖然虹橋高鐵站與三條地鐵線對接,但由於地鐵線路走向的原因,出站後如果坐地鐵,則只能選擇沿2號線、10號線往東,或者乘17號線奔西。想要去北部和南部,都需要多費些周折。而且對於內環的覆蓋能力,也非常有限。半小時內最東僅僅可以到達新天地站,人民廣場的炸雞都吃不到。

除此之外,從站點數量上看,虹橋更是被南站“吊打”。

都说北京南站渣,数据来“平反”

北京南站30分鐘內可達的地鐵站點佔了全城總地鐵站數量約1/3,而上海則不足10%。從短時間覆蓋能力的角度上講,一直被大家吐槽的北京南站,其實得益於地理位置和外部交通通達性,有著比上海虹橋更加明顯的優勢。

▍出站15分鐘到不了陸家嘴,但能到西單

30分鐘對於遠途出差和旅行的人們來說,算是個還不錯的體驗,但對於辦公室常年設在高鐵上的職場精英,那簡直是在浪費生命!他們需要更快的速度。

於是我們又嘗試著對這兩個高鐵站提出更高的“要求”——15分鐘輻射圈。如果這個時間範圍能夠覆蓋到城市裡最核心的商務區,高鐵站無疑是為這裡的職場人提供了“保姆般的呵護”。

北京南站的15分鐘公共交通覆蓋範圍同樣進入了二環以內。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雖然國貿CBD與此無緣,但靈境衚衕、西單附近的金融街職場人卻是很大的受益者。

都说北京南站渣,数据来“平反”

可對於上海虹橋站來說,15分鐘最遠僅能抵達伊犁路,剛剛跨過中環線,連內環都沒進去。

都说北京南站渣,数据来“平反”

看來,只有虹橋商務區的小夥伴,能夠享受到“近水樓臺”帶來的便利,靜安寺和陸家嘴的名媛和精英們,皆不在虹橋站的“保姆式服務”範圍內。

當然,精英們可以有更多的出行選擇,但對於我等工作在魔都核心區的普羅大眾來說,南站還有更加令人羨慕的一點,就是打車價格的誘惑。

都说北京南站渣,数据来“平反”

試問,拎著笨重的行李箱準備出行的時候,誰不想優雅的打車去虹橋呢?但陸家嘴的小夥伴們,你們還記得有多少次打開軟件,看到預估價之後,又默默的從包裡掏出了地鐵卡麼?

可以說,在對城市核心商務區的輻射能力上,南站又略勝一籌。

▍北京南站就這麼贏了?

別急,以上皆為我們對北京南站外部通達性和覆蓋範圍的考量,而真正被人們吐槽的是北京南站內部的管理。

一篇題為《為什麼說北京南站不如上海虹橋站?》文章,描述了二者在進站時間上的天差地別:

在北京南站,特別是地下一層安檢進站口,眼看著10米開外就是安檢口,人群卻被七繞八拐的鐵圍欄圈在中間,只能按照一路隊伍魚貫前行。少則20分鐘,多則四五十分鐘才可能抵達安檢口。

登上上海虹橋火車站候車大廳二樓,站內情況一覽無餘,大廳裡一樣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四面安檢口卻總是秩序井然……一般幾分鐘就能進站。

別以為只是進去難,想出來也不是間容易的事:

以DT君自己的親身體驗來看,正常情況下,從上海虹橋高鐵閘機出來後,正常步行速度,到地鐵站臺絕對不會超過15分鐘。

我們假設北京南站進出站平均時長比虹橋慢十分鐘,然後將這10分鐘算入上海虹橋站的公共交通覆蓋範圍,再來對比一下。

都说北京南站渣,数据来“平反”

此前所說的北京南站在公共交通覆蓋能力上的“天資”優勢,幾乎蕩然無存!

不僅如此,說好的打車價格低,也不是絕對的。首先是你在站內很難享受到打車服務!

其次,如果徒步走出站去,到路邊打車,結果會是:

一名初到北京旅遊的乘客(從南站出來)被要求花100元到和平門,另一名乘客要到東四環,被要280元。經向多名司機詢問:到北新橋,4人拼車,每人100元;望京,每人180元,包車最低300元……基本是百元起步。

不得不說,同在一條京滬高鐵上,南端上海虹橋,北端北京南站;同樣兩座“直屬特級站”,呈現出來的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差距怎麼就那麼大呢?

有人辯解說,因為北京人多,人多了管理就難。

真是這樣嗎?

從數據上看,北京南站的建築面積大概是32萬平方米,上海虹橋火車站的建築面積約24萬平方米;去年暑運期間,上海虹橋火車站日均客流量約為20萬人次,北京南站日均客流量不到15萬人次。即便在平時,上海方面的日均客流量也絕不遜色。

所以,一切都是藉口,那問題出在哪兒呢?

屏幕前的你,對南站有哪些不得不說的故事麼?或者對它的改良有什麼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