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鏈科技Video++董慧智:AI新文娛引發OMO新經濟變革

8月2日消息,在2018思路零售數字化服務大會上,極鏈科技Video++聯合創始人&COO董慧智發表了題為《AI新文娛引發OMO新經濟變革》的演講。

董慧智指出,要做成用文娛去推動催生整個IP商業有幾個成功要素:第一,培養圈層消費認知。第二,文娛消費場景識別與創建。第三,線上線下融合的高效率閉環。

董慧智還表示,真正用戶群,按IP去分可能要分幾萬個群,靠人工是不可以做那麼多的。AI可以替代很多人工的粉絲識別、人群劃分和創建場景的工作。我們叫AI為核,IP為輔助。

據悉,大會以“賦能”為主題,由億邦動力網、思路網主辦,本屆大會將從紅利市場、數字場景、數字營銷、數字供應鏈、數字零售服務對接、跨境電商服務對接等多個主論壇和分論壇切入,帶領企業洞察進化方向。

極鏈科技Video++董慧智:AI新文娛引發OMO新經濟變革

極鏈科技Video++聯合創始人&COO董慧智

溫馨提示:本文為速記初審稿,保證現場嘉賓原意,未經刪節,或存紕漏,敬請諒解。

以下是董慧智演講實錄:

Video++從我們開始創立到現在一直做一件事情,就是把AI技術應用於新文娛,服務於商業,用AI把文娛和商業關聯起來這件事情一直是我們在做的。用簡單的話說,我們是把技術做透以後接下來應用於商業,從2016年開始應用於廣告,2017年我們開始著眼於電商,到2018年我們開始著眼於投資線下。

到現在為止,我們把廣告、電商和線下的文娛商業串聯起來,這就是Video++做的事情,所以我們叫AI新文娛引發OMO新經濟變革。我個人並不是喜歡用這樣大名詞,比如說“OMO”這樣的說法。但是我在想,怎麼樣讓大家更好更快理解我們這樣的模式,那最後看了一下還是Video++更符合我們當前要做的事。

從一開始做,2012年開始做,我們團隊是學算法的,圖像也好、視頻也好,用在什麼途徑,怎麼樣用商業價值最大,對大家的影響最大?我們關注了一個事實,我們兩個聯合創始人,另外一位是93年的,我們也觀察到00後、90後和我們70後、80後的文娛很大的區別在於消費觀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買東西完全是出於需求,那個時候因為消費觀念導致的比價、性價比為主的目的電商,總之是帶有目的性需求的,我需要什麼買什麼。

現在大家都看到,90後、00後不是這麼想的,他們花的錢,很大一部分,或者說溫飽的需求,買到好的東西,質量好的東西已經非常弱了,因為已經被滿足的非常好了。這個時候要追求消費的溫度,可能很多人都知道現在的直播打賞的需求,還有很多人做粉絲應援,大家說現在年輕人可能有一半粉絲都花在打賞自己的偶像。

打開淘寶我們去搜同款,發現大量的同款跟動漫、影視等等關聯很大。這個帶來一個新的消費理念,別的地方會說這是消費升級或者是什麼,在我看來年輕人追求的,已經是把精神消費和物質消費融合在一起,由文化所引發的內心因為被某個場景,某個IP所觸動然後進行消費,用觸發型、隨機型的,以前被稱為衝動消費的消費者將會成為未來非常大的比例。

這裡怎麼樣形成衝動消費、怎麼樣形成文化型消費?兩個:一是圈層型的消費。現在大家都在圈層、社群。我們現在正在做的IP衍生品,IP消費大的圈層就是把不同圈層的不同IP粉絲放在一起,變成一個社區。前段時間做了“火影忍者”,發現在“火影忍者”活動現場,在旁邊放了另外一個動漫,這群火影忍者的東西一搶而空,大家都用搶的。而另外一個動漫可能跟《火影忍者》非常相似,但在“火影忍者”的活動現場放一個類似的熱血漫畫,不講是哪家了,但卻無人問津。把這個商品,同樣一群人,放在另外一個動漫場景裡面又是《火影忍者》無人問津,但是這個動漫卻是被一搶而空。這種圈層型的文化觸發的消費,具有非常強的關聯性。跟文娛、當前的應用場景、你所帶的IP屬性也好,關聯性非常大。

