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長平之戰後,七座城池的割與不割

長平之戰後,秦國終於將原本屬於韓國的上黨十七縣佔領。白起雄心勃勃,想趁熱打鐵,一舉消滅趙國。他的計劃是兵分兩路,一路由王率領,進攻皮牢(今山西省翼城);一路由司馬梗率領,進攻太原;白起本人則坐鎮上黨,只待時機成熟,便對邯鄲進行最後一擊。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如果白起的計劃得以實施的話,趙國恐怕很難支持三個月以上。由此造成的後果是,秦國統一天下的進程將大大提前,而當年被派到邯鄲去當人質的王孫異,很有可能當不上秦王。異人的兒子嬴政,也就成不了秦始皇,整個中國的歷史將是另一種面貌。然而沒有如果。正當王齕的部隊攻克皮牢的時候,趙孝成派了一名使者前往咸陽,秘密會見了秦國的相國范雎。這位使者不是別人,就是蘇秦的弟弟蘇代。

中國史:長平之戰後,七座城池的割與不割

據《戰國策》記載,蘇代見到范雎,先是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武安君白起打敗了馬服君趙括嗎?”范雎回答:“是的。”第二個問題:“武安君白起準備圍攻趙國的首都邯鄲嗎?”范雎回答:“是的。”得到兩個肯定的答覆之後,蘇代便有話說了:“武安君這些年來東征西討,為秦國攻下了七十餘座城池,南收鄢郢,北定上黨,又打敗趙國四十萬大軍,即便是周公、召公、姜太公的功績,也不過如此。如果他再攻破邯鄲,滅亡趙國,秦王勢必讓他列三公,在您之上。請問您願意這種情況出現嗎?”范雎沒有當面回答這第三個問題。

中國史:長平之戰後,七座城池的割與不割

但是第二天上朝的時候,他便向秦昭王建議:“經過長平一役,秦軍已經十分疲勞,請允許韓、趙兩國割地求和,好讓將士們得到休息,以待來年。”范雎所言不虛。長平之戰雖然取得壓倒性的勝利,但是數十萬秦軍長年在外作戰,也導致了秦國“國虛民飢”,在短期內很難再支撐一場大規模的戰爭。秦昭王聽從了范雎的建議,命令白起停止進趙國,同時派了使者到趙國,要求趙孝成王割讓六座城池給秦國,作為停戰的條件。趙孝成王也答應了,但是當秦國停止軍事行動之後,趙國君臣在割讓城池的問題上,又產生了不同的意見.據《戰國策》記載,當時趙孝成王問大臣樓緩(樓昌的哥哥):割讓城池給秦國,或是不割,哪個有利?”樓緩就是當年曾經出任秦國相國的那個樓緩。和樓昌一樣,樓緩是主和派。

中國史:長平之戰後,七座城池的割與不割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任何時代,當國家在戰爭中處於劣勢的時候,主和派都不好當,一開口會被人視為賣國求榮。樓緩是個老江湖,沒有正面回答趙孝成王的問題,而是推辭道:“喲,喲,這可不是我這個地位的人敢於發表意見的大事,您還是問別人吧!”趙孝成王堅持:“那你就說說你個人的見解,但說無妨。”樓緩說:“大王可曾聽說魯國大夫公甫伯?公甫文伯在魯國做官,病死了,房中有兩個女人為此傷心得自殺。他母親聽說後,一滴眼淚都沒掉。”趙孝成王“啊”了一聲,問道:“為什麼?”樓緩說:“您問得好!當時就有人對老太太說,哪有自己兒子死了不傷心的。您猜老太太怎麼說?她說,‘孔子是位賢人,在魯國無法立足,只好流亡國外,可我兒子不肯跟隨他。現在他死了,房中有兩個婦人為他自殺,這說明他對賢者薄情,對婦義重。我這個做孃的,為此感到羞愧。’這話出自文伯的母親之口,人們都稱讚她是位賢良的母親。

