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億年後的太陽直徑會是多少?有什麼科學依據?

肖浩宇2018


20億年之後太陽的直徑和現在差不多,直徑還是大約140萬千米。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黃矮星的壽命大致為100億年。目前太陽的壽命是45.7億年,還剩一半。

太陽大約每秒通過核聚變,每秒鐘把420萬噸物質轉化為能量。這些能量從內部支撐這太陽,就好像一顆漏氣但是不爆炸的氣球,一直在被吹起來保持穩定,所以太陽一邊漏氣,一邊被吹成現在的形狀而不因為引力坍縮。

等到氫全部聚變完,氦就開始聚變,此時太陽開始向外膨脹,變成紅巨星。

不過這些我並不是很擔心,還早呢。因為在這之前,地球已經變得不宜居了。我們剛才說太陽內部不斷在聚變,吹起來這個氣球,這個氣球還漏氣。並且這個過程一直在加劇,也就是太陽的光度一直在增加。大約10億年以後,地球的溫度可能就太高了,不再存在海洋,表面沒有液態水。

但是沒關係,題主問的是20億年以後的太陽。這時的太陽應該和現在看上去差不多,只不過稍微亮一些,直徑可能稍微大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