我們把新文娛和商業結合,我們就稱為IP商業。IP商業和傳統商業很大區別在於,傳統商業強調是功能、大體量、全業態,覆蓋的是儘可能多的消費人群。所以才會有廣而告之的廣告大行其道。IP人群未來商業很大一部分會跟超級IP混在一起,人、物連接的溫度,這個是未來消費很重要的點,怎麼去創造溫度很重要。

強調情感、個性標杆、IP植入,對應的是小眾群體。可能發現現在的IP細分的非常細,可能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盲盒”,很多人不理解“盲盒”為什麼會被搶的那麼很,一個小盒子放一個,連動畫、文字什麼都沒有,但只是一個嘟嘟嘴的小東西,為什麼大家搶的那麼厲害,還那麼貴?

存在即是合理,就是被搶得很兇。有一個小眾的客群就搶這個東西,只要聚集起來,不斷地給它加內容、加商業,就可以形成指數型消費。找到越來越多細分人群,可能有幾萬個小群,這些小群的消費將會是持續穩定的,這個對於商業來說是很大的變革。

高頻聯繫,現在無論線上線下都是最想追求的東西。經營是“人群”,通過什麼樣的標籤去經營一個“人群”。比如說今年直播收入最大的粉絲,可能他的粉絲群很小,只有幾十個人,但幾十個人一年給這一個主播帶來8000萬的收入,就幾十個人,這個非常恐怖,這和以前大賣場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

剛才講的這些是IP商業和傳統商業很大的區別,IP商業帶來的機會,90後、00後不再迷戀大品牌,這可能是以前做品牌、做營銷的人不願意面對的事情。現在問一個00後,尤其是很有個性的00後,讓他去拎一個LV包什麼的,他可能覺得很土。年輕人對於大品牌的迷信和我們七八十年代那個時候又有不同,大家追的是潮牌。

圈層品牌的崛起,大品牌很大一部分客群在流失,流失到圈層品牌和圈層IP裡面去了。最後是怎麼把圈層品牌和人群分出來,然後用文娛這樣的強文化屬性場景去帶動他、打動他,線上線下關聯起來,形成文娛的經濟,我們把新的消費觀念、商業價值做大,這是我們的任務。

如果我們真的要做成用文娛去推動催生整個IP商業有幾個成功要素:第一,培養圈層消費認知。現在很多大的IP都在做。第二,文娛消費場景識別與創建。很多是現存的文娛場景,這個文娛場景本身商業價值很大,這是一類。怎麼去創建一個場景?從線上到線下把閉環建起來,讓它變成一個商業的循環體系,不斷做大。第三,線上線下融合的高效率閉環。這是大家落實下來怎麼樣做好很重要的一個點。AI的作用,我們一直去研究怎麼樣把它做大。比如說線下做火影忍者的漫展,一場展可能有幾百萬的銷售額,量還是很大的,但畢竟要一個一個去做。

剛才講分很小很小的群,真正用戶群,按IP去分可能要分幾萬個群,靠人工是不可以做那麼多的。AI可以替代很多人工的粉絲識別、人群劃分和創建場景的工作。我們叫AI為核,IP為輔助。我們用AI,做的所有工作,我用AI的技術把所有文娛場景的文娛核心要素識別出來,然後我們在上面。比如說AI最核心載體就是視頻,我們做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在視頻中創建一個Video Os的系統。

舉個例子,這套系統的作用,當我用AI識別到當前視頻中的場景是個聚會的場景,就會立刻知道這個聚會的場景所對應的用戶認知就是年輕、就是潮。在這樣一個場景下面,我們可以設計一個非常年輕化的小應用,可能是大家去抽獎、比拼或者是PK,各種各樣的小應用。拿這個小應用把聚會場景和某個商品關聯起來,比如說已經做過的,2015年-2016年這樣的案例做過很多。

