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話,你要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

*成長總是痛的,星標置頂我們陪你*

听话,你要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
听话,你要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

“才能這種東西,只會賦予堅持努力的人”

文丨檸檬,圖丨網絡

1

上學時的考試,不管大考還是小考,我都會習慣性的打些小抄。

無論能否用得上,壓在草稿紙裡,揣在校服兜裡,心裡就是踏實的。就好像已經手握了整張試卷的答案,勝券在握一樣。

初一上半學期的期中考試,第二場考數學,我滿心歡喜的提前備好了公式,想著做最後一道大題的時候可以往裡套。

沒想到還沒做完選擇題,數學老師就在我的草稿紙下面發現了我的小抄,一把抽走之後還撕了個稀碎,走過我時還不忘狠狠的瞪了我兩眼。

沒過多久,試卷發下來,我的數學成績不高也不低。他板著一副棺材臉皺著眉頭,模仿班主任的口氣對我們說:“你們要聽話,要把希望寄託在自己身上,難道中考還要打小抄嗎?”

之所以記得這句話,是因為當時他說的時候就那麼看著我的眼睛,甚至我都不敢躲閃。

以至於每次拿著小抄進考場的時候,耳邊總能想起他說的這句話“聽話,你要把希望寄託在自己身上。”

從那之後,在做某件事之前,我的大腦都會考慮,這件事我是不是必須做,是不是真的喜歡做,能不能求助別人。可想來想去,我都會對自己說,你自己也可以。

听话,你要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

2

前段時間,河北棗強中學一個叫王心儀的農村女孩,以707的高分考入北大。

她出身寒門,媽媽體弱多病,姥爺生活不能自理,家中還有兩個弟弟,一切家用,僅靠她爸外出做零活。

為此,她在文章中寫道“感謝貧窮”。

很多人聽完她的事蹟,會深表同情感動到流淚,我不僅沒有一絲同情,甚至我連感動都沒有。相比之下,還不如那些小康家庭裡的孩子考上北大,我更興奮一點。

窮,這個字,誰都不願意沾上,它讓你一無所有,讓你家徒四壁。

而你憑藉自己的努力過上了幸福生活,反而還要回過頭來感謝貧窮,未免有點太假了吧。

那些煽動情緒假惺惺的話,說的再大都沒什麼卵用。不妨用你考了707分的大腦仔細想想,你最應該感謝的哪裡是貧窮,最應該感謝的應該是你自己。

假設真的像你口中所說的一樣,那豈不是想考北大的學生,都得家庭破產,在窮的世界裡走一遭才能拿到707分。

所以你的好成績,才不是因為貧窮,再說貧窮的孩子那麼多,有幾個是因為貧窮考上北大的。

听话,你要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

3

記得高三那年,我們班裡來了一個復讀生,成績很差,在以前的班級裡連中等成績都算不上。

每次早退去食堂吃飯,看到的人也總會是他。

復讀的那年,他從來沒有遲到早退過,別說逃課了,就算是課間,也能看到他坐在那裡做試卷。

那麼玩世不恭調皮搗蛋的男生,皺起眉頭一臉認真的樣子,就是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感覺。

每次考試,他試卷上的分數都會上漲一些,紅色的對勾也越來越多,直到一模二模的時候,他穩坐我們班上的第一。

坐在最後一排的他,整個人都是閃閃發光的。高考時,他也不負眾望,順利考了一個二本。成了我們班主任口中整天掛在嘴邊的學霸,甚至還用學渣變學霸的經歷,激勵一屆又一屆的學弟學妹。

難道說這也是因為貧窮嗎?

不,這些都是因為他自己。

當你心中滿是荒涼的時候,人間便似絕望刑場,當你把希望寄託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前方一切的牛鬼蛇神都會為你讓路。

听话,你要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

4

4

書上說,人會長大三次。

第一次是在發現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

第二次是發現即使再怎麼努力,終究還是有些事令人無能為力的時候。

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是還是會盡力爭取時間的時候。

無論你現在身處哪一次,都要明白,所處的這個過程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就好比唐僧去西天取經,遇到的那些妖魔鬼怪統統都得殺個片甲不留,不然你就走不到終點,並且沒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幫你 ,一切全憑你自己。

我不否認如今這個時代是一個拼金錢和家庭的時代,但是這些外界條件和你內心相比,內心強大那才是真正的財富,其他的身外之物,統統是你打輔助的武器。

要知道,一個人也能活成齊天大聖。

撤回對所有人和所有事的期待,然後把這些期待放在自己身上,以後的路你會越走越廣。

而那些所謂的光輝歲月,並不是以後閃耀的日子,而是當初無人問津時,你對自己的寄託和對夢想的偏執。

加油,向未來!

-End-

听话,你要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
听话,你要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

馬麗 許飛 傾力推薦

傾聽他們的故事,點醒我們的人生

出版社: 北京聯合出版社

出版年: 2018-8

字數: 200千字

定價:45.00元

ISBN: 9787559623461

每日人物

新書現已開啟預售

掃描二維碼立即購買

關於作者 / 每日人物

每天一篇原創報道,記錄這個時代值得記錄的人。這裡有這個時代最鮮活的故事,有對人性最細微的體察,有獨立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態度。

“每日人物”粉絲50萬,他們習慣了在熱點發生時,在焦點人物出現時,來“每日人物”尋找答案。在眾聲喧譁裡,“每日人物”能夠給出不一樣的東西。這裡擁有非常多的10萬加,它們真實、準確,有著獨到的見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