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單身老人自己一人生活,兒女已在外成家立業,應該如何過?

開心快樂77444


其實農村這類情況很多哦!即便是老伴去世以及兒女也留守農村,大多也是老人自己過日子的!這樣的方式不是說兒女不孝順,而是以前就是這樣的傳統方式,除非老人身體行動不方便了,才會去兒女家輪番照顧的!

下面就簡單聊一下關於這方面的話題,僅供參考:

一、農村是小圈子熟人社會,老人村裡生活並不愁

現如今,留守農村的大多為中老年人和小孩,一般年輕的子女大多城裡生活或外出打工了!即便是對於外地已成家立業的,老人仍還是選擇留守村裡,不過也會時不時的去兒女那裡生活一段時間看看孫子孫女的!

其實對於村裡來說,鄉里鄉親的熟人社會,一般平常是可以相互幫忙的!例如家裡院牆倒了,即便兒女不在身邊,村裡的鄉鄰往往也會叫一聲就會來幫忙的!或許這就是農村與城市裡不同之處吧!

二、農村老人往往不願離村,而村裡生活一般不成問題

對於農村老人來說,或許只有村裡的家才生活的踏實吧!往往會選擇留守農村。即便兒女外地成家了,也可以通過時常走動,或者電話等問候問暖的!一般老人在村裡生活成本也比較低,蔬菜大多是自己種的,而糧食也是自己種的,或者撿拾的!基本夠日常生活了!再加上兒女給的生活費用,基本沒什麼大問題。

而且,在村裡也可以乾乾農活,和村裡的同齡人串串門打打牌啥的!有時候,就可以看到村裡大街上或村外的小樹林裡很多打牌的老人,非常熱鬧!

另外,隨著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好,很多時候,子女也會經常回來看看,再加上農村養老保險的保障,雖然不多,但對於成本低的村裡生活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以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繼續補充觀點看法,共同探討!


龍百曉生


兒孫繞膝、四世同堂、天倫之樂等等名詞,形容的是

一家幾十口生活在一起,老年人享受兒孫滿堂的幸福生活。那是指過去的農經社會。

現在人們生活節奏快,思想觀念也與以前大不相同了。大多數兒女從小上學,然後出去就業。即使工作單位離得近也不願意與老人生活在一起。

一是因為存在代溝,生活理念不同,年輕人注重個性張揚,老年人思想保守。

二是生活方式不同,年輕人喜歡快餐,出外聚朋喚友。老年人喜歡節約,安靜,在家裡做飯吃。

三是教育孩子的理念不同,老人教育孫子輩,按照他的觀念去說服教育。兒子和媳婦會按照當下的社會環境教育孩子。

四是生活在一起有諸多不便,人家小兩口吵個嘴就很不方便啊。等等,一些小問題,時間長了就集成大問題了。

如果,兒女家有了孫子、孫女有能力帶就幫人家帶帶,孩子大了,最好不要住在一起。

所以,單身老人也好,老兩口都在也好,只要生活能夠自理,儘量不與孩子們生活在一起。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生活在一個小區裡,不同的樓裡。

如果條件不允許,還是自己過自己的吧,孩子們有時間了就來看看,沒時間了,就甭來。給孩子們創造一個自由空間,同時自己也有個自由空間。如果癱瘓在床那就另當別論了,隨孩子們怎麼商量安排吧。

如果,兒女家有了孫子、孫女自己有能力帶就幫人家帶帶,孩子大了,最好不要住在一起。


莫天聾


為什麼說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這就顯現出來了!這種情況下老人名下的房產、地產(承包地)就是養老資源!身邊事有4例。1.郭大哥夫婦有三女,次女、三女外嫁,長女婿招贅。2.李嫂早年喪夫一女外嫁。名下房產賣給本村村民、承包土地租給他人後跟隨女兒生活。3.李大爺夫妻一女外嫁,李大爺的哥哥有兩子,其次子過繼給了李大爺。4.王某孤身一人、無兒無女,政府給予五保戶照顧,百年後名下財產歸集體處置!



浮雲飄啊飄2


一對夫妻生兒育女,把兒女撫養長大,目的就是為了老有依靠。如老了不想依靠兒女來贍養,不為兒女添麻煩,在農村來說,那就必須存有一定的養老金。老了需要人照顧時就請保姆或進養老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