比如說在百威啤酒,在搜狐視頻中間做了一個在百威啤酒在歡樂頌裡面聚會時候的一一匹配,只要出現年輕人聚會就會觥籌交錯,就會發現一個百威啤酒的投票,在這樣的場景你喜歡喝什麼?比如說你願意喝蘋果醋、茅臺、銳澳雞尾酒、百威啤酒?這就起到兩個作用:一是把它跟茅臺很大的品牌關聯起來。二是通過銳澳雞尾酒、百威啤酒、茅臺不同的很明顯的標籤化的消費取向,把百威啤酒當前的人群一下劃分出來了,只要選擇百威啤酒的用戶就是我百威啤酒將來的核心用戶。並且當前所有的選項是來自很強的信息,我正在看的是一個年輕人聚會的場景,給大家非常強的信號,百威啤酒就適合年輕人聚會時喝。投票完還有紅包發放,可以連接到線上線下的環境。

這是中間兩個環,Video和Os要做的工作。第一步識別什麼樣的場景;第二步在識別場景裡面創建一個消費場景;因為文娛只能看,只能玩的,真正消費起來需要創造一個消費場景出來。剛才說了當我在聚會場景裡面可以投啤酒,可以投銳澳雞尾酒,可以在商務場景裡投西裝。接下來當有廣告的效應以後,通過投票、紅包等方式拉入一個電商場景裡面去。我們很重要的工作在於把電商場景嵌入到消費視頻裡面,這跟現在說的“引流”不一樣,我們是在視頻文娛場景裡面創建一個購物場景。第三步是新商業IP;發現這兩個東西“廣告”和“電商”都是利用現有文娛的場景去再加工,把它變成消費場景。

現有所有的文娛IP大部分都是奔著讓大家看的目的去做的,其實整個電商屬性不強。我們還有一大部分工作,我們在創建一種新商業IP,就是使用我們AI和Video Os技術,在直播或者短視頻會創建一個新型的IP,這個商業IP就是為我們商業製造的。

比如說今年在鬥魚上做的海鮮嘉年華,通過持續一個月的嘉年華活動,通過我們創建的這套系統,在直播中直接進行海鮮售賣,有個衡量值,VPM值,每千次觀看可以創建的,文娛的核心在於內容,每千次觀看,每千次播放所帶來的銷售額。這個VPM最高可以做到160塊錢,數字大家可能並沒有那麼熟悉,但千次播放帶來160塊錢,現在全網流量有多少,視頻、文娛的流量有多少,大家可以計算出這個體量到底有多大。

下面介紹一下我們自己,Video++從創業之初,最初一直堅持於技術,在自己領域的,文娛視頻領域的AI技術絕對是世界第一。全球第一個發佈AI全景營銷平臺,叫ASMP。2018谷歌做的全球地標挑戰賽,我們是全球第一。我們把AI應用方面,剛才講的海鮮吃貨嘉年華在鬥魚上做的。Video,騰訊視頻、芒果等等大概有幾十個IP,我們現在都包下來,做IP商業應用。在2018年上半年所上線的基本上一半以上的大型文娛IP都在跟我們合作,做視頻IP衍生商業的開發。像《明日之子》、《爸爸去哪兒》、《創造101》都是和我們合作的。

我們怎麼把一個視頻裡面的商業場景分析出來?叫Video AI,文娛場景內容的挖掘,把任何一個文娛視頻分成了視頻層,接下來是信息層,包含明星、物體、場景以及所有品牌,還有人物動作、表情。場景層,比如說這是大的會議室、辦公室、客廳各種都有。這些都是基礎要素。最核心的情景層,同樣兩個人在一個餐廳裡面,我們有各種各樣的要素分析,可以知道他是浪費約會還是商務場景、旅遊,各種各樣的場景。直接調動人類情感,現在IP所謂的溫度,要的就是情感共鳴,情感共鳴靠的就是情感單元,情感單元是把人的情感調動起來的最核心要素。這是根據情感單元做的各種各樣商業應用,是我們在線上線下合作重要的核心應用。

極鏈科技Video++在積極為AI尋找合適的應用場景,探求文娛領域將AI技術優勢轉換成商業化落地路徑,未來公司也會持續深耕文娛領域,為行業帶來更多創新與能量,解鎖人工智能新價值,形成新經濟力量。集團也將以“Make Video Valuable”為使命 ,期望未來可以帶來更美好的視頻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