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戰鬥機中距飛彈掛2發變4發?背後或特殊能力得到提升

20世紀的中國戰鬥機,不管殲7還是殲8還是飛豹,空戰掛載武器都是近距的霹靂5導彈,或者霹靂8B導彈,雖然殲8和飛豹機頭尺寸都相當的大,可以容納700毫米以上天線直徑的雷達,這其中就引起了很多人的質疑,那麼大機頭雷達為啥連個像樣的中距導彈都裝不了?

殲10戰鬥機中距導彈掛2發變4發?背後或特殊能力得到提升

殲7戰鬥機,機頭雷達口徑極小,掛紅外導彈霹靂5導彈無可厚非

殲10戰鬥機中距導彈掛2發變4發?背後或特殊能力得到提升

同時代的殲8II戰鬥機,空有大口徑雷達,常見掛載就是紅外格鬥導彈

原因就是,中國的脈衝多普勒雷達和中距攔射導彈成熟的很晚,到2005年中國空軍才第一次試射霹靂12主動雷達制導導彈獲得成功,從此之後中國國產戰鬥機才開始裝備國產中距雷達制導導彈。

殲10戰鬥機中距導彈掛2發變4發?背後或特殊能力得到提升

殲8II戰鬥機最初以4發霹靂5紅外導彈和機炮為空戰武器

從此之後,國產殲8F戰鬥機,殲10A戰鬥機和殲11B戰鬥機都先後裝備了霹靂12導彈,晚了15年,終於趕上了發射後不管導彈的世界潮流。

霹靂12導彈是一種先進的主動雷達導彈,這種導彈技術最初來自於美國海軍70年代的F14戰鬥機配套的不死鳥導彈,經過20年研發,90年代開始美國人終於給空軍的戰鬥機也裝上了AIM120主動雷達導彈,這種導彈一經推出,就獲得了不少戰果,世界各國紛紛跟進。

殲10戰鬥機中距導彈掛2發變4發?背後或特殊能力得到提升

依靠不死鳥導彈和awg6雷達,F14可以200公里外同時射擊6架圖26轟炸機

其主要特徵是,初期依靠程序制導,中段依靠載機提供信息,末端20公里由導彈雷達導引頭自動捕捉目標,這種設計,比過去的麻雀半主動制導導彈,靈活很多,過去的麻雀導彈需要載機不停照射,飛機不能做大動作,超過2g立馬就射飛。

由於這個原因,中國仿製意大利阿斯派德的霹靂11半主動導彈,由於霹靂12主動雷達導彈的成功,而很快被淘汰,雖然提前生產了好幾年,最終產量就200發左右,成為中國導彈歷史上少有的短命鬼,研發20年,定型沒多久就被取消。

殲10戰鬥機中距導彈掛2發變4發?背後或特殊能力得到提升

最早期殲10A戰鬥機掛載2發霹靂11導彈,但是很快就淘汰光了

殲10戰鬥機中距導彈掛2發變4發?背後或特殊能力得到提升

後來迅速換裝霹靂12導彈,比美國晚了15年

殲10戰鬥機中距導彈掛2發變4發?背後或特殊能力得到提升

殲11B訓練也經常掛載2發霹靂12和2發霹靂8B導彈

有人注意到一個事實,最近好像殲10B戰鬥機掛載的霹靂12導彈數量好像多了一倍,一個掛點掛了2發。

殲10戰鬥機中距導彈掛2發變4發?背後或特殊能力得到提升

最近殲10B戰鬥機掛載霹靂12導彈比殲10A多了一倍

有人就問,從平臺的機動性能來說,殲10B戰鬥機不比殲10A有太大的進步,為何要多掛一倍的中距導彈?

或許我們可以看到另外一個另類的答案。

雷達的多目標能力限制!

最早中國殲8F和殲10A,殲11B雷達同時對付2個目標比較有把握,同時攻擊的目標再多要保證命中率就比較難,而後來的的殲10B戰鬥機由於更換了相控陣雷達,多目標能力大幅度提升,所以,開始大幅度提高中距導彈掛載數量。

殲10戰鬥機中距導彈掛2發變4發?背後或特殊能力得到提升

這就是F22戰鬥機相控陣雷達的超強新能,能同時引導多發導彈對多個目標發起攻擊

由於殲10B殲10C更換了相控陣雷達,還有先進電子戰設備,空軍明顯感受到戰鬥力的提升,但是價格的大幅度上漲也讓客戶齜牙咧嘴,錢包很快就癟了。

當然,一次可以輕鬆打四個敵機的戰鬥機,價格貴點,也不是不可承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