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不佳,估值偏高,軍工板塊憑什麼成爲反彈冠軍?就憑這個!

臨近“八一建軍節”,軍工板塊表現異常活躍,海特高新、航天長峰、航天動力及景嘉微

4股上週以來日均換手率均超過4%。而6月22日滬指觸底後至7月31日,軍工板塊的反彈十分強勢,申萬國防軍工指數以11.78%的漲幅位居28個行業榜首。

事實上,軍工板塊在過去2年多時間經歷了深度調整,自滬指上一輪低點2638點之後,軍工板塊進入綿綿陰跌行情,軍工指數遠遠跑輸大盤。

截至2018年6月22日,軍工指數走出四年來新低876.69點。據數據寶統計,自2016年2月2日至2018年6月22日,軍工指數重挫33.96%,遠低於同期上證指數的漲幅7.47%。

綿綿陰跌邏輯可循

在金融去槓桿大背景下,如無利好,軍工個股難有上漲行情,以下幾點原因成為行情受壓制的重要因素。

1、與市場投資風格背離

2017年上證50指數大漲25.08%,在以該指數成分股為主的白馬股的帶動下,滬指上漲6.56%,而同期軍工指數大幅回調18.25%。

業績方面,以軍工指數的48只成分股為例,過去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的均值為-0.75%,遠遠低於上證50成分股的平均增長率16.48%

從估值來看,軍工成分股平均市盈率(剔除極值)102倍,是上證50成分股的3倍有餘。其中,前者市盈率超過100倍的有15股,包括航發科技、光電股份等。

從外資持股比例來看, 48只軍工成分股中有40只股票獲外資持股,平均持股比例為0.37%,而上證50指數成分股平均持股比例是前者的近4倍

由此可見,軍工板塊業績一般、估值過高,且無熱門題材,與市場投資風格背離。

2、訂單受影響因素較多

軍工行業作為一個國家的軍事及國防支撐,軍工指數的48只成分股中有38只屬於國有性質,軍費開支大,訂單易受軍用裝備拖延,信息不透明、軍工資產證券化率低等諸多因素導致相關企業業績難以釋放。

爆發性反彈能否持續

滬指反彈以來,申萬國防軍工指數以11.78%的漲幅位居28個行業榜首

。值得思考的是,本輪軍工板塊反彈屬於曇花一現還是迎來上漲行情。從消息層面可知,加強軍民融合,推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軍工軍隊與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資源共享是軍工企業改革的主線。

1、八一前後軍工板塊大概率上漲

數據寶統計顯示,歷年八一建軍節前後軍工板塊均會迎來一波上漲行情。從2013年至2018年的數據對比來看,節前10個交易日軍工指數有5次跑贏大盤,跑贏概率83.33%,節後跑贏概率也有80%。

業績不佳,估值偏高,軍工板塊憑什麼成為反彈冠軍?就憑這個!

2、軍工改革,半數以上業績增速加快

目前,48只軍工股均未披露2018年中報。軍工企業一直因較差的業績為人詬病,但從披露預告的23家企業來看,有22家企業業績預喜。其中南洋科技預計中報淨利潤有2780.64萬元至3412.6萬元,增幅為120%至170%;中航飛機受公司本期交付航空產品同比增加的影響,淨利潤同比增長50.62%至96.46%。

與2017年同期相比,以上23家企業中有15家企業的淨利潤增速明顯加快,佔比65.21%。尤其是啟明星辰、四川九洲及衛士通,3股預計淨利潤增速較2017年同期分別增加16254.92%、327.18%和266.45%。

從市場表現來看,自6月22日至7月31日以來,除衛士通股價下跌意外,其餘22家股價均有上漲,漲幅超過20%的有新研股份、航天電器和中航電測

事實上,自去年底,軍工改革已拉開序幕,隨著改革的逐漸落地,軍工行業業績拐點已現,經歷了大幅調整後未來有望進一步上行。

業績不佳,估值偏高,軍工板塊憑什麼成為反彈冠軍?就憑這個!

軍工B重倉股

從機構操作來看,軍工B基金重倉前十的股票中,中航沈飛為新進持股,持倉數量37.71萬股,持倉市值達0.14億元,持倉排名第七。另外,前十名單中,軍工B分別對中國重工、中韓飛機、航發動力等9家企業進行增持。

這十家企業多為行業龍頭,且涉及軍工改革熱點題材,包括大飛機(中航飛機、航天電子、中直股份等)、軍民融合(海格通信)等。從主力主力流向來看,觸底至今,除中直股份等3家企業有資金流出外,其餘7家企業均有主力資金流入,其中中航光電主力淨買入額超4億元。從評級來看,軍工B重倉前十的股票當前機構均給予“買入”或“增持”評級。

今天早盤推薦三隻強勢牛股,三隻全部強勢漲停!恭喜跟上的朋友,本人每天兩點半會進行尾盤個股推薦,大家及時進行把握!

業績不佳,估值偏高,軍工板塊憑什麼成為反彈冠軍?就憑這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