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可移動文物實際數量超百萬 登錄珍貴文物總量居全國第五

甘肅省可移動文物實際數量超百萬 登錄珍貴文物總量居全國第五

發佈會現場

中國甘肅網3月30日訊 (本網記者 張慧雅 張玉芳 實習記者 謝婷 杜小娟 文/圖)30日,甘肅省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正式發佈。截至2016年10月31日,全省按照普查統一標準登錄文物完整信息的國有可移動文物423444件/套,實際數量1958351件。其中珍貴文物117470件/套,實際數量251890件,包括一級文物13995件、二級文物18508件、三級文物219387件。甘肅省登錄文物總量居全國第17位,實際數量居全國第10位;登錄珍貴文物總量居全國第5位,實際數量居全國第3位。

同時,省文物鑑定委員會專家還對全省文物系統2002年以來新增文物進行了鑑定定級,共新增珍貴文物7089件/套,新增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1023件。

甘肅省可移動文物實際數量超百萬 登錄珍貴文物總量居全國第五

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 馬玉萍

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馬玉萍表示,甘肅省可移動文物資源的特色主要表現為,文物類型豐富,文物時代序列完整,收藏主體和入藏時間相對集中,文物特色突出。

馬玉萍說,通過此次普查,基本摸清了全省可移動文物資源家底,並首次將文物普查拓展到各行業領域。新發現一批重要文物,進一步夯實了可移動文物保護管理基礎工作,為可移動文物資源更好地服務社會奠定了基礎。下一步將逐步建立可移動文物社會服務和信息共享機制,切實提升可移動文物保護管理水平,不斷增強可移動文物合理利用能力。

據介紹,全省收藏有可移動文物的國有單位數量排名前五位的市州依次為:天水市、定西市、慶陽市、隴南市、甘南藏族自治州。

可移動文物實際數量排名前五位且超過10萬件的市州依次為:慶陽市、武威市、天水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定西市。

可移動文物實際數量超過3萬件的市州依次為:酒泉市、張掖市、白銀市、平涼市、蘭州市、隴南市、臨夏回族自治州。嘉峪關市和金昌市可移動文物實際數量均超過5000件。

甘肅省可移動文物實際數量超百萬 登錄珍貴文物總量居全國第五

甘肅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中展出的圓圈網紋雙耳彩陶壺

此次普查成果顯示,甘肅省內可移動文物中,錢幣、古籍圖書、銅器、陶器、檔案文書5個類別數量最多,文具、樂器和法器、名人遺物、甲骨、郵品、度量衡器、琺琅器、交通運輸工具8個類別數量最少。

按文物時代統計,甘肅省內可移動文物總量最多的時代依次為清、宋、漢、唐、中華民國,遼、隋、五代十國、舊石器時代、三國、西晉、商文物數量最少。

普查數據顯示,改革開放以來的近四十年,全省國有單位收藏可移動文物超過130萬件,佔全省總量的近七成。

甘肅省可移動文物實際數量超百萬 登錄珍貴文物總量居全國第五

甘肅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中展出的彩繪木獨角獸

據瞭解,此次普查第一次充分依託信息化手段,普查平臺永久開放,便於各國有單位及時更新完善文物信息數據,對登錄數據實行動態管理。同時,還建立了“文物身份證”制度,登錄的每件文物都被賦予永久唯一的22位數字編碼,建立了文物實物、藏品檔案、電子信息關聯一體的“文物身份證”,有效構建了全省可移動文物大數據。

甘肅省可移動文物實際數量超百萬 登錄珍貴文物總量居全國第五

與會人員

甘肅省可移動文物實際數量超百萬 登錄珍貴文物總量居全國第五

甘肅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展中展出的祖鹿頭骨化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