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管理局局長朱永靈發話了!

圍繞“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專家回應“三點爭議”

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完成交工驗收

港珠澳管理局局長朱永靈發話了!

。這座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由粵港澳三地政府首次合作建設的世界上最長的跨海、跨界大橋,以其設計建設的技術難度之大、工程量之多、協調管理之複雜而舉世矚目。英國《衛報》將其稱作“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而在央視系列紀錄片《超級工程》裡率領一眾我國“超級工程”打頭陣的,也是這座大橋。但正所謂“人紅是非多”,網絡上圍繞這座大橋的爭議和質疑也不斷冒出。2月4日至5日,《環球時報》記者參加了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景觀設計暨工程美學研討會,獨家採訪了交通部原部長黃鎮東、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及副局長餘烈。針對網上的種種質疑,幾位業內專業人士進行了解答。

港珠澳管理局局長朱永靈發話了!

車牌的限制會影響大橋的通行量嗎?

網上有觀點認為,粵港澳三地之間車輛不能互通行駛,僅靠1萬個港珠澳大橋直通車指標根本撐不起這座大橋的交通量。對此,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局長餘烈對《環球時報》記者稱,往來於粵港、粵澳兩地的車輛,都擁有兩地車牌,過去從珠江口西岸地區到香港去,需要繞行虎門大橋,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原來那些從珠江口西岸及粵西地區出發經深圳去香港的車輛就可以從港珠澳大橋直接過去了,因此可以通行的車輛主要有粵港、港澳或港籍單牌車輛(擁有澳門配額)等,原來已經有粵港兩地牌照的車輛會部分分流,選擇港珠澳大橋這條路線。

餘烈介紹說,根據現行政策,要在港珠澳大橋上行駛,一般來講需要粵港或港澳兩地車牌,或持有澳門配額的港籍單牌車輛。此外,三地政府正在對私家車辦理一次性配額申請進行研究,今後私家車憑一次性配額許可證等手續,也能駛入港珠澳大橋。今後,三地政府將視情況在車輛配額上逐步放寬,以促使往來內地和港澳地區的消費者選擇港珠澳大橋這一新線路。餘烈稱,相信三地政府會根據大橋開通以後的情況適時調整跨界通行政策措施,支持大橋交通量,網上的擔心是沒有必要的。餘烈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目前大橋還不會對所有牌照一下全放開,因為出入境畢竟不同於自由行。

此外,網友也很關注一個有趣的技術性問題:香港的行車規則是右舵車靠左行,而內地是左舵車靠右行,那麼在港珠澳大橋上,車輛應該靠左行還是靠右行?《環球時報》記者就此諮詢餘烈,他表示,車輛在大橋上採用內地右側通行規則,車輛到達香港或澳門口岸後,在口岸直接完成左右側交通轉換。車輛在過關後按交通標誌走就行了,“這就是一個交通規則問題,設定好了遵守就行”。

真的收不回利息嗎?

網絡文章“中國為什麼要花上千億,建一座不能通車的大橋”對大橋的營收算了一筆賬:“大橋的造價已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就算利息低至3%,每年的利息也要36億元。按照目前的規劃預期,頭15年連利息都還不起。”事實是這樣的嗎?

“大橋主體工程及三地口岸、連接線共投資約1200億元,但營收及利息不是這麼算的”,餘烈對這一說法回應稱,“三地口岸及連接線建設是由三方政府各自負責的,這部分屬於政府投資部分。大橋主體工程是由粵港澳三方合作共建,這部分工程長度為29.6公里,造價約480億元,其中由中央政府支持的資金加粵港澳三地政府投入的資本金共200多億元,是不需償還的”。餘烈對《環球時報》記者透露,除項目資本金外,不足的部分向銀行貸款解決。“實際上整個工程的銀行貸款部分總共只有270多億元,所以整個港珠澳大橋項目投資1200億裡面,我們只需要償還銀行270億就可以了”。

這270億元都得通過收取過橋費來償還嗎?對此,餘烈稱,主要依靠收費還貸,今後還可以考慮做些商業性開發,利用相關設施做一些特殊經營、旅遊等。但還要具體論證。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靠過橋費來收回建設成本確實比較困難,但大橋建成通車後,兩邊的產業佈局整體上會發生變化,從整體社會效益上看肯定是划算的。“我們在前期可行性研究階段就得出結論,這座大橋本身的財務效益不見得會很好,因為它本身是一個公益性基礎設施,主要是改善投資環境及區位條件,尤其是為了大灣區的國家戰略的實施,這個社會效益一定是非常好的”。

有怎樣的戰略意義?

港珠澳大橋在戰略層面有多大意義?交通部原部長黃鎮東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大橋建成通車後,將產生巨大的政治及經濟利益。“在珠三角的整個公路網絡之中,有三個圈。第一個小圈是虎門大橋和虎門二橋,第二個圈是現在的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這第三個圈囊括了兩個特區,其經濟意義和政治意義要比前兩個圈更大”。黃鎮東表示,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內地和香港澳門的法律制度並不完全是銜接的。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和運營過程必須要取得各地在法律及制度上的銜接,“也就是說在這座橋上,要把我們‘一國兩制’的構想銜接統一起來”。黃鎮東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若粵港澳大灣區未實現陸路交通的聯通,那就只是“珠三角”的概念,有了這座橋,大灣區就在交通概念上形成了。“這座橋的政治含義在於,它是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在實踐上的豐碩成果,真正體現了大橋在建設和運營管理中的‘一國兩制’具體實踐”。

從經濟意義上看,黃鎮東認為,公路是覆蓋社會面最大的一種運輸方式,這座橋為大灣區的建設提供了一個最便捷的、覆蓋社會面最大的交通基礎設施,“整個廣東及周邊地區的東西便捷通道得以形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