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退休後去2000公里外修行,20年沒回家,80歲回來時弟弟也老了


“你怎麼才來,咱的家呢?”80歲的白髮親姐相隔十幾年後,和弟弟剛一見面就認出了對方,她一把將弟弟摟到懷裡,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抱頭痛哭。“姐,你可回來了”,之後便哽咽說不出話。“我姐是個命苦的人,5歲時沒了媽媽,後媽對她不好,當時我婆婆看她可憐,就接到我們家裡來照顧她。”弟媳婦說,“20多年前,她離家和我們來道別時說,要去寺院裡修行,還讓我們不要和她聯繫。”從此一別就是20多年。

弟弟拿出姐姐年輕時候的照片。姐姐年輕時是她單位裡的骨幹員工,經常外出學習且為人友好。她總梳著長辮子,以前單位裡的同事都喊她“張大辮”,可能是眼光較高,又信佛,一直沒遇上對的人,沒有親生骨肉。50多歲時結過婚,但不長時間就離婚了。家人說,她一生坎坷,幸運的是,12年前遇到了待她如親媽一般的一家人,而現在又能重返故鄉和親人團聚。

“雖然我們家並不富裕,但我姐姐以後就住我們家,我一定把她照顧好。”弟弟說。回到老家後,當地表示儘快幫老人補辦身份證,並恢復退休待遇,補發多年的退休金,讓老人安度晚年。而就在十幾天前,她還遠隔千里,她當時病倒了,想回家成了她的心願。歷時36小時,驅車2000公里。這是去年4月29日拍攝的一組見證80歲老人一別20多年的回家路的圖集故事。


老人回憶說,從離家到回家,間隔太久。上世紀九十年代,退休後的她決定到寺院修行,從黑龍江省富錦市永安寺到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再到濟南,一直在外漂泊。12年前,身無分文的她流浪到濟南藥山腳下,被一位社區好心人阿生收留照顧至今。“和她相處了十幾年,從沒看見過她(急成)這個樣子。阿生說。12年前,他看到自家門前不遠處有一位老太太揹著一袋撿拾的垃圾,飢寒交迫,此後他就開始給老人送熱飯菜、被褥等。

後來,阿生又下決心為老人養老送終,12年如一日地照料。就在前幾天,老人相隔12年,才告訴阿生她的真名,才說出了自己的名字,一家人都住在老家的地址在哪裡。經過當地街道辦事處和救助站的數次聯繫確認,老人被確認為東北一個縣農業局的一名退休會計。當天下午4點多,阿生和愛心志願者一起,決定當晚就開車出發。聽說能回家,老人原本呆滯的眼神瞬間亮了起來,她掙扎著想要站起來,匆忙中頭還不小心撞上了床邊的欄杆。

“我心裡還真捨不得。相處了十幾年,我早把她當親媽看待了。”阿生的妻子帶著兒女,與老人拍了合影留下紀念。臨行前,阿生一家人掉了眼淚。老人也哭了起來:“你們都回去吧,我回家之後就不麻煩你們了,對我好、對你們也好。”阿生的妻子滿面淚水,反覆叮囑老人:“回家後要是覺得不好,就再回來,這裡是你永遠的家。以後想我們,多打幾個電話,我、阿生和孩子們以後會去看你的。”老人躺到愛心車內的臨時床上,向著老家出發了。


一路2000公里遙遠路途中,阿生與朋友兩個朋友輪流駕駛汽車,而老人並沒有熟睡太長時間。路途中,老人望著窗外喃喃自語:想到父母的墳前磕頭認錯。而當汽車路過老家的一個城市時,老人透過車窗看見周圍的高樓,眼神中有些茫然,沒了回家路上的神采,透露出失望與不安。

汽車行駛2000公里後,駛入一個老城區,在一片待遷的工廠附近,車停了下來。眼前的場景,與老人記憶中有太多的不同。“我要回家,你們把我帶到這裡幹什麼?”她著急地吼道,“我不下車,我哪都不去,我要回家。”在大家一籌莫展時,一名50多歲的男子在眾人簇擁下來到車邊。“找到了,這個人說他是老人的弟弟。”“你怎麼才來,咱的家呢?”姐姐一把將弟弟摟到懷裡,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抱頭痛哭。

弟弟背起姐姐回家,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熱鬧起來。弟弟小心地將姐姐背到床上時,家裡又迎來兩位老人。老人看清來人後,眼中又泛起淚光,那是她表妹一家。表妹和她相擁而泣,雙手緊握,“回來就好,以後可別再走了。”更多圖集和深度人物故事,請點擊關注頭條號圖說江淮,帶給你有溫度的視覺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