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是靠隱忍,成就了一番大業,「隱忍」二字讓你受用一生

司馬懿絕對稱得上是歷史上數一數二的隱忍高手,他了解韜光養晦的門道,平時又喜歡平攤局勢,並且能把權謀之術運用得出神入化,高手的名氣也不是隨便蓋個名頭。

公園239年,郭明帝曹叡病重,把八歲的兒子曹芳託付給了司馬懿和曹爽,曹叡去世之後,曹芳自然繼承了皇位,大將軍曹爽和司馬懿共同輔政曹芳,按照遺詔的內容,這兩個人輔政順序是曹爽在前、司馬懿在後,剛開始輔政的時候,他們兩人各自率領三千軍馬輪流在宮中替換,小皇帝曹芳在繼位剛開始的時候,其實潮劇還算是比較安定。

司馬懿是靠隱忍,成就了一番大業,“隱忍”二字讓你受用一生

但是兩個人合作渡過短暫的和平期後,局面卻發生了大的變化,從年齡上來說,司馬懿比曹爽大二十多歲,資歷尚來說司馬懿已經是老臣,無論是從哪個方面司馬懿都比曹爽賢能,這一點也是所有人公認的事實,但是曹爽心裡不服氣,而且他是越想越不願意,到處去勾結小人,處處與司馬懿對著幹,甚至故意架空司馬懿的權利。

此時的司馬懿明白,自己的勢力還不能與曹爽對抗,只好再次裝病,說自己老年痴呆,還讓所有的人都信以為真,知道公園249年,皇帝要去祭拜先帝,曹爽和他的幾個弟弟以及千名大軍陪著皇帝過去,裝病兩年的司馬懿知道機會來了,他們一出洛陽城,司馬懿就智慧兵馬發生了政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高平陵政變。

司馬懿是靠隱忍,成就了一番大業,“隱忍”二字讓你受用一生

在這一次的政變中司馬懿把以曹爽為首的所有人都一網打盡,並且向皇帝彈劾曹爽等人犯了大逆不道的罪,我們經常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真的是整整十年的臥薪嚐膽,只能說司馬懿太能隱忍,忍了十年終於將自己的政敵一網打盡。

小不忍則亂大謀,我們設想當初的司馬懿沒有忍,用雞蛋與石頭碰撞,說不定走上斷頭臺的就是他了,其實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不公平,當這些事來臨的時候,需要足夠的毅力去忍耐,當然忍讓也是有限度的,如果你的忍讓被人當成了理所當然的應該,那麼你的忍讓換不來別人的感恩,就別再委屈自己,因為忍讓並不是虧欠。

司馬懿是靠隱忍,成就了一番大業,“隱忍”二字讓你受用一生

選擇了隱忍就一直隱忍下去,要麼看清事實真相立即敬而遠之。我們要把耐心與隱忍給給值得我們下功夫的人身上,對於不知道感恩把忍讓當成理所當然的人,要學會運用儒家思想的敬而遠之,不可學司馬懿最後的爭名奪利而讓子孫受罪。

如果司馬懿一直隱忍,雖子孫不能稱帝,子孫都是名門望族,也不至於最後成被劉姓的趕盡殺絕。即使司馬懿奪走了曹氏的天下後,司馬懿的子孫也沒有坐住江山,畢竟還有一個道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會忍,別人更能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