中國史:長平之戰後,七座城池的割與不割

可是,如果這話出自文伯的其他女人之口,人們只會覺得她是在嫉妒。由此可見,同樣的話,因為說話的人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我長期奔走在秦、趙兩國之間,如果回答‘不割有利’,那是說假話;可如果回答‘割讓有利’,又難免讓人懷疑是在為秦國說話。所以,我最好是不發表意見了。”趙孝成王說:“你這不是已經發表意見了嘛!”虞卿聽說這件事,就去見趙孝成王,說:“您可千萬不要上了樓緩的當。秦國之所以要與趙國講和,是因為它也打不下去了。您如果把城池割讓給它,簡直就是幫助秦國來攻打自己,沒這個道理”.趙孝成王於是又找樓緩來商量。樓緩說:“虞卿難道就完全瞭解秦國軍隊的戰鬥力嗎?如果現在不給秦國這六城池,明年秦軍再來進攻,恐怕就不是區區六城能夠解決的了。”趙孝成王說:“那你能保證秦國收到這六座城池後,明天就不再來進攻了嗎?”這句話問到了點子上。

中國史:長平之戰後,七座城池的割與不割

樓緩支吾了半天,才說道:“這不是我能夠保證的。不過,您如果信得過我,我願意為您多跑幾趟秦國,讓秦國與趙國親近,放棄進攻趙國的念頭”。趙孝成王越想越不對勁,又把虞卿找過來。虞卿一聽就火了:“我們給了秦國六座城池,還不能保證秦國明年不來進攻,那還給它幹啥?再說您今年給它六座,明年它再來要呢?後年又來要呢?您給還是不給?秦國是虎狼之國,貪得無厭,索求無度,您有多少城池可以用來滿足它的要求?”趙孝成王說:“可是,現在不滿足它,它馬上就要發兵來進攻,我們剛在長平損失了四十萬人,拿什麼去抵擋啊!”虞卿說:“您別因為一場戰爭就被秦國嚇怕了。秦國雖然強大,但是要憑武力取得六座城池,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長平之戰,秦國坑殺了我們四十萬人,是壞事也是好事,好就好在諸侯都看清了秦國的本質,不會再對秦國心存幻想。依我之見,還不如拿出五座城池給其他諸侯,聯合大家共同進攻秦國,趙國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如果聽了樓緩的話,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中國史:長平之戰後,七座城池的割與不割

趙孝成王說:“行啊,那我聽你的。”可是心裡有點不踏實,再把樓緩召進宮,如此這般地說了一番。樓緩說:“您要聽虞卿的也沒關係。不過我必須指出,虞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趙國和秦國對著幹,其他諸侯不可能幫助趙國,只會暗地裡高興,甚至趁火打劫來瓜分趙國。虞卿聽說了,又去見趙孝成王,直截了當地說:“樓緩誤國!趙國在長平戰敗,又要割地求和,只會讓諸侯加看不起趙國。我的意見是,秦王向您索取六城,你乾脆拿出五城獻給齊王,請齊國出兵共同抗擊秦軍,收復原來被秦國佔領的失地。這樣的話,大王在齊國失去的,還能在秦國得到補償,而且也能向諸侯展現您的決心和魄力。韓魏兩國看到這種情況,也會尊重大王,主動向趙國靠攏。有了齊、韓、魏三國作後盾,大王才有條件跟秦王談判,才有可能確保趙國的安全啊!”這場馬拉松似的辯論,虞卿獲勝。

中國史:長平之戰後,七座城池的割與不割

趙孝成王於是派虞卿出使齊國,商討合縱大計,同時派出使者,遍告諸侯:秦國無道,蠶食六國,如果趙國滅亡,韓國和魏國也就離滅亡不遠了,到時候秦國再侵略楚國、燕國、齊國,將無人可擋;諸侯戰亦死,降亦,還不如聯合起來共同對抗暴秦的入侵。當時趙國正籠罩在長平大屠殺的陰影中,“死者不得收,傷者不得療”,家家戶戶都在遙祭冤魂,景況十分慘。為了提振士氣,趙孝成王放下國君的架子,帶著大臣巡視民間,安慰死者家屬。所到之處,趙孝成王還親自下田,擺出一副耕種的樣子,鼓勵大夥化悲痛為力量,抓緊糧食生產。平原君等人也行動起來,發動自己的妻妾到軍營中縫補衣服,號召將士們同心協力,做好應對秦國入侵的準備。趙國的出爾反爾令秦昭王十分惱怒。公元前259年九月,秦昭王決定對趙國進行毀滅性的打擊,命令武安君白起做好準備,率軍進攻邯鄲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原來一直主張以武力消滅趙國的白起,